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儿媳拒接瘫痪婆婆,旅游归来闻邻居惊呼:你老伴被救护车拉走

分享至

马萍把退休证仔细收进抽屉最底层时,嘴角还带着笑意。

三十八年工龄像一本厚重的书,终于翻到了最后一页。

她早就计划好了,要去云南看洱海,去敦煌看壁画,把年轻时错过的风景都补回来。

可这份轻松没能持续多久,就被丈夫董斌一通急电打断了。

"萍啊,晚上志伟要来家里吃饭,说有重要事情商量。"

电话那头董斌的声音有些含糊,像含着一块化不开的糖。

马萍心里咯噔一下,小叔子贾志伟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01

马萍挂断电话,走到阳台上给茉莉花浇水。

夕阳的余晖洒在刚刚绽放的白色花瓣上,泛着柔和的光。

她退休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原本计划好的旅行攻略还没来得及细看。

厨房里炖着董斌爱吃的红烧肉,香气已经飘满了整个客厅。

马萍轻轻叹了口气,手指抚过茉莉花娇嫩的花瓣。

这些花是她精心照料多年的,每次开花都能香好几天。

就像她期待已久的退休生活,本该芬芳四溢,却总被各种琐事打扰。

门锁转动的声音响起,董斌拎着公文包走进来,脸上带着疲惫。

"志伟说什么事了吗?"马萍接过他的外套挂好。

董斌摇摇头,眼神有些躲闪:"就说要商量妈的事。"

马萍的心沉了沉,婆婆陈翠英瘫痪三年了,一直由两家轮流照顾。

上次轮到他们家还是半年前,按理说现在该在小叔子家才对。

她不动声色地盛饭布菜,余光瞥见董斌坐立不安的样子。

红烧肉在砂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就像马萍此刻的心情。

贾志伟准时在七点按响了门铃,手里还提着一盒包装精美的茶叶。

"嫂子,恭喜退休啊。"他笑得格外热情,"这可是明前龙井,特意给您带的。"

马萍接过茶叶,发现盒子已经有些磨损,像是库存很久的礼品。

三人围坐在餐桌前,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

贾志伟先是夸赞马萍的手艺,又说董斌气色好,就是不切入正题。

直到饭局过半,他才放下筷子,长长叹了口气。

"哥,嫂子,我最近遇到难处了。"

董斌夹菜的手顿了顿:"出什么事了?"

"公司要裁员,我可能保不住经理的位置了。"贾志伟揉着太阳穴,"雪梅的心脏病又犯了,医生说要静养。"

马萍慢慢咀嚼着嘴里的米饭,米粒突然变得索然无味。

她想起上周在超市遇见弟媳妇雪梅,对方还精神抖擞地抢购特价商品。

"妈最近情况也不太好。"贾志伟继续道,"夜里总喊浑身疼,要人帮着翻身。"

董斌放下碗筷,眉头已经皱成了川字:"怎么不早说?"

"这不是不想让你们担心吗?"贾志伟给董斌斟了杯酒,"哥,我知道嫂子刚退休,可是..."

马萍突然站起身:"我去切点水果。"

她走进厨房,水龙头哗哗的水声盖过了客厅的对话。

玻璃碗里鲜红的草莓像一颗颗不安的心跳。

02

马萍故意在厨房磨蹭了很久,把草莓一颗颗洗净去蒂。

水珠从鲜红的果皮上滚落,在不锈钢水槽里溅起细小的水花。

她听得见客厅里隐约的谈话声,却听不清具体内容。

这让她想起三十年前,第一次见董斌家人的场景。

那时贾志伟还是个高中生,就已经很会看人眼色了。

"嫂子,需要帮忙吗?"贾志伟不知何时站在厨房门口。

马萍稳住心神,把果盘递给他:"马上就好,你们先聊。"

回到客厅时,董斌面前的酒杯已经空了,脸色泛红。

"萍啊,"董斌开口时带着酒气,"志伟确实遇到困难了。"

贾志伟立即接话:"嫂子,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但实在是没办法。"

马萍拿起一颗草莓,甜腻的汁水在嘴里化开:"妈现在情况到底怎么样?"

