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永安三年,洛阳街头血光冲天。权臣尔朱荣被孝庄帝诱杀于明光殿,随后尔朱氏全族被屠。民间传言,这位权倾朝野的枭雄,曾私下雇方士施行 “夺运之术”,妄图窃取帝王气运,最终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
![]()
“夺人气运”,这个游走在玄学与人性边缘的概念,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有人视之为无稽之谈,有人却对其深信不疑。科学早已否定其超自然属性,可为何至今仍有人痴迷?它究竟是纯粹的迷信,还是藏着未被解读的人性密码?
一、巫蛊源流:从先秦方术到汉代体系
夺人气运的说法,并非凭空出现,其根源可追溯至远古巫蛊文化。先秦时期的《山海经》《楚辞》中,就有 “以咒术转移祸福” 的记载,不过此时的术法尚未成型,更像是原始巫术的延伸。
到了汉代,这套术法逐渐形成完整体系。《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时期,方士盛行 “移灾转祸” 之术,通过特定仪式,将自身灾祸转移给他人,这与 “夺人气运” 的核心逻辑一脉相承。
其操作方式极为隐秘,需获取对方的生辰八字、毛发、血液等私密之物,作为 “媒介” 连接双方运势。汉代巫蛊之祸中,江充诬陷太子刘据用桐木人诅咒汉武帝,本质就是借 “夺运” 之名发动的政治迫害。
正统宗教对这种术法深恶痛绝。道教将其归为 “邪道”,认为违背 “天道循环”;佛教则斥其 “破戒害生”,违背慈悲教义。但越是被排斥,民间对其的好奇就越强烈,毕竟谁都渴望找到改命的捷径。
东汉《论衡》中,王充曾批判:“移祸夺运,虚妄之言也。” 可这种批判,反而让术法更添神秘色彩。它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迷信,而是与权力、欲望紧密绑定,成了人性贪婪的试金石。
二、历史案例:被欲望吞噬的牺牲品
翻阅史书,不少权贵都曾深陷 “夺运” 的迷局,最终沦为欲望的牺牲品。除了尔朱荣,明代严嵩父子的故事更具警示意义。
严嵩掌权期间,权倾朝野,却始终担心地位不保。传闻他听信方士之言,在府中修建 “聚运阁”,暗中收集政敌的毛发衣物,企图通过邪术窃取对方的官运。为了增强 “效力”,他甚至残害孤儿,用其魂魄作为 “引子”。
可结局并未如他所愿。嘉靖四十一年,严嵩被罢官抄家,儿子严世蕃被斩首。《明史・严嵩传》记载,抄家时发现府中藏有大量巫蛊器物,百姓皆言 “此乃夺运反噬之报”。
类似的案例还有清代的年羹尧。这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晚年野心膨胀,私下请术士 “测算气运”,并试图用术法夺取雍正帝的龙气。最终,他被赐自尽,家产抄没,曾经的荣耀灰飞烟灭。
这些案例虽被史书渲染,真假难辨,却传递出共同的警示:妄图窃取他人运势者,终将被欲望反噬。历史学家孟森评价:“夺运之术,非祸人,实祸己。它让掌权者迷失心智,最终自掘坟墓。”
朝廷对这种术法的打击从未停止。《唐律疏议》将 “窃运蛊惑” 列为 “十恶不赦” 之罪,违者处斩;明清律法更严苛,施行者直接凌迟处死。可越是禁止,民间越是盛行,形成了诡异的 “禁而不止” 现象。
三、科学困境:为何无法解释 “夺运迷思”?
现代科学早已明确:不存在超自然的 “气运转移”,夺人气运本质是迷信。可为何它始终无法被彻底根除?甚至科学越否定,部分人越相信?
