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甲流高发期,64岁大妈因这四件事不幸去世

0
分享至



社区张大妈的突然离世,在小区里引发了不小的震动。邻居们一度不敢相信,前一周还在晨练队里打太极的她,会因为一场“普通感冒”戛然而止了生命。

张大妈实际的情况却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家人回忆,早在一周前她就出现了发烧、咳嗽、全身酸痛,但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

直到高烧不退、呼吸困难被送进医院时,检查结果才让家人后悔不已——她感染的不是普通感冒,而是甲型流感(甲流),且病情迅速恶化。



更让人揪心的是,医生告诉家属:“目前正是甲流高发季,很多人对它掉以轻心,忽视了身体的警告信号。”事实上,64岁以上人群一旦感染甲流,重症风险会提升1.8-2.3倍。

为什么有的人染上甲流症状很重,有的人却能安然无恙?日常生活中哪些“习惯动作”,正悄悄推动甲流风险?尤其是第3点,很多人以为无害,结果恰恰相反。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开这些疑问。

甲流“高发期”悄然而至,哪些日常行为可能让风险加倍?医生经验说,这4件事一定要警惕,别等出现严重后果才追悔莫及。

甲型流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流”,近年在我国进入了周期性高发模式。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统计,2024年第1季度,全国甲流报告病例约增加26.7%,尤以中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为重症、死亡高发人群.

甲流与普通感冒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病毒变异快,侵袭性强,感染后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明显。

为什么老人、高危人群更易重症?医学数据显示,60岁以上群体,罹患甲流引发并发症几率为45%(如肺炎、心肌炎),而年轻健康人群仅11%。其核心原因在于,机体免疫力、慢性病负担,使病毒复制速度更快,症状进展更凶猛。

严重甲流不及时治疗,可能在48-72小时内迅速出现呼吸衰竭、败血症甚至死亡。正因如此,医生才反复提醒:早发现、早干预最关键。但除了治疗,日常有些“疏忽动作”,也会不断推高感染风险。

专家在剖析病例后,发现有四类常见行为,正成为“推手”:

尤其忽视防护,聚集场所不戴口罩/不勤洗手



每当甲流高发,公共场所空气中病毒载量会提升2-4倍。可调查发现,56.8%的中老年人参加广场舞、棋牌室活动时,从不主动佩戴口罩,手部消毒意识薄弱。

实验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可在手上存活约30分钟,通过揉眼、擦鼻即可完成自我传播。不重视个人卫生,感染风险增至1.7倍。

身体不适仍带病外出,过度劳累

“发烧可忍,坚持出门活动”,在基层医院门诊,类似想法的患者比例高达51.2%(2023年《中国家庭健康行为调查》)。连续劳作会让免疫力下降8.5%,病毒更易突破防线。医生指出,甲流潜伏期仅1-2天,一旦带病社交,不仅自身加重,也极易“带毒感染”家人与同事。



擅自“扛着”不看医生,盲目自服退烧药

许多老人认为“感冒抗一抗就过去”,结果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研究显示,甲流早期(发病48小时内)规范抗病毒治疗,重症率下降34.2%;而擅自自服退烧药、抗生素,延后就诊则使住院率升至2.1倍。第3点极易“拖成危重症”,更需警惕。

饮食不规律、营养不足,误信偏方

流感期内,蛋白质类食物摄入不足,会让淋巴细胞功能下降15-20%,抵抗力骤减。有的老人偏听偏信“喝几碗姜汤就能好”,耽误科学饮食和医疗介入,不仅抗病毒慢,还可能诱发其他健康隐患。



医生们的建议,绝非危言耸听。在甲流高发季,坚持科学防护比治病还重要:

主动防护,减少不必要接触。尤其是室内活动高峰期,戴好口罩,勤洗手。回家后及时更换外衣,手部消毒要“满30秒”。

出现发热、肌肉酸痛、持续干咳,48小时内就医。主动说明是否有人员密集场所活动史,协助医生准确研判。不要擅自服药、拖延观察。



注意营养均衡,补充蛋白质和新鲜果蔬。如鸡蛋、牛奶、豆制品、深色蔬菜,每日保证总热量摄入。研究证实,饮食达标者感染甲流后平均康复天数少1.3天。

适度锻炼、不过度劳累。适合中老年人的有氧运动有助免疫系统调节,慢速步行、八段锦每日20-30分钟均可有效提升抗病力。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1,博洛尼亚7轮不败反超AC米兰,曼城旧将贝尔纳韦发威难换1分