"医生说要有人随时在身边照顾。"贾志伟愁眉苦脸地说,"雪梅自己也病着,根本顾不过来。"

董斌插话道:"上次妈在我们这时,状态不是挺稳定的吗?"

"那是因为嫂子照顾得好。"贾志伟赶紧奉承,"护工都说从没见过这么细心的儿媳。"

马萍想起半年前照顾婆婆的日子,每天夜里要起来三四次。

婆婆因为长期卧床,脾气变得格外暴躁,经常无故发脾气。

有次半夜打翻了水杯,非要马萍立即换床单,怎么说都不听。

那时她还在上班,每天顶着黑眼圈赶公交车,差点在工作时出错。

"妈年纪大了,病情恶化也是难免的。"董斌语气软化下来。

马萍突然问:"医生有没有说具体要怎么护理?"

贾志伟从手机里调出一张照片:"这是新的护理要求,比之前复杂多了。"

马萍接过手机,看到密密麻麻的注意事项,每隔两小时要翻身拍背。

还要每天按摩四肢,定时监测血压,记录饮食和排泄情况。

她感觉那些字像蚂蚁一样在眼前爬,爬得她心头发慌。

"让我考虑考虑。"马萍把手机递回去,"毕竟我刚退休,也有些自己的计划。"

贾志伟的笑容僵了一下:"那是自然,嫂子辛苦这么多年,是该享享福了。"

可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快,虽然转瞬即逝,还是被马萍捕捉到了。

窗外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小区路灯在窗帘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03

送走贾志伟后,董斌主动收拾起碗筷。

这是很少见的情况,通常他都是往沙发上一躺看电视的。

马萍擦着餐桌,抹布在木质桌面上画着圈,一圈又一圈。

"萍啊,"董斌终于在厨房开口,"你看这事..."

马萍把抹布晾好:"你觉得该怎么办?"

董斌搓着手上的洗洁精泡沫:"妈毕竟是我亲妈,现在弟弟有困难..."

"上次轮到我们照顾时,志伟可是整整三个月没露面。"马萍平静地说。

"那不是因为他在外地出差吗?"董斌辩解道。

马萍想起那次婆婆生病住院,贾志伟说项目紧要赶不回来。

结果她在医院走廊撞见贾志伟的同事,说那段时间他就在本市。

这些话她一直憋在心里,现在也不想说出来。

"我订了下周去云南的机票。"马萍转移了话题,"正好错开旅游旺季。"

董斌关上水龙头:"能不能推迟一段时间?"

厨房顶灯的光线打在他的秃顶上,泛着油腻的光。

马萍突然觉得丈夫很陌生,这个和她同床共枕三十年的男人。

当年婆婆偏心小儿子,什么好东西都留给贾志伟。

就连他们结婚时的房子,都是两人自己攒钱买的。

现在需要人照顾了,倒想起大儿子一家的好了。

"妈年纪大了,在我们身边也放心些。"董斌继续劝说。

马萍走到阳台上,夜风带着茉莉的清香拂面而来。

远处城市的灯火像撒了一地的星星,每一盏灯后都有一个故事。

她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萍啊,女人这辈子不能光为别人活。"

母亲照顾了瘫痪的奶奶十年,从未出过远门,最后累出一身病。

"再说吧。"马萍轻声道,"我累了,先洗澡睡了。"

浴室的热水哗哗流下,蒸汽模糊了镜子里那张疲惫的脸。

马萍看着镜中自己花白的头发,想起还有那么多想去的地方。

水珠顺着脸颊滑落,分不清是洗澡水还是泪水。

04

第二天马萍起得很早,做了董斌爱吃的葱油拌面。

面条在沸水里翻滚,像她理不清的思绪。

董斌吃得很沉默,时不时偷瞄她的脸色。

"机票我还没退。"马萍突然说。

董斌筷子顿了顿:"我知道你委屈,可是..."

