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控糖这件事上,不少人都存在一个常见的认知 —— 只要坚持吃素,血糖就能稳稳当当,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他们觉得素菜里没有精制糖,脂肪含量也比肉类、主食低很多,对血糖的影响肯定更小,于是把 “吃素” 当成了控糖的 “万能钥匙”。
![]()
血糖飙升的3类素菜
“素”只是原料标签,真正决定升糖速度的是淀粉结构、油脂包裹、糖分叠加和加工程度。并非所有素菜都属于低升糖类别,以下几类吃多了一样让血糖飙升。
淀粉类蔬菜
如土豆、红薯、芋头、玉米、南瓜和莲藕等。这些食物的淀粉含量约在15%—20%,碳水化合物密度接近米饭。若在主食之外额外摄入,相当于一餐中摄入“双重主食”,易导致总血糖负荷显著升高。
深加工豆制品
如素鸡、油豆腐、腐竹和各种豆制零食。经油炸或烘烤后,脂肪含量可增至15%—30%。高脂肪会延缓胃排空,使碳水化合物在肠道中缓慢释放,引起餐后延迟性高血糖。
![]()
“素菜荤做”类菜肴
典型代表有红烧茄子、鱼香茄子、糖醋藕片、拔丝红薯、炸藕盒等。虽说茄子、藕、红薯本身升糖指数不高,但红烧、糖醋、拔丝等烹饪方式,添加了大量糖和油,显著提高整体热量与糖负荷,将蔬菜转变为了高升糖食物。
此外,还有速食米线、即食荞麦面、自热魔芋面和素包子等精制主食,尽管原料本身升糖指数较低,但经过深加工后其升糖指数可大幅上升,甚至与白面包相当。
科学控糖该怎么吃?
盲目吃素不仅可能无法更好地控制血糖,还会带来新的健康问题。
科学的控糖饮食,不是简单地“吃素”和“不吃什么”,而是聪明地“怎么吃”。
主食粗细搭配,控制总量
将白米饭、白馒头等精制主食的一部分替换为全谷物、杂豆或薯类,有助于降低一餐的整体GI值。比如白米+糙米/燕麦/藜麦/绿豆/红小豆/黑豆/鹰嘴豆等。
![]()
餐餐有蔬菜和优质蛋白
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延缓糖分和脂肪的吸收。建议餐餐有蔬菜,每天吃够300~500克,深色蔬菜占一半;同时也要有充足的蛋白质食物,比如鱼、禽、蛋、瘦肉以及大豆及其制品(豆腐、豆浆、干豆腐)。
1餐的食物=1/4主食+1/2蔬菜+1/4蛋白质食物
吃饭顺序有讲究
遵循“蔬菜→蛋白质→主食”的顺序进食,可以利用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延缓胃排空,平稳餐后血糖。
烹调方式很关键
选对烹调方式:多采用蒸、煮、快炒、凉拌的方式,避免油炸、红烧、糖醋。
保持食物“嚼劲”:烹调时间不宜过长,煮蔬菜、杂粮饭时,掌握火候,不要煮得过烂,更不要打成糊糊,只要牙口没问题,尽量“吃硬不吃软”。
巧用天然香料:使用葱、姜、蒜、辣椒、胡椒粉等天然香料来调味,少盐少油,尽量不放糖。
本文综合自:
①央广网2025.10.22《吃素=控血糖?小心这几种素菜越吃血糖越高》
②央视财经2025.10.19《这3种明显升血糖的“素菜”,有些人天天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