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洛克菲勒我发现:真正的强大,从释放你的“攻击性”开始

分享至

提起洛克菲勒,你脑子里大概率蹦出两个词:“石油大王” 和 “吝啬资本家”。

毕竟课本里总说他垄断石油行业,报纸老写他抠门到给孩子的零花钱都要记账。

但如果我告诉你,这老头最牛的本事不是赚了多少亿,而是把世人眼里 “没教养” 的攻击性,玩成了进阶人生的黄金钥匙,你会不会觉得我在胡扯?

先别急着反驳,咱们先聊聊你身边那些 “老好人”。

你肯定认识这样的人:同事把活儿推给他,他笑着接;朋友借了钱不还,他不好意思要;老板画饼不给加薪,他只会说 “谢谢领导栽培”。

你问他为啥不争取,他总说 “和气生财”“吃亏是福”。可结果呢?活儿干得最多,升职轮不到;钱借出去不少,朋友还觉得他傻;天天累死累活,钱包比脸还干净。

更扎心的是,没人觉得他善良,只会觉得 “这人好拿捏”。

这时候你就该琢磨了:难道 “不惹事、不争取” 真的是对的?洛克菲勒年轻时就看透了这点,他在日记里写过一句话:“与其做个被人啃得只剩骨头的老好人,不如做个带刺的玫瑰至少没人敢随便摘,还能让人记住你的香。”



一、攻击性不是 “撒泼”,是保护自我的 “清醒剂”

咱们先颠覆第一个认知:攻击性不是街头混混打架骂街,不是职场上跟同事抢功劳时的尖酸刻薄,更不是家里跟老婆吵架时的蛮不讲理。

洛克菲勒理解的攻击性,是 “在该争取的时候不怂,在该拒绝的时候不软” 的情醒,说白了,就是别让别人把你的客气当福气,把你的退让当软弱。

洛克菲勒 16 岁时在一家杂货店当簿记员,每天干的活儿就是记账、核对单据。

有一天,老板算错了一笔布料的账,多收了客户 5 美元。

要是换作一般人,可能就默默改了账单,毕竟老板是顶头上司,得罪了没好果子吃,但洛克菲勒偏不,他拿着账单直接找到老板,一笔一笔跟老板核对,最后指着错误的地方说:“先生,这笔账算错了,我们得把钱退给客户。”

老板当时脸都黑了,觉得这小子不给自己面子,旁边的同事也偷偷拽他的衣角,让他别多事。可洛克菲勒没退,他接着说:“我们要是这次瞒过去了,客户下次发现了,就再也不会来光顾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老板不仅没骂他,还当场给了他涨了工资,说:“我雇的是能帮我把生意做好的人,不是只会点头哈腰的人。”

你看,这就是洛克菲勒的攻击性:不针对人,只针对事;不撒泼打滚,只摆事实讲道理。

反观现在很多人,把 “攻击性” 和 “没素质” 划了等号,结果呢?同事把麻烦活儿推给你,你不敢拒绝,只能熬夜加班;亲戚找你借钱,你不好意思说不,最后自己紧衣缩食;甚至连外卖送晚了,你都不敢打电话催,怕被外卖员说 “小题大做”。

你以为这是善良,其实是没脑子,你连自己的利益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照顾别人?洛克菲勒后来在给儿子的信里写:“我这辈子没少跟人‘吵架’,但我从来没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吵过。我吵的是该得的利益,是该守的原则,是该有的底线。”



二、攻击性不是 “叛逆”,是打破设限的 “手术刀”

再来说第二个颠覆认知的点:攻击性不是跟全世界对着干的叛逆,而是跟自己的 “不敢”“不行”“不可能” 开刀的勇气。

咱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想转行怕 “没经验”,想创业怕 “赔本”,想表白怕 “被拒绝”,最后只能守着一份不喜欢的工作,过着一眼望到头的日子,还安慰自己 “平平淡淡才是真”。

但洛克菲勒告诉你:那些 “不可能”,大多是你自己给自己画的牢笼,而攻击性就是打破牢笼的手术刀。

洛克菲勒 23 岁时,决定进军石油行业。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要知道,那时候已经有几十家石油公司了,市场早就被瓜分完了,而且开采石油又脏又累,风险还大。

他的合伙人跟他说:“约翰,咱们还是老老实实做农产品贸易吧,石油这行水太深,咱们玩不起。” 他的父亲也劝他:“别瞎折腾,安稳点不好吗?” 可洛克菲勒偏不听,他花了三个月时间,跑遍了美国东部的油田,记了满满三大本笔记。

最后得出结论:“现在的石油公司都只想着开采,没人管炼油技术,只要咱们能把炼油成本降下来,就一定能赚到钱。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