"可是什么?"马萍放下碗,"你弟媳妇的病是真是假还不知道。"

"你怎么能这么说?"董斌提高声音。

马萍把手机推过去:"昨天雪梅还在朋友圈发健身视频呢。"

视频里弟媳妇在健身房挥汗如雨,看起来健康得很。

董斌盯着屏幕看了很久,眉头越皱越紧。

"也许是在做康复运动。"他最终无力地辩解。

马萍收起手机,不想再争辩什么。

三十年的婚姻让她明白,有些话说了也是白说。

董斌出门上班时,破天荒地把垃圾带下了楼。

马萍站在窗前,看着丈夫微驼的背影消失在小区转角。

她打开电脑,云南的旅游攻略还停留在首页。

洱海的图片蓝得让人心醉,玉龙雪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是女儿从国外打来的视频。

"妈,退休感觉怎么样?"女儿笑脸盈盈。

马萍勉强笑道:"挺好的,正准备出去旅游呢。"

"早该这样了!"女儿说,"你辛苦一辈子,该享福了。"

挂断电话后,马萍的心情更加复杂。

她想起女儿上大学那年,婆婆生病需要人照顾。

本来答应送女儿去学校的,最后只能让女儿自己坐火车。

站台上女儿失望的眼神,她到现在都记得。

中午贾志伟又打来电话,说下午想带婆婆过来坐坐。

马萍握着话筒的手指微微发白:"我今天有事要出门。"

"就一会儿工夫。"贾志伟坚持,"妈想你们了。"

马萍最终还是没有拒绝,毕竟婆婆对她是真的不错。

年轻时她工作忙,婆婆经常来帮忙做家务、带孩子。

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些好她都记得。

可越是记得,就越觉得现在的处境让人难过。



05

下午三点,贾志伟推着轮椅准时出现。

婆婆陈翠英坐在轮椅上,盖着厚厚的毯子,眼神呆滞。

半年不见,老人又瘦了不少,脸颊深深凹陷下去。

"妈。"马萍蹲在轮椅前,轻轻握住婆婆枯瘦的手。

婆婆浑浊的眼睛转了转,似乎认出了她,嘴角微微上扬。

贾志伟把大包小包的行李放在门口,都是婆婆的日常用品。

"嫂子,这是妈的药,每天早晚各一次。"

"这是换洗衣服,妈容易出汗,要经常换。"

"这是护理垫和纸尿裤,超市打折我多买了些。"

马萍看着堆成小山的物品,心慢慢沉下去。

这架势不像串门,倒像是要长住。

"志伟,"她站起身,"你这是什么意思?"

贾志伟赔着笑:"嫂子,我就是先把妈的东西拿过来些。"

婆婆突然含糊不清地说:"回家...回家..."

马萍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婆婆一直把这里当自己家的。

董斌这时提前下班回来,看到门口的阵仗也愣住了。

"哥你回来得正好。"贾志伟如释重负,"我公司还有事,得先走。"

他甚至没等回应,就急匆匆地转身离开,像逃跑一样。

马萍站在门口,看着小叔子几乎小跑着钻进电梯。

轮椅上的婆婆开始不安地扭动,口水顺着嘴角流下。

董斌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你先推妈进去。"马萍尽量平静地说。

她把门口的行李一件件搬进屋,每件都沉甸甸的。

婆婆的轮椅碾过门槛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老人突然哭了起来,像孩子一样抽噎着。

马萍打来温水给婆婆擦脸,动作轻柔熟练。

董斌站在一旁,想帮忙又不知从何下手。

"给志伟打电话。"马萍说,"问清楚他什么时候来接妈。"

董斌拨通电话,嗯啊了几句就挂断了。

"他说...让妈先在咱们这住一段时间。"

马萍手里的毛巾掉进水盆,溅起一片水花。

06

晚饭时婆婆不肯好好吃饭,把粥吐得到处都是。

马萍耐心地一勺勺喂,像对待婴儿一样轻声哄着。

董斌想帮忙,却被婆婆一把推开。

老人虽然糊涂了,却还记得儿子笨手笨脚。

"你去看电视吧。"马萍说,"这里我来。"

