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的一个傍晚,75岁的俄罗斯游客伊戈尔在威海某度假酒店内突发心梗,陷入休克状态。幸运的是,在威海高区利民医院多科室医护人员通力协作下,他最终闯过生死关,并经过3周康复治疗后于10月17日出院。
事发当天,伊戈尔的同伴发现他出现心梗症状后,第一时间通过导游拨打120急救电话。很快,高区利民医院的救护车赶到,将伊戈尔紧急送往医院急诊室。刚到医院时,伊戈尔情况危急。经过初步检查,发现其处于心源性休克状态,身体湿冷,血压仅为60/40 mmHg,不过大脑仍有反应。
时间就是生命,急诊科迅速联动心内科、介入室等多个科室医护人员紧急会诊。考虑到伊戈尔病情危重,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由心内科主任徐海佳主持抢救。通过翻译沟通,伊戈尔同意接受手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就此展开。
![]()
为患者手术。
手术中,徐海佳发现伊戈尔前降支根部闭塞,决定为其放置支架恢复心肌灌注。但手术并不顺利,伊戈尔年龄较大,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主动脉迂曲,给导管进入体内带来了不小挑战。更棘手的是,手术过程中伊戈尔因急性左心衰,出现喘憋症状,还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
危急时刻,重症医学科专家迅速介入,为伊戈尔进行气管插管。徐海佳带领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默契的配合,用时不到一小时,便完成了心脏支架手术,伊戈尔转危为安。
整个抢救过程中,手术团队高效运转。从开通绿色通道,到各科室医护人员紧密配合,再到妥善处置手术台上的突发情况,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为抢救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
由于术后体征仍不稳定,心功能极差,伊戈尔随即被转至重症监护室接受后续康复治疗。据重症医学科主任马为民介绍,在重症监护期间,医护人员密切监测伊戈尔的生命体征,根据他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与此同时,伊戈尔的儿子也紧急赶来威海参与对病人的照护。考虑到语言沟通障碍,医护人员借助手持式翻译机与伊戈尔父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并及时提供细致周到的护理。
经过一段时间精心治疗和护理,伊戈尔病情逐渐好转。前不久面对采访时,伊戈尔通过翻译机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医疗条件非常好,医护人员对我的护理也很专业,是他们让我重获健康,真的太感谢了!”
经过20多天治疗后,伊戈尔基本康复,并在其儿子及旅行社工作人员的协助下,顺利办理了出院手续,启程返回俄罗斯。临别时,伊戈尔父子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为突发疾病的外国游客实施手术、挽救生命,在威海高区利民医院并非个例。去年秋天,一名俄罗斯女游客在威海突发心脏疾病,同样被送往威海高区利民医院救治。医院迅速组织专家团队开展手术,术后经过精心护理,患者康复良好,顺利回国。
一次次紧急抢救,一个个成功案例,不仅展现了威海高区利民医院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更体现了医护人员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这些跨越国界的“生死救援”,也成为威海这座旅游城市温暖形象的生动注脚,让来自异国他乡的游客感受到了浓浓的善意与关怀。
记者 董传葆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