3-1,博洛尼亚7轮不败反超AC米兰,曼城旧将贝尔纳韦发威难换1分

侧身凌空斩
2025-11-03 03:00:35
印媒指出福建舰严重设计缺陷! 这回没瞎说: 福建舰确实存在这个问题

印媒指出福建舰严重设计缺陷! 这回没瞎说: 福建舰确实存在这个问题

Ck的蜜糖
2025-11-03 04:02:54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

特朗普下令战争部做好准备

澎湃新闻
2025-11-02 22:01:03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27分大胜!火箭击退凯尔特人3连胜,杜兰特26分申京16+10+9

湖人崛起
2025-11-02 10:18:53
比同龄郑钦文更强!中国15岁网球天才惊艳世界,豪取10连胜连夺两冠

比同龄郑钦文更强!中国15岁网球天才惊艳世界,豪取10连胜连夺两冠

体坛小二哥
2025-11-02 22:07:25
你见过最狠的人有多狠?网友:好家伙,这么狠的人超乎我的想象力

你见过最狠的人有多狠?网友:好家伙,这么狠的人超乎我的想象力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2 00:15:03
张柏芝合照也太夸张了吧!宁静,刘嘉玲都被她比下去了

张柏芝合照也太夸张了吧!宁静,刘嘉玲都被她比下去了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2 13:43:13
加帅不敢相信:罚丢点球,无缘登顶,迪巴拉成为大罪人

加帅不敢相信:罚丢点球,无缘登顶,迪巴拉成为大罪人

足球狗说
2025-11-03 06:15:25
“继承权”不用争了!2026年新规下:父母的房子全部将这样处理

“继承权”不用争了!2026年新规下:父母的房子全部将这样处理

白马惊天剑
2025-10-30 18:09:01
马卡:维尼修斯抢罚点球破坏了姆巴佩戴帽的机会,后者无表示

马卡:维尼修斯抢罚点球破坏了姆巴佩戴帽的机会,后者无表示

懂球帝
2025-11-02 09:26:05
参加蔡英文、赖清德就职,却不出席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参加蔡英文、赖清德就职,却不出席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02 16:27:24
王艺迪夺冠颁奖!赛后举手怒吼,与温特有爱沟通,冠军自拍笑开花

王艺迪夺冠颁奖!赛后举手怒吼,与温特有爱沟通,冠军自拍笑开花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3 00:28:44
3日凌晨,辛纳重返世界第一!2-0横扫夺大师赛第5冠,刷爆纪录

3日凌晨,辛纳重返世界第一!2-0横扫夺大师赛第5冠,刷爆纪录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03 00:43:13
惋惜!前中超冠军陨落:7年后再降级,季末7轮不胜+3次崩盘被绝平

惋惜!前中超冠军陨落:7年后再降级,季末7轮不胜+3次崩盘被绝平

我爱英超
2025-11-02 17:29:43
王家卫拍《东邪西毒》集体PC被抓!

王家卫拍《东邪西毒》集体PC被抓!

八卦疯叔
2025-11-02 09:10:03
郑丽文:尊重2300万台湾人意愿,绝不能武统!洪秀柱:当然可以打

郑丽文:尊重2300万台湾人意愿,绝不能武统!洪秀柱:当然可以打

刚哥说法365
2025-11-01 17:15:20
雷军这波“自杀式公关”,暴露了小米的流量焦虑

雷军这波“自杀式公关”,暴露了小米的流量焦虑

热点菌本君
2025-11-02 15:26:23
一击制胜!惊艳3连胜!中超意外之战,邵佳一:无愧国足看重的人

一击制胜!惊艳3连胜!中超意外之战,邵佳一:无愧国足看重的人

话体坛
2025-11-02 22:11:15
官方已确认!75岁张艺谋,突传消息!

官方已确认!75岁张艺谋,突传消息!

好叫好伐
2025-11-01 18:19:38
张文宏院士:糖尿病可以吃的食物排名,不知道的糖友太亏了

张文宏院士:糖尿病可以吃的食物排名,不知道的糖友太亏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2 07:55:38
2025-11-03 06:56:49
刘浶开挖机
刘浶开挖机
5年开挖机的经验,记录开挖机的每一天。
1361文章数 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手机
教育
公开课

艺术要闻

瓦迪斯瓦夫·谢维尼茨基:19世纪波兰杰出的画家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教育要闻

背诵很多遍依旧写不出来,要让自己根据真题练习模拟写作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