董斌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妻子忙碌的背影。

灯光下的白发格外刺眼,他这才发现马萍老了这么多。

收拾完厨房已经晚上九点,马萍累得腰酸背痛。

婆婆又开始闹觉,非要人陪着才能入睡。

马萍坐在床边轻轻拍着,哼着古老的摇篮曲。

这是婆婆以前常哼的曲子,现在轮到她了。

董斌悄悄站在卧室门外,眼神复杂。

直到婆婆睡着,马萍才轻手轻脚地走出来。

"我们得谈谈。"她说。

客厅的灯关着,只有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

马萍的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明天送妈回去。"

"可是志伟那边..."董斌欲言又止。

"他根本就是算计好的。"马萍说,"雪梅根本没病。"

她打开手机,给董斌看弟媳妇今天刚发的朋友圈。

照片里贾志伟一家在餐厅聚餐,笑容满面。

配文是:"老公升职加薪,庆祝一下!"

董斌的脸色在手机光线下变得惨白。

"他骗我们..."董斌喃喃道。

马萍想起贾志伟从小就会耍小聪明,婆婆总是偏袒他。

有次贾志伟打碎花瓶赖给董斌,婆婆不由分说就打了大儿子。

现在需要人照顾了,倒是想起大儿子一家的好了。

"明天我送妈回去。"董斌终于下定决心。

马萍松了口气,以为丈夫终于硬气了一回。

夜里婆婆醒了三次,每次都要人扶着上厕所。

马萍几乎没怎么睡,天快亮时才迷糊了一会儿。

醒来时发现身边空着,董斌已经起床了。

她走出卧室,闻到厨房传来煎蛋的香味。

但客厅里婆婆的轮椅不见了,行李也消失了。

"妈呢?"马萍问。

董斌背对着她煎蛋,肩膀僵硬:"志伟一早就来接走了。"

马萍看着丈夫的背影,突然觉得无比疲惫。

她回到卧室,开始收拾行李。

云南去不成了,但她必须离开几天。

需要一个人静一静,好好想想以后的路。



07

马萍买了去青岛的火车票,那里有她大学时代最好的闺蜜。

出门时董斌试图阻拦:"非要这时候走吗?"

"冰箱里我包了够吃一周的饺子。"马萍拉上行李箱。

"我不是这个意思..."董斌声音越来越小。

马萍最后看了眼生活三十年的家,轻轻带上门。

火车开动时,她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心情复杂。

闺蜜来接站,一眼就看穿她的心事:"和董斌吵架了?"

马萍苦笑着摇头,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你这小叔子真不是东西!"闺蜜愤愤不平。

青岛的海风带着咸涩的味道,吹散了部分愁绪。

她们沿着海岸线散步,海浪拍打着礁石,周而复始。

马萍每天都会看家庭微信群,董斌从不发言。

有次贾志伟发了张自拍,背景明显是婆婆家老房子。

她放大了仔细看,角落里好像有婆婆的轮椅。

但很快就撤回了,说是发错群了。

闺蜜劝她多玩几天:"让董斌也尝尝一个人照顾老人的滋味。"

可马萍总是心神不宁,夜里经常失眠。

有次梦见婆婆从床上摔下来,哭喊着她的名字。

惊醒时发现枕头湿了一片,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

她给家里打电话,董斌总是说一切都好。

但声音里的疲惫藏不住,像是很久没睡好觉。

"妈怎么样?"马萍每次都会问。

"挺好的,刚吃完药睡了。"董斌的回答千篇一律。

第二周,马萍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去。

闺蜜笑话她心软:"才十天就撑不住了?"

"毕竟是我婆婆。"马萍把给婆婆买的软底布鞋装进行李箱。

还有董斌爱吃的海鲜酱,青岛特产。

回去的前一晚,她终于睡了个好觉。

梦里不再是婆婆哭喊,而是一家人在公园散步。

阳光很好,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

08

第二天马萍起得很早,去海边买了最新鲜的螃蟹。

火车是下午的,她打算给董斌做个海鲜大餐。

打包时手机突然响了,是邻居梁翠花的号码。

"萍姐!"电话那头声音急促,"你快回来!董大哥被120拉走了!"

马萍手里的螃蟹掉在地上,张牙舞爪地横在脚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