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看特朗普表面在亚洲行闹得挺欢,从日韩搞到不少利益一时风光无限。
但美国国内正掀起一阵反对潮,参议院的两份决议和一份重磅报告,正将他的贸易政策推向 "内外交困" 的绝境。
一边是民主党痛批其 "自我挖坑" 给中国送筹码,一边是共和党核心议员倒戈反对针对巴西的关税政策。
没有特朗普在国内压阵,党内党外突然就人心散了?
![]()
参议院民主党怒批,贸易战是美国自断臂膀,中国筹码反增
参议院银行、住房与城市事务委员会民主党成员发布的报告,用一连串数据揭露了贸易战的 "反噬真相"。
这份援引 CNBC 报道的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自 2025 年春季启动的广泛关税,非但没实现 "对华施压" 的目标,反而让美国陷入了 "弱势局面"。
不仅没有打垮中国,美国的普通家庭反而成最大受害者。
报告给出的数据显示,2025 年 5 月关税冲突爆发前,美国 CPI 呈下降趋势,但冲突后迅速反弹,9 月年比年通胀率飙升至 3%,创下 2024 年 5 月以来的峰值。
民主党参议员测算,关税政策每年让美国家庭多支出约 1500 美元,中低收入家庭首当其冲。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更指出,美国进口产品有效关税税率已接近 19%,为大萧条以来最高,推高的物价可能让家庭年均多花 2400 美元。
制造业复兴更是成泡影。
特朗普承诺的 "制造业回流" 不仅未能实现,反而迎来了衰退。
制造部门连续四个月就业缩减,累计流失 4.2 万个岗位,这是 2020 年初以来最长的下滑周期。
更讽刺的是,关税导致美国制造业原材料成本飙升,进一步削弱了本土企业的竞争力。
最让民主党诟病的是,贸易战反而 "增强了中国的实力"。
![]()
中国不仅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还从 2025 年 5 月起停止采购美国大豆 ——2024 年这项采购额还达 126 亿美元,2025 年上半年仅剩 25 亿美元,让本就面临农机、化肥成本上涨的美国农户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中国加速开拓其他市场,9 月对非洲出口年增 56.4%,对东南亚增 15.6%,对欧盟增 14%,即便面对美国关税,仍通过第三国转运实现纪录性贸易顺差。
"特朗普卖掉了美国农民,却强化了中国的手牌。" 委员会资深民主党人沃伦直言,这种政策正将 "美国的长期繁荣与安全" 置于险境。
后院起火,共和党核心 5 人倒戈反巴西关税
如果说民主党的抨击是 "党派之争",那么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通过终止对巴西关税的决议,则标志着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全面溃败。
10 月 28 日,参议院以 52 票赞成、48 票反对的结果通过法案,终止对巴西商品的 50% 高额关税。
而最值得玩味的是投下赞成票的除了全体民主党议员,还有倒戈的苏珊・柯林斯、米奇・麦康奈尔等 5 名核心共和党人。
![]()
这场 "反水" 的导火索,是特朗普将关税异化为 "干预他国内政的工具"。
今年 8 月,为迫使巴西终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司法调查,特朗普突然将巴西输美商品关税从 10% 提至 50%,覆盖橙汁、咖啡、飞机制造等巴西支柱产业。
这种赤裸裸的政治勒索遭到巴西强烈反击,总统卢拉援引《经济对等法案》实施反制,美巴贸易陷入僵局。
共和党人的倒戈,本质是对政策反噬的恐惧。
美国咖啡行业 220 万从业者因关税成本飙升面临生存压力,航空业也因巴西飞机进口成本增加 900 万美元 / 架而怨声载道。
"关税就是对美国民众加税。" 多名共和党议员直言,他们担忧这种不得人心的政策会重蹈 1982 年共和党因经济问题丢失席位的覆辙,尤其 2026 年中期选举已近在眼前。
更严重的是法律层面的挑战。
此前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已裁定,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全球关税的行为 "违反宪法",因为征税权专属国会,而 "贸易逆差并非法律意义上的紧急情况"。
下周,联邦最高法院将就此案举行口头辩论,一旦判决不利,美国可能需返还高达 1 万亿美元的关税税款。
三重困局:行政权失控、盟友背离、双输结局
如今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已陷入 "行政越权、盟友背离、经济受损" 的三重困局。
在国内权力制衡层面,三权分立机制正发出强烈警示。
除了最高法院即将审理的宪法诉讼,参议院还计划本周审议撤销对加拿大关税的决议,形成对特朗普单边政策的连环打击。
尽管众议院共和党领导人试图阻止表决,特朗普也可能动用否决权,但这种 "立法与行政的对抗" 已凸显体制裂痕。
有美国学者警告,当前的美国"国会因党争失灵,司法受权力干扰,行政权膨胀正侵蚀制度根基"。
![]()
在盟友体系层面,特朗普的 "互惠关税" 彻底摧毁了合作基础。
对欧盟、加拿大等盟友的普遍课税,让美国构建 "对华统一战线" 的努力化为泡影。
曾经的盟友虽然表面是不得不吞下关税苦果,但纷纷与美国逐渐拉远距离,加速 "去美元化" 和 "去美国化" 进程。
在经济实效层面,"双输" 已成定局。
巴西橙汁行业因关税几乎无利可图,10 万人面临失业;美国本土供应商也因巴西订单减少遭受连带损失。
白宫所谓 "达成 30 万亿美元经济体贸易协议" 的辩解,被美媒斥为 "数字游戏",毕竟关税带来的 1590 亿美元收入,与家庭和企业承受的损失相比微不足道。
贸易战没有赢家,霸权思维终酿苦果
从对华贸易战的 "自我挖坑",到对巴西关税的 "众叛亲离",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本质上是用霸权思维应对全球化格局。
他以为关税是 "施压利器",却忘了在全球产业链中,美国企业和民众也是链条上的一环。
他以为单边行动能彰显实力,却忽视了盟友信任和国内制度的约束。
下周最高法院的辩论、持续发酵的党内分歧、不断高企的民生成本,都在拷问同一个问题:
这场代价高昂的贸易战,到底在为谁买单?
正如《华尔街日报》评论所言,这或许是 "史上最愚蠢的贸易战",其最终结局不是谁赢得谈判,而是所有人都付出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