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铉,一个让明成祖朱棣也无可奈何的男人

分享至

从草根到皇帝:朱元璋的逆袭之路》-65

文天祥高中状元后,一生都在矢志抗元,为保存华夏火种而殚精竭虑,最后兵败被俘,血洒刑场,煌煌正气光耀千秋;

在大明大厦将倾之时,张苍水领导海上抗清历时16年,三度闽关,四入长江,二遭飓风覆舟,纵横于锋镝之下,栖山蹈海,历尽磨难;

林则徐才略冠时,被赞为“北斗士星明,中流一柱擎”,朝廷唯一能倚仗抵御外侮的文臣。

国家危亡之际,无数人以血肉之躯赴汤蹈火,抛头颅洒热血而义无反顾,横渠四句,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这短短22个字,千年以来始终激励一代代人为国为民努力奋斗,被各个时代的牛人当作立身和做事的最高标准,并用生命为之践行,成为精神的标杆。



在建文朝,这个标杆就叫做铁铉。

哪怕以我们数百年之后的历史观来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全是为了一己之私,哪有一丝为国考虑。

铁铉从小所受教育更是告诉他,朱棣说得天花乱坠他也是反贼,就算他打赢了李景隆也还是反贼。

即使最后他当了皇帝,他还是反贼,这点是终其一生不能改变的。

在儒家道德观念下,这场战争不是叔侄过家家,是正义与非正义之战。

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迥异于鸟兽虫鱼,正在于人有道德感。当一支军队明白为何而战,他们将爆发出可怕的战斗力。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有了铁铉驻守济南,形势发生了改变。人如其名,铁铉就是一根铁弦,他用自己的钢铁之弦拨动出心中的精神力量,激励起全城军民的斗志。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