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30日报道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10月27日发表题为《欧洲新的平衡之举:在动荡的世界中寻求稳定》的文章,作者是德国柏林媒体、通信与经济应用技术大学教授马库斯·齐内里斯。全文摘编如下:
欧洲政商领袖正在应对一个严峻的现实:世界对开放贸易、廉价能源和美国安全保障的旧有承诺已经瓦解,这迫使欧洲大陆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寻找自身的平衡点。
确定性不复存在
无论是半导体供应中断、美国政府的政策反复无常,还是欧洲监管机制失控,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高管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当可预测性本身消失殆尽时,如何做好稳定性建设?
在10月23日至25日召开的“柏林全球对话”论坛上,与会各方的讨论清晰地表明欧盟必须加快行动,尤其是在以下四大领域:产业政策、资本市场、国防采购和监管体系。
欧洲需要统一优先事项,在半导体、人工智能和能源等关键领域进行联合投资,而非推行相互竞争的国家战略。此举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增强欧洲的战略自主性,减少对全球其他市场的依赖。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正身处一个地缘经济时代。”她警告称,一切照旧的行事方式已不再可行。
欧洲各国普遍存在迷失方向的感觉。
德国前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的首席经济顾问拉尔斯-亨德里克·罗勒指出:“我们曾经拥有的许多确定性已不复存在。”罗勒在接受《海峡时报》专访时表示:“过去我们对依赖性问题重视不足。”
这种脆弱性凸显了欧洲当下面临的困境:暴露在其无法控制的冲击之下,并且不确定自己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依赖那些曾使商业和外交活动保持可预测性的全球规则。
保持韧性成信条
随着稳定、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面临信任侵蚀,保持韧性成为新的经济信条,尽管这一流行词如何转化为实际行动仍不明朗。
美国私募股权公司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联席执行董事长亨利·克拉维斯指出:“我们正从良性全球化转向大国竞争。”他强调全球化“并不是走向终结,而是在重构”,并警告说这种重构正使欧洲落在后面。
克拉维斯称:“过去12个月,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了4000亿美元,欧洲仅投入400亿美元。若想吸引创新所需的大规模投资,欧洲需要建立统一的资本市场,而非各国各自为政。”
这一观点与冯德莱恩不谋而合。她在会议上进行自我批评时指出:“欧洲必须在扩大规模方面做得更好,我们需要更多风险资本。如今,经济学理论已成为政治权力实现目标的工具。”
罗勒称,他希望至少能保留部分多边主义和基于规则的秩序。他向《海峡时报》记者表示:“我不赞成组建集团,我们需要共同合作。这尤其有利于小国,比如像新加坡这样的出口导向型国家。”
尽管这可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但欧洲企业已得出自己的结论,其中一些正在快速采取行动。
“脱钩完全是幻想”
这是否意味着与世界其他地区彻底脱钩已近在眼前?空中客车公司董事会主席雷内·奥伯曼对此予以否定。
他表示:“真正脱钩是不可能的。”奥伯曼以法国泰雷兹公司、意大利莱奥纳多公司与空客新成立的合资企业为例进行说明。该合资企业旨在打造欧洲近地轨道卫星网络。
梅赛德斯-奔驰公司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同样直言不讳地指出:“脱钩完全是幻想。”他举例称,生产一辆高端奔驰车需要用到来自五大洲的零部件。他补充道,进行风险管理是可行的,“但倒退回去是幻想”。他说,当前的任务是完善欧洲单一市场并推动增长。
然而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跨国企业或许能相对独立于政治之外走自己的路,但中型企业却受制于官僚体系。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近期指出,欧盟如同“机器”般不断产生新的法规。
英国负责贸易事务的政府大臣克里斯·布赖恩特爵士对此表示赞同,他指出速度是缺失的关键要素。他说:“举例来说,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的贸易谈判耗时25年,这简直是疯了。我们需要放松管制和加快流程。”目前欧盟与南美之间的自贸协定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罗勒指出,欧盟当前的困境实属咎由自取。他说:“人人都在抱怨欧盟的官僚主义,却忘了正是我们自己、这些成员国,同意实行所有这些规定。”(编译/杨雪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