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二审通过,守护10.46万公顷“大美湿地”

0
分享至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宁人宣 记者 卢河燕)湿地,作为“地球之肾”,蕴藏着万物生长的奥秘,也牵系着区域生态安全与民生福祉。10月30日,修订后的《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南京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将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此次全面修订坚持以破解湿地保护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从加强湿地规划与管理、强化湿地保护利用、系统开展湿地修复、科学设置法律责任等方面新增细化规定,进行系统性完善,为南京10.46万公顷湿地资源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法治保障。



《条例》重点厘清了“由谁管”的权责边界,破解机构改革后管理衔接难题。《条例》明确,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湿地资源统筹监督管理,牵头编制保护规划及跨区域协作;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负责湿地确权登记,水行政部门管河湖湿地修复,生态环境部门抓污染防治,农业农村部门指导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形成“分工明确、协同联动”的格局。同时细化各级主体责任、完善分级管控机制、强化修复与监督举措,标志着南京湿地保护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系统化治理”转变。

《条例》“怎么管”更加清晰,紧扣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要求。结合南京湿地保护实际,《条例》明确保护体系建设路径:依法将湿地纳入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形式。目前,南京已建成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8处省级湿地公园及31个湿地保护小区。在利用方面,实行重要湿地与一般湿地分类指导,鼓励开展生态旅游、科普教育、自然体验等合规活动,推动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针对建设项目占用问题,条例设立严格管控防线:除重大项目、防灾减灾、重要水利设施等特殊情形外,严格控制占用名录内一般湿地;建设项目选址必须避让湿地,确需占用的需开展生态功能影响评价,制定恢复重建方案;临时占用湿地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二年,期满后一年内必须恢复湿地生态条件,审批部门全程跟踪监督,确保湿地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退化。


《条例》并非“一刀切”禁止利用,而是明确“合理利用、绿色发展”原则。例如,鼓励通过申请设立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建立湿地保护小区等形式保护湿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湿地利用,不得影响水源地功能;农耕渔业活动需控制农药、化肥使用,科学处置农用薄膜、捕捞网具等废弃物,减少面源污染。支持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当地居民等,通过社区共建、协议保护、公益岗位等形式参与湿地管护,让社会力量成为湿地保护“合伙人”。

此次修订新增“湿地修复”专章,确立“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结合长江大保护,《条例》对长江流域南京段湿地修复设立专条,要求统筹开展水土保持、岸线修复等工作,新济洲洲滩湿地修复等成功案例的技术经验被纳入规范。针对小微湿地保护短板,《条例》明确对8公顷以下退化小微湿地实施分级修复,发挥其改善人居环境的生态功能。2023年,南京长江洲滩湿地生态修复入围“保尔森奖”提名。这些实践经验通过立法转化为制度优势。

南京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李华介绍,修订过程中,立法机关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组织专家学者对湿地分级标准、名录管理、修复技术规范等关键问题进行论证,充分吸纳公众合理建议,确保《条例》内容符合南京实际、兼具可操作性和前瞻性。教育部门、学校的湿地保护教育责任,新闻媒体的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以及每年十一月第三周为南京湿地保护宣传周的举措,均被纳入《条例》,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现代快报 incentive-icons
现代快报
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为办报宗旨、以“新新闻新文化”为特色定位的新型主流媒体。
103800文章数 1403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