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如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课题。近日,巴南区安澜镇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仅用48小时便化解一起企业搬迁引发的难题,既保障了40余名员工的合法权益,又顺利推动企业扩能搬迁,赢得群众锦旗致谢,生动诠释了数智化赋能基层治理的实践成效。
10月27日,安澜镇石板垭村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辖区一食品厂在推进扩能搬迁过程中与员工发生了矛盾。网格员第一时间介入劝阻,有效防止事态升级,并迅速通过“N”力量事件上报渠道,请求镇级层面支援,充分发挥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前哨作用。
事件上报至“141”基层智治平台后,系统依据预设的“三清单”权责,通过智能分拨自动将事件秒级精准分拨至平安法治办公室处置岗。岗位负责人接报后,立即通过平台跨端调度网格员,实时掌握现场动态,进行初步指导。镇主要领导迅速统筹司法所、社保所、派出所等力量赶赴一线,开展协调与情绪安抚工作。“平台统筹、多部门联动、一线处置”的快速响应机制为矛盾化解抢得黄金时间。
在明确各方诉求与矛盾焦点后,安澜镇主要领导牵头召开专题研判会,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厘清问题核心、明确解决路径与责任分工,并通过“141”平台精准下达任务指令。工作人员现场开展政策解读与情绪疏导,组织企业、员工及相关单位召开多方协调会,逐一对接诉求明细、逐项敲定解决方案。经过多轮耐心沟通,企业与员工最终达成一致共识,职工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企业搬迁工作顺利推进。事后,员工代表专程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事件处置完毕后,安澜镇组织召开专题复盘会,既肯定处置过程中的有效做法,也剖析存在的短板,强调要举一反三,锚定三大优化方向持续发力,要进一步强化网格员队伍建设,提升其“神经末梢”的即时感知能力和早期介入处置能力,力争将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持续深化“141”基层智治体系的实战应用效能,优化事件发现、上报、分拨、处置、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事件处理能够更加高效、规范、有序流转处置。不断探索数智技术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路径,以科技赋能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安澜、和谐安澜奠定坚实基础。(向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