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10月下旬的国际舞台上,美俄博弈突然按下“加速键”。几天前还在高调宣布要和普京在布达佩斯见面的特朗普,转头就用一纸“推迟会晤”的声明打了所有人的脸,更紧跟着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亮出制裁大棒。有意思的是,就在特朗普这边动作不断时,北约14个成员国已经悄悄派兵集结,一场代号“坚定正午”的核演习正紧锣密鼓进行,这还是北约首次在演习里预演核战争场景下空基核力量与常规打击力量的协同运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场演习的指向性再明确不过。
特朗普这波操作透着股“搏一把”的味道。他给出的推迟会晤理由是“时机不成熟”“无法达成目标”,可扒开表面看,核心症结还是美俄在俄乌停火问题上的分歧摆不平。特朗普想的是让俄乌先停火,再坐下来谈;俄罗斯这边却认死理,坚持得先把谈判谈明白、解决好所有安全关切,比如乌克兰从顿巴斯地区撤军,之后才能谈停火。更关键的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之前的会谈已经砸了锅,连元首会晤的细节都没谈拢,特朗普所谓的“时机不成熟”,更像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
当然,特朗普也没忘了兼顾国内和盟友。美国国内那些对俄强硬的势力早就等着看他动作,欧盟这边也刚宣布对俄第19轮制裁,特朗普此刻加码对俄油企制裁,既能回应国内呼声,又能跟欧洲盟友站在同一阵线。可他没算到的是,制裁刚落地,全球油价就应声涨了5%,印度那边也松口说要考虑大幅削减俄罗斯石油进口——这对靠石油出口当生命线的俄罗斯来说是压力,对美国自己何尝不是麻烦?毕竟油价涨起来,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也得跟着往上走。
面对特朗普的连环动作,普京倒是没慌。10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当着全世界的面把话挑得明明白白:俄罗斯永远不会屈服于任何国家的压力。提到推迟的会晤,普京也没绕弯子,直接点出“布达佩斯峰会本来就是美国提的”,现在只是“推迟不是取消”,还不忘强调“对话永远比对抗好”,这话里既有态度,也留了余地。
但涉及核心利益,普京可没客气,直接划出了“红线”——要是乌克兰用美国提供的“战斧”导弹袭击俄罗斯本土,后果绝对是“毁灭性的压倒反击”。他没明说这反击具体是什么,但结合俄军近期的动作,答案其实已经藏不住了。就在特朗普出尔反尔的同时,俄军刚搞了场大规模“三位一体”核演习,陆基、海基洲际导弹接连发射,携带核导弹的战略轰炸机也升空进行模拟核打击。这哪是演习,分明是在提醒美国:俄罗斯手里的核武库可不是摆设。
![]()
普京的警告不是空喊口号。“战斧”导弹射程够远,一旦到了乌克兰手里,俄罗斯本土纵深地区都可能成为打击目标,这已经触碰了俄罗斯之前明确的核武使用触发条件。真到了那一步,俄罗斯的“毁灭性反击”可能有多重选择:要么对乌克兰本土的军事设施、战争潜力进行大规模打击,要么直接瞄准与袭击相关的支持系统,比如乌克兰境内的美军设施、军事援助运输线,甚至不排除动用核武器进行威慑——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只要有一丝风险,就足以让西方掂量掂量。
相比普京的克制,梅德韦杰夫的话可就尖锐多了。他直接在社交媒体上戳破特朗普的“和平缔造者”面具,说特朗普已经“正式踏上对俄战争之路”,还提醒俄罗斯人“该醒醒了,美国就是敌人”。更直白的是,梅德韦杰夫认为特朗普的摇摆反而有个“好处”——俄罗斯不用再顾忌那些没意义的谈判,可以放开手脚用各种武器打击乌克兰目标,“胜利只能在战场上拿,靠消灭敌人来实现”。这话听着强硬,却也道出了俄罗斯当下的态度:谈可以,但绝不在压力下低头。
![]()
现在的局势就像个紧绷的弦。特朗普一边推迟会晤一边加码制裁,想靠极限施压逼俄罗斯让步,可他自己心里也没底,之前喊的“24小时结束战争”早就没了踪影,面对普京的回应也只敢说“六个月后再看”。北约的核演习、美欧的连环制裁,看似气势汹汹,可俄罗斯这边既有核演习兜底,又有“不向压力低头”的明确态度,双方的博弈还得继续耗下去。
最关键的还是“战斧”导弹这条红线。普京已经把话挑明,一旦越过,就是毁灭性后果。特朗普要是真敢松口把“战斧”给乌克兰,那可不是简单的军事援助,而是把美俄推向更危险的边缘。毕竟战场上的事从来没有绝对,一旦局势失控,别说特朗普想“搏一把”的算盘会落空,整个全球格局都可能跟着动荡。现在所有人都在看,特朗普接下来到底敢不敢再往前迈一步,而普京手里的“反击牌”,又会不会真的派上用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