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10月30日电 (记者张静淇)10月29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专场,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史津交出“十四五”以来美丽天津“生态答卷”,以实打实的“数字”展现绿色发展新图景,关键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
史津介绍说,五年来,全市生态环境持续稳定改善,2024年PM2.5年均浓度38.1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20.6%,优良天数比率73.2%、较2020提高6.3百分点,重污染天数3天、较2020年减少8天;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总体稳定,12条入海河流稳定消劣,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今年截至9月底,全市PM2.5浓度33.1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8%,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史津表示,“十四五”以来,天津始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重点从五个方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坚持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统领,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区域典范。持续完善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机制,联合发布4批93条措施清单,推动华北区域综合性危废集中处置中心在津落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同步大幅改善。建设西青区等5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蓟州区等5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海河河北段、子牙河红桥区段、蓟州州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寨上街、中新生态城岸段建成国家级美丽海湾,宁河区获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和“自然城市”,中新生态城获批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全市煤炭消费较2020年下降155万吨,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至28.9%。火电、钢铁、水泥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8%,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内部短倒车辆、干散货码头短倒车辆全部实现新能源化。碳市场连续十年履约率100%,创新开展绿电碳排放核减,激励企业使用绿电、获减排收益1.4亿元,同时实现碳减排400万吨。
坚持把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污染防治攻坚的优先领域。蓝天保卫战方面,推动全市4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5家平板玻璃和13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完成提标改造,新能源机械保有量达到3万台、比2020年翻了一番多,全市绩效AB级和引领性企业达到578家,较“十三五”末增加363家。碧水保卫战方面,市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基本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一口一策”分类整治4700余个入河排污口。净土保卫战方面,累计完成151个村环境整治、203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海系统治理,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安全保障。圆满完成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试点任务。打造临港湿地公园等13个生物多样性体验地,5个区域入选国家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全市观测到的鸟类增至475种。建立覆盖全市1.5万家企业的危废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全市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年使用量较2022年降幅达19.4%。
坚持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强化法治保障,推动完善以《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统领、7部单项法规为支撑的生态环境法规体系。强化政策引领,推进12类建设项目环评与排污许可“两审合一”,创新实施新建项目污染总量指标“先用后补”“跨区调剂”“差异化替代”。强化科技赋能,7900余家工业企业安装工况用电设备,重点排污单位实现24小时监控,卫星资源、无人机航拍等手段的“天空地”一体数智化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