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当目光掠过邹明的都市水墨作品,惯常对水墨艺术的认知会被瞬间打破——没有远山含黛的清雅,取而代之的是钢筋的冷硬、铁锈的斑驳与泥土的厚重,这些带着工业文明体温的元素,在宣纸上铺展开一段关于时代变迁的视觉叙事。这种跳出传统范式的艺术表达,不仅重构了水墨艺术的表达边界,更让都市水墨艺术成为了承载当代人精神思考的容器。
![]()
墨墟·悬境 200×200cm 2023
邹明对水墨材料的探索,早已超越了笔墨宣纸的传统框架。他将铁锈、泥土这些看似与水墨无关的物质引入创作,不是简单的材料叠加,而是让它们成为“第二墨色”,与黑白水墨形成对话与共生。当水墨的温润与铁锈的粗粝、泥土的厚重相互渗透,画面便有了跨越时空的穿透力:观者看到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层次变化,更能触摸到都市发展背后,那些被忽略的时间轨迹与历史厚度。
![]()
城市脊梁 200×200cm 2020
这种材料革新之上,是邹明对艺术符号的重构。他摒弃了传统水墨中山川、草木的经典意象,转而将钢筋、厂房、塔吊这些都市特有的符号纳入画面。这些原本属于工业场景的冰冷元素,在水墨的渲染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纵横交错的钢筋不再是建筑的骨架,而成为都市生长的脉络,勾勒出城市化进程的急促与力量;塔吊的剪影在水墨的晕染中褪去机械的冰冷,化作都市发展的见证者,静静诉说着建设与变迁的故事……这些符号的转换,让水墨艺术彻底走出了传统山水的桎梏,转而聚焦现代都市的真实面貌——它不再是理想化的自然图景,而是充满生机与矛盾、繁荣与困境的当代生活现场,这种贴近现实的表达,让观者能在熟悉的符号中找到情感共鸣,进而引发关于自身与都市关系的思考。
![]()
火红岁月 200×200cm 2020
在视觉革新的背后,邹明的都市水墨始终蕴含着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他笔下的都市,从来不是单一的赞美或批判,而是一种矛盾的审视:画面中高楼林立的繁荣景象,清晰展现着工业文明带来的进步与便利,同时也揭示着城市化进程中环境破坏、资源消耗的隐忧。这种辩证的视角,让作品超越了单纯的风景描绘,成为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它不回避问题,也不否定进步,而是以客观的姿态呈现都市发展的全貌,引导观者跳出对“现代化”的片面认知,进而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
![]()
海港巨擘系列之一 120×240cm 2024
值得注意的是,邹明在这种矛盾审视中,始终注入着对生命的积极隐喻。他笔下的都市,常带着 “废墟” 般的沧桑感 —— 斑驳的墙面、锈蚀的金属,仿佛是文明发展中留下的伤痕;但在这些“废墟”的细节里,又总能看到新生的希望:水墨的温润晕染让冰冷的工业符号有了温度,铁锈与泥土的交织中藏着生命的韧性,仿佛只要有一丝契机,便能从废墟中生长出新的生机。这种 “废墟与新生” 的交织,构成了作品中“涅槃”的核心隐喻——在城市化的尘埃中,仍然潜藏着新生的可能。
![]()
海港巨擘系列之二 136×68cm 2024
邹明的都市水墨创作,既带着历史的沧桑,又饱含新生的活力。它以水墨为媒介,将都市的矛盾与希望、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可能融为一体,在黑白与红褐的交织中,构建出一个既贴近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精神空间。这个空间里,有都市发展的真实印记,有文明变迁的理性思考,更有生命重生的永恒信念——而这,正是邹明都市水墨系列作品中最动人的力量。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
海港巨擘系列之三 136×68cm 2024
![]()
海港巨擘系列之四 136×68cm 2024
![]()
海港巨擘系列之五 136×68cm 2024
![]()
都市一隅 120×240cm 2023
![]()
前海回望 120×240cm 2023
![]()
首钢记事 200×240cm 2023
![]()
深圳湾写生之一 100×70cm 2024
![]()
深圳湾写生之二 100×70cm 2024
![]()
深圳湾写生之三 100×70cm 2024
![]()
天际之城 240×200cm 2023
![]()
工地舞曲 200×200cm 2022
![]()
破立之间 200×200cm 2022
![]()
空间畅想 200×240cm 2023
![]()
钢铁森林 200×200cm 2023
![]()
力的交响 200×200cm 2023
画家简介
![]()
邹明,1955年生于安徽,1983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造型美术系,留校任教。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曾任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深圳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山画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中国水墨画院学术委员会专家,深圳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其作品多次入选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第九届全国美展,三件作品分别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综合绘画、壁画,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东方水墨”中国当代水墨画展(美国纽约、意大利弗洛伦萨)等国内外画展,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画展铜奖一个,优秀奖三个,“欧洲艺术家联盟”颁发的“欧洲艺术奖”,第二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优秀作品奖,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铜奖。
自1991年起先后赴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和中国香港、台湾、北京、南京、深圳等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并赴美国、欧洲英国、捷克等七国、澳大利亚、印度、埃及等国家参加联展和艺术考察,2002年、2015年分别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深圳美术馆等海内外专业机构和个人收藏。
出版个人画集和专著:《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邹明》《从江南到深南》等十余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