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札幌的十一月已经飘起细雪,美食摄影师山田凉介裹紧外套,站在"烤肉政"店门前——木质招牌上的"成吉思汗"三个字被炭火熏得发黑,推门而入的瞬间,烤肉香混着炭火的暖意扑面而来。65岁的店主松本彻正在翻动铁网上的羊肉,听到风铃响抬头笑了:"山田君,来得正好,今天的羊肉是早上刚从带广牧场运来的。"
札幌雪夜的烤肉香——成吉思汗料理的三代火塘
松本家的烤肉店开了58年,铁网还是初代店主松本祖父手工打造的,边缘被羊肉油脂浸得发亮。"羊肉要选带广黑毛和羊的肩颈肉,肥瘦相间像大理石纹,"松本用剪刀将羊肉剪成均匀的小块,"我15岁学烤肉时,祖父让我先练三个月剪肉,说肉块大小不一,烤出来熟度就不一样。"1972年札幌冬奥会时,松本的父亲推着一动烤肉摊去赛场外,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炭火烤出的羊肉香吸引了排队的游客,从此"烤肉所"的名字在札幌传开。
烤肉的酱汁是松本家的秘方。清晨五点,松本就开始熬酱汁:味醂、酱油、大蒜、苹果泥按4比3比2比1的比例混合,加入用昆布和木鱼花熬的高汤,小火慢熬两小时。"1998年经济不景气时,有人劝我用现成的酱汁省成本,"松本往铁网上刷油,"我父亲说'酱汁变了,烤肉的魂就没了',他宁愿每天少睡两小时,也要自己熬酱汁。"铁网烧热后,羊肉滋滋作响,油脂滴在炭火上腾起细小的火焰,松本不时用夹子翻动肉块:"火候要盯着,表面烤到微焦,内里还是粉嫩的最好吃,就像札幌的雪,外冷里暖。"
晚上八点,店里坐满了客人。常客佐藤一家是这里的老主顾,女儿佐藤雪正在帮弟弟卷烤肉:"我爸爸第一次带妈妈来约会就是这里,现在我们每个月都来。"松本端上一盘刚烤好的羊肉,额外撒了把芝麻:"小雪最爱吃的,跟你妈妈年轻时一样。"墙角的展示柜里,放着一本泛黄的顾客留言本,第一页是1965年的字迹:"雪夜吃烤肉,暖到心里头。"松本的儿子健太正在学习烤肉,他握着夹子的手有些发抖,松本拍拍他的肩:"别怕,盯着肉的颜色,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好。"
从札幌乘新干线南下奈良,冬日的阳光透过槭树洒在奈良公园的石板路上。72岁的奈良美智子正在"柿叶寿司屋"里铺柿叶,她的孙女小枫蹲在一旁,手里捧着刚采摘的柿叶。"柿叶要选霜降后的,叶脉清晰,闻着有淡淡的清香,"美智子将柿叶在温水里浸一下,"我婆婆1947年开这家店时,就用奈良公园的柿叶,说这里的柿叶吸了鹿粪的养分,特别香。"
![]()
奈良古都的柿叶香——寿司里的千年草木味
柿叶寿司是奈良的传统美食,美智子家的寿司米要选奈良产的"五百万石"大米,煮好后加入少许寿司醋,温度保持在40℃。"米饭不能太黏,要颗粒分明,"美智子将米饭捏成小团,铺上腌好的鲭鱼,再用柿叶包起来,"我18岁学做寿司时,婆婆让我捏一千个饭团才准碰柿叶,说饭团捏不好,寿司就没型。"1955年,美智子的公公去东京参加美食展,带的柿叶寿司因为独特的草木香获奖,从此店里的订单多到要排队。
腌鲭鱼是柿叶寿司的关键。美智子每周三都会去奈良鱼市场选鲭鱼,要选眼睛明亮、鱼鳃鲜红的。"鲭鱼用盐和米酒腌24小时,再用清水泡去盐分,"美智子翻着腌鱼的坛子,"2001年疯牛病时,鱼价涨了不少,有人劝我用别的鱼,我婆婆说'奈良的寿司,就得配奈良的鱼',她自己去海边跟渔民订鱼,比市场价贵也不还价。"柿叶包好的寿司要静置半小时,让柿叶的香气渗进米饭里,美智子说:"就像奈良的古都,要慢慢品才知道味道。"
中午十二点,店里来了一群穿校服的学生。小枫忙着给客人递寿司,她包的寿司柿叶边角整齐,比美智子刚学的时候强多了。"奶奶说柿叶要包得松紧适中,太紧米饭会烂,太松会散,"小枫骄傲地说,"我练了半年才学会。"墙上挂着一张老照片,美智子的婆婆站在店门口,手里举着柿叶寿司,身边围着一群孩子。美智子看着照片,眼里满是怀念:"她要是看到现在小枫这么能干,肯定很高兴。"
从奈良飞往冲绳,湛蓝的海水取代了古都的红墙。53岁的宫城良子正在"海葡萄食堂"里清洗海葡萄,她的丈夫刚从渔船上卸完货,手里拎着一桶新鲜的海葡萄。"海葡萄要选刚捞上来的,颗粒饱满,颜色翠绿,"良子将海葡萄放在清水里轻轻晃动,"我爸爸1975年开始做海葡萄料理,他说冲绳的海给了我们最好的食材,要好好珍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