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日子,总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似乎还没将春花,夏草,秋叶欣赏尽兴,这飘雪的冬季就要到了。立冬节气的到来将为我们开启冬的篇章,这意味着2025年将进入最后的四分之一。在人们的印象里,冬天是寒冷的,且是漫长的。自然万物在此都将进入休养的阶段,通过自己的方式来降低消耗,顺利度过寒冬,也在这漫长的冬日中积攒能量,以待新的轮回。不过我们人类显得与众不同,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停下忙碌的脚步,在立冬之际,要多多进补,来为身体注入更多的营养和能量,才能在寒冬的拼搏中有足够的力量和精神。
![]()
立冬,属于传统“四立节气”之意,与一般的节气相比,更具有时间节点的意义,其首先带来了自然气候的明显变化。此后太阳高度继续下降,日照时间也在不断缩短,北半球所能接受到的热量也会变少,好在热量的散失不在一朝一夕之间,地表还有尚存的“热量”,所以在立冬时节虽然冷,但还往往是可以承受的程度。
在立冬时节主要有这样几种物候变化,由于气温的下降,待到达零度以下后,水开始结冰,随之便是土地结冻,受此气候影响,万物蛰伏,大鸟一类的生物也很难见到了。
![]()
从农耕上来看,立冬也是个重要的节点,此时越冬的作物已经长出,人们要忙着灌水,以待过冬,而冬储食材的采收也进入扫尾,白菜,萝卜,大葱等都将收获完毕,并且保存起来,成为人们冬日里的主要食物储备。
俗话说,立冬补冬,一冬受用,自古以来民间便有“立冬进补”的习俗,这是人们适应环境的重要体现,也反映着人们对这个节日的重视。通过营养的食材,为身体补足营养,既能在冬日的风雪中安然度过,同时也是为来年的春天蓄养精力。居安思危,不仅是生存智慧,对于养生也是重要指导,无论何时都要做好长远的打算,才能走得更远,过冬便是如此。
![]()
而作为冬的起始,其寄托着人们的诸多期许,在立冬来临之际,民间也会根据它的特点以及当日的天气等,来为整个冬天的情况做预判。这是千百年来的老传统,我们的老祖宗也留下来很多的经验总结,为我们的冬日生活提供参考。今年冬天是冷还是暖呢?下面就结合民谚来了解吧~
![]()
早立冬,冻死老牛;晚立冬,三九穿单。虽然节气是依照公历总结的,其根据地球在黄经轨道上的位置来确定,每个节气的时间基本固定。但相对于农历来说,每年都有早晚的变化。其如果交节在农历九月,便属于早的情况,而到了十月的话,则为晚立冬。
老祖宗通过观察发现,如果立冬早,那么寒冷空气来得也会比较早,届时会显得很冷。反之如果立冬晚,那么整个冬天则会比较舒服,不会很冷,即使到了三九天中,穿着单衣就能度过。当然这其中有一定的夸张程度,但也反映出了立冬早晚所带来的气候差异。
![]()
今年是早还是晚呢?从日历中不难发现,10月7日立冬,其在农历中为九月十八,依照规定属于早立冬的情况,按照老辈说法,今年的冬天可能会相对暖和些。
当然今年之所以呈现为早立冬,与闰六月有关,受此影响,其后边的节气都显得早了,而从实际来看的话,此时的九月已经是往年的十月了。所以今年冬天到底是冷还是暖,也未可知。加上如今自然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过去也大不相同,所以我们在了解民谚的同时,更要时刻关注天气的走向,早做准备。
![]()
当然,无论是暖冬还是寒冬,冬天都是比较冷的,对于我们来说需要早点做准备,多吃些肉类,根茎类,以及豆类食物,把营养补足,调整好身体状态,也保护好免疫力,才能平安顺利地度过季节更替。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拍图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