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突然公布消息,称在26日当天,两架军机相继在南海坠毁了。
第一架是MH-60R“海鹰”直升机,当天14时45分左右出现事故坠毁;出事半小时后,另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出现问题,幸运的是,两架战机上的机组人员都逃生成功了,也都被安全救回了。
这两架出事的战机,当时都是从“尼米兹”号航母上起飞执行常规任务的。而“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在本月17日的时候才从中东返回,此次部署到南海,也是其退役之前的最后一次执勤了,不料出了这么大的事故。
现阶段坠毁原因还不清楚,美方也正在调查当中。但推测来看,可能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美军军机在南海坠毁)
比如说装备老化和维护短板。这次出事“超级大黄蜂”战机,平均服务年限都超过15年了,机身结构以及航电系统可能都有问题,MH-60R直升机虽然列装的时间较短,但是承担的任务非常重,设备损耗率也远超预期。更关键的是,“尼米兹”号航母本身已经服役50年了,装备维护因为“部署优先”被迫压缩流程简化标准,在今年五月份时就因此出现过战机坠海的事件。
此外,高强度任务和人员疲劳,也可能是导致出事的一大原因。美军为维持南海“存在感”,频繁开展舰载机起降训练。今年一年,“杜鲁门”号航母就曾在半年内摔三架战机,被归咎于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此次事故中,两架军机在1小时内相继坠毁,也可能与飞行员疲劳导致的操作失误有关。此前有研究报告指出,自2016年以来,美军在南海共发生了17起航空事故,其中11起都和电子系统故障有关,而高强度任务会加速电子设备的隐性损耗。
最后,还有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南海本就是一个天然的“电磁高压锅”,中国在这里部署了先进的雷达、通信设施等,形成了强大的区域电磁管控能力。而美军的航母战斗群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电磁辐射源和敏感接收体,舰载的电子攻击机和预警机也在持续进行电磁活动,所有这些信号在有限的空间内交织和碰撞,就会让南海的电磁频谱变得异常拥挤和复杂。而直升机在低空飞行,严重依赖GPS和无线电高度表。如果遭到强电磁干扰,可能导致其瞬间失去精确位置和高度信息。战斗机更是完全依靠精确的着舰系统和飞行员操作。如果航母的引导雷达或飞机的接收设备受到干扰,导致下滑道数据错误,飞机就可能以错误的角度撞上甲板或直接坠入海中。
总之,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最终原因还需等待美军的官方调查。
![]()
(尼米兹号航母)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是在美方传出军机坠毁的同一时刻,中方这边就宣布了一个大消息。
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多支部队已经开展实战化训练了,多架轰-6K已经出动,将前往台岛周边海域开展模拟对抗训练,同时数架歼-10也将以战斗编队形式飞赴目标空域。
对于这一动作,中方这边宣称是一次实战化训练,主要是检验部队对重点区域的侦察预警、空中封锁和精确打击等能力。
但美军前脚出事,中方后脚行动,真的是巧合吗?
事实上,我们也通过此次巧合,向美方宣誓了在核心利益上的底线。这一巧合发生在同一战略地域,客观上增强了中方行动的警示效果。它表明,中国对周边海域,尤其是南海和台海地区,保持着极高的战略警觉性。任何试图在此类敏感地区和敏感时间点进行军事挑衅或试探的行为,都可能面临预料之外的风险和强有力的反制。
并且从演练内容来看,此类训练往往包含对“敌方舰船”实施模拟精确打击,以夺取制海权。这意思很清楚,要是真到了必要的时候,解放军有决心,也有能力粉碎任何“台独”分裂的想法;同时也通过实实在在的军事准备,严肃警告那些想插手中国内政的外部势力。
![]()
(轰6K赴台岛周边演习)
在台海和南海问题上,中方一向是从“底线思维”出发考虑问题的,底线思维强调的是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而在这两个问题上,中国的底线特别明确: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对不能被侵犯。这次轰-6K在这个时间点上巡航、搞模拟打击,就是把这种思维落到了实处,明明白白告诉所有人:哪些事是绝对不能做的。
总的来说,通过轰-6K在台海的实战化训练,中国再次明确宣示: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核心利益上,中国的红线清晰明确,不容试探,并且已为此做好了充分准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