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不是那个熟悉的美国了。”这是不少国际观察人士近几个月的共识。
《纽约时报》的资深评论员托马斯·弗里德曼今年曾丢出一个重量级观点,说美国正在从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大国,变成一个只想捞好处、不顾后果的“掠夺者”。
这不是空想,而是有迹可循的现实变化。尤其是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政策风格大变,国际合作被晾一边,规则成了可以随便改的工具,谁让美国不满意,美国就直接“下手”。
![]()
这不是一场偶发的政治调整,是美国国家运行方式的深层转弯。从贸易到外交,从国际金融到内部治理,美国似乎正在彻底改写它与世界的相处方式。
问题是,这种转变的代价,不只是别人要承受,美国自己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从“讲规则”到“先抢再说”:战略思维彻底拐弯了
以前,美国总喜欢强调“规则”。它打着公平、公正、自由市场的旗号,倡导多边合作,推着一套又一套国际制度上马,好像谁只要跟着它,就能分一杯羹。但现在呢?不讲了,直接说这套对它不划算。
![]()
2025年初,美国对几个重要贸易伙伴出手,重新抬高关税,还把原本谈好的双边和多边协议撕掉,自己重新定规矩。
一句话总结就是:只要对美国有利,规矩可以改;如果不利,那就是别人不公平。过去那种“大家一起商量着来”的架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强买强卖的劲头。
外交上也是一个调调。以前美国讲究“联盟”,拉一票朋友一起行动,现在直接跳过这些流程,和个别国家私下谈判,要求对方接受它的条件。
![]()
这不是合作,是压力,是要求对方配合它的战略目标。那些曾经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越来越感觉自己不是坐在桌边的“伙伴”,而是被推上谈判桌的“客户”。
这种做法背后,其实是战略思维的根本变化。美国不再追求长期稳定的全球格局,而是盯着眼前利益,哪里能捞到好处就往哪冲。以前它愿意做“世界秩序的管理员”,现在更像是拿着旧地图找新金矿。
国内乱局加剧,美国治理正在“散架”
对外的强硬背后,其实是内部越来越不稳。过去几年,美国政治环境持续撕裂,到了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党争”那么轻松了。
![]()
特朗普重新执政后,用人的标准变得非常清晰:听话就上,不听话就走。专业能力退居二线,忠诚度成了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政府部门里头人来人往,岗位频繁换人,政策说变就变。昨天还在支持环保,今天就砍掉预算;前脚刚签的承诺,后脚就找理由推翻。这种反复无常的政策风格,让不少人开始怀疑,美国政府到底有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
而治理混乱带来的后果,也正在社会上发酵。民众的不满情绪在积累,抗议、罢工、社会冲突越来越频繁。
![]()
经济方面也不容乐观,国家负债明显增加,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很多普通人感觉生活越来越难。而这些问题,不是靠几句政治口号就能糊弄过去的。
更麻烦的是,美国的政治体制本该能提供一种“制衡”,防止政策走极端。但现在看来,这套机制也在失灵。
国会被党派斗争牵着走,法院被政治化争议笼罩,行政机构成了“忠诚测验场”,整个国家治理正在从内部慢慢“散架”。
![]()
世界开始“自保”,不再把赌注押在一个国家身上
在美国越来越不靠谱的背景下,很多国家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战略方向。以前大家或多或少都觉得,要搞发展、保安全,离不开美国这个“老大哥”。
可现在,情况变了。美国的政策说变就变,今天答应的事明天就不认账,谁还敢把家底全部押上去?
于是,欧洲一些国家开始着手设立新的经济基金,目的就是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金融上尽量“脱钩”。有的国家甚至在公开场合说,不能再把安全和发展全指望在一个国家身上。这话说得很直接,也很现实。
![]()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国家也在加快步伐,努力打造新的合作平台,不再围着美国转。区域性组织的影响力在增强,多边合作的形式更灵活,国家之间的本币交易也逐渐增多。
这说明,世界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共识:不能让一个国家绑架全球规则,大家得有“备胎”。
在这一系列调整中,中国的角色逐渐被放大。不少国家愿意和中国合作,是因为中国的项目更讲规则、说一不二。合作不是靠施压,而是靠双赢。
![]()
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模式比起那些“先签约、后加价”的合作方式,更靠谱也更可持续。
信用不是无限的,霸权的红利也有尽头
美国曾经靠制度、规则和信誉赢得了全球的信任,但现在这些优势正在被自己一点点耗尽。世界早已不是冷战时期那个非黑即白的格局,各国都有了更多选择,也更愿意分散风险。
美国要是还继续用“掠夺者”的方式行事,迟早会失去当初建立起来的国际影响力。
一个国家的影响力,靠的不只是武力和市场,更靠的是规则的公正和行为的可预期。如果别的国家连你下一步要干什么都猜不准,还怎么合作?
![]()
如果你的承诺总是落空,那谁还会信你?信用,一旦失去,再想赢回来,可没那么容易。
当世界开始逐步构建多极化秩序,美国再想回到以前那个“说一不二”的位置,可能就没那么简单了。国际社会需要的是稳定、可预期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一个随时变脸、只图自己便宜的角色。规则不是给别人用的,自己也得守。
结语
美国的这一轮转向,不只是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政策风格,更在冲击整个世界的运行方式。
![]()
从“制定规则”到“操纵规则”,再到“无视规则”,这个过程让很多国家开始警觉:如果不做准备,谁都可能是下一个被牺牲的利益方。
世界不是美国的提款机,也不是它随意操控的棋盘。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大国,应该是在关键时刻能稳住局面,而不是自己先砸了牌桌。
眼下,美国正在透支它的信用和影响力,等到别人都另起炉灶时,它可能才会发现,霸权的红利,早就不是无限的。
参考信息:
“关税大棒”破坏贸易秩序——美国何以成为全球“风险源” 2025-03-30 21:03·北京日报
美国政治治理陷入“泥潭时刻” 2025-10-24 15:28·中国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