首先,科学无法解释 “心理暗示” 的强大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相信 “夺运” 的人,多具有极端利己主义倾向,且对自身失败缺乏归因能力。他们将挫折归咎于 “气运被夺”,而非个人努力不足,这种心理暗示能帮他们逃避现实。
比如职场中,有人晋升失败,不反思能力差距,反而坚信 “被同事夺了气运”。这种认知虽不科学,却能缓解心理焦虑。科学能证明其错误,却无法消除这种焦虑带来的需求。
![]()
其次,它折射出的社会问题,远超科学解释的范畴。夺运之术的盛行,往往出现在阶级固化、上升通道狭窄的时代。底层民众渴望通过 “捷径” 改命,上位者则妄图通过术法巩固地位,这是社会矛盾的畸形体现。
就像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僵化,寒门子弟难有出头之日,民间 “夺运” 之说愈发盛行。人们宁愿相信邪术,也不愿接受 “努力无用” 的现实。科学能否定术法的真实性,却无法解决阶级固化的根源问题。
再者,文化基因的影响难以磨灭。中华文化中 “命与运” 的哲学思辨,早已深入人心。儒家强调 “积德改运”,道家主张 “顺道安命”,而夺运之术虽被斥为邪道,却也是对 “命运可控” 的一种极端追求。
这种文化认知,让 “夺运” 超越了单纯的迷信,成了一种集体心理投射。科学能解释其非科学性,却无法剥离它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它始终无法被彻底摒弃的关键。
四、现代变种:换汤不换药的欲望游戏
进入现代社会,“夺运之术” 虽披上了新的外衣,内核却从未改变。网络上,“能量盗取”“运势转移” 的课程层出不穷,骗子借着 “量子力学”“磁场共振” 的名义行骗,收割着渴望走捷径的人。
某社交平台上,曾流传 “偷别人的好运” 教程,指导用户通过复制他人的朋友圈、收集对方的物品,实现 “运势转移”。尽管漏洞百出,仍有不少人深信不疑,甚至为此付费购买 “教程礼包”。
职场中的 “夺运” 更具隐蔽性。同事间的恶意竞争、学术中的剽窃抄袭、商业里的商业间谍,本质都是 “夺取他人成果”,与古代 “夺人气运” 的逻辑如出一辙。只不过,工具从巫蛊器物,变成了电脑、文件。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分析:“现代版的夺运思维,本质是利己主义的延伸。它让人放弃努力,转而寄希望于巧取豪夺,最终腐蚀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邪教组织也利用 “夺运” 概念控制信徒,通过残害他人 “提升自身能量”,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这说明,“夺运” 迷思从未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更具迷惑性的形式。
五、本质揭秘:不是迷信,是人性的试炼
其实,“夺人气运” 是否真实存在,早已不再重要。它真正的可怕之处,不在于超自然力量,而在于它对人性的腐蚀。它像一面照妖镜,映出人类对不劳而获的痴迷,以及道德底线的沦丧。
从社会学角度看,它是阶级固化的畸形产物。当努力无法改变命运,当公平正义缺失,人们就容易寄希望于邪术。反之,当社会充满公平竞争的机会,“夺运” 之说自然会失去生存的土壤。
从文化角度看,它是对 “命运观” 的扭曲。中华文化强调 “厚德载物”,认为运势源于自身的修行与积德,而非巧取豪夺。夺运之术恰恰颠覆了这种智慧,诱导人走向急功近利的歧途。
科学无法解释的,从来不是 “夺运” 本身,而是人性的复杂。它能证明术法的虚妄,却无法消除人类对捷径的渴望;能揭露骗局的真相,却无法根治欲望的滋生。
就像古人早已明白的道理:“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这里的 “报应”,不是超自然的惩罚,而是欲望带来的必然结果。沉迷夺运之术的人,终将因忽视自身努力,被时代淘汰;妄图伤害他人的人,最终会被自己的恶行反噬。
六、结语:真正的运势,藏在自身的修行里
如今,我们不必再纠结 “夺人气运” 是否真实存在。它不过是人类在面对命运无常时,生出的一种虚妄幻想。真正能改变命运的,从来不是邪术,而是脚踏实地的努力与坚守道德的底线。
职场上,与其嫉妒他人的成功,不如提升自己的能力;生活中,与其抱怨运势不佳,不如积累善行、沉淀自己。就像儒家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里的 “余庆”,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努力与善良换来的必然结果。
夺人气运的迷局,终将被理性打破。当每个人都相信 “正道可改命”,当社会充满公平正义,这种邪术自然会失去生存的土壤。毕竟,天下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命运,唯有厚德,方能载物。
![]()
那些沉迷 “夺运” 的人,终究会明白:最可靠的运势,从来不是从别人那里窃取,而是藏在自己的修行里。这或许就是科学无法解释,却被历史反复验证的真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