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州纷纷上调附加税、收紧审批,以为会把海外资金“吓退”时,维州却用数据说明:吸引力并未衰减。澳洲税务局(ATO)首份《外国资产所有权登记册》显示,2023年维州共录得2,606宗外资房产交易,比2021-22年的1,703宗大增逾50%,远超昆州(1,121宗)、新州(656宗)和南澳(459宗),继续稳坐“全澳受外国投资者青睐”宝座。
一、成交画像:低于100万澳元的新房是“主菜”**
房型:新建住宅与待开发空地占绝对比重,豪宅或二手房寥寥
总价段:多数成交低于100万澳元,与本地首次置业市场高度重叠
区域:集中在墨尔本市区、近郊地铁沿线及大学圈,交通与教育配套是硬指标
二、全国对比:维州“断层领先”**
![]()
数据来源:ATO《外国资产所有权登记册》(截至2024年6月30日)
三、来源国:中日新三国占“半壁江山”**
中国:连续为大买家国,全澳购入2,600余套,总值约20亿澳元
亚洲集中度:中国、日本、新加坡三国买家合计约占外资总数一半
市占率:外资购房仅占全国交易量约1%,远低于2015-16年接近5%的峰值
![]()
四、十年政策收紧路:成本增、份额降**
2015年:FIRB申请费上线
2016–2019年:各州陆续开征8%海外附加印花税、土地税附加、年度空置费
2021–2023年:维州将附加印花税由7%提至8%,空置费征收期延长
即便如此,Sha Liu(阿德莱德大学住房政策研究员)指出:“一系列税费显著提高持有成本,但并未阻止核心城市对外资的吸引力;不过,外资市占率已降至1%,对总体房价影响有限,‘挤出本地买家’的说法被夸大。”
五、农地版图:外资持股升至12.7%**
全国:外资农地占比12.7%,比2022年增3个百分点
五大持有国:英国、中国、加拿大、美国、荷兰(合计近50%)
维州:外资农地5.9%(67.5万公顷),年增9,000公顷,主要用于林业与种植业,占比仍低于塔斯马尼亚(23.9%)和北领地(27.6%)
![]()
六、投资者视角:为何仍选维州?**
经济规模:GDP与人口增速领先,租赁需求强劲
教育集中:墨尔本拥有多所前100大学,国际学生源源不断
汇率窗口:澳元兑人民币、新元处于近三年相对低位,折后成本下降
政策可预期:州政府多次表态“不会再大幅提高附加税”,给市场留出定价锚点
七、实操清单:外资买家如何合规落地?**
FIRB申请:新房≤100万澳元费用15,100澳元,逐级翻倍
税费预留:房价外再备约10%–14%(含8%附加印花税+律师+登记费)
选盘逻辑:
地铁/大学800米内、总价<100万澳元新公寓,转售流动性好
避开高层供应洪峰(>300单元),降低未来租金竞争
贷款策略:海外收入LTV约60–70%,需提前3个月准备收入证明与税务文件
税务规划:利用折旧报告、负扣损降低应税租金;出售时非居民资本利得税率为12.5%(预扣)
八、后市展望:反弹会否持续?**
利率:市场押注2025年再降息25基点,外资借贷成本有望继续下降
供应:墨尔本近郊新公寓审批量尚未恢复,库存低于十年均值
需求:2024年净海外移民仍处高位,国际学生返澳速度高于预期
风险点: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导致澳元急升,或联邦政府再度上调附加税率,可能抑制部分成交。
加税十年,维州依旧拿下“外资购房州”称号——数据证明,真正吸引资本的并非税费高低,而是经济规模、教育实力与人口增量的综合竞争力。对于海外买家,把附加税、空置费、汇率波动全部算进总成本,再选择人口流入确定、租售比健康的区域,才能让“1%市占率”成为资产配置中真正稳固的压舱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