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刘渊称帝之后,前赵在北方、成汉在川蜀,与西晋鼎足而立。但西晋经历“八王之乱”,军事力量已严重削弱。元熙五年(308年),刘渊令刘聪率兵再次南进,大败东海王司马越,又一次抵达洛阳城关。凉州张轨忠于晋室,派北宫纯再次入援洛阳。北宫纯率西凉军队夜袭匈奴大营,杀死刘聪部下征虏将军呼延颢,令大司空呼延翼死于军中内乱,凉州军获胜。同时,也由于其他各路勤王军的陆续到达,逼迫刘聪退军。
![]()
前赵进攻西晋
这时,凉州地方因权利交接问题而引发一系列动荡。
凉州刺史张轨因患中风而不能说话,便命儿子张茂代管凉州。属下酒泉太守张镇暗中召引秦州刺史贾龛意图取代张轨。他们秘密遣使到京师,请求尚书侍郎曹祛任西平太守,以构成相依互佐之势。张轨别驾麹晁想独断专行作威作福,又派使者到长安,告诉南阳王司马模,声称张轨身体残废,请求朝廷让贾龛代替张轨,而贾龛也准备接受这一任职。贾龛的哥哥兄责备他说:“张轨在凉州威名卓著,你有何德何能去代替他?”。贾龛便打消了这一念头。朝廷又任命侍中爰瑜为凉州刺史。治中杨澹快马奔驰到长安,将自己的耳朵割下来放在盘子上,诉说张轨遭人陷害,南阳王司马模便上疏朝廷制止了更换刺史之事。
![]()
凉州动荡
晋昌郡人张越是凉州大族,有谶言说张氏雄霸凉州。张越自以为自己的才干能力可以应验此言。张越本已从陇西内史升任梁州刺史,但他志在凉州,便托病回到河西,以便暗中谋划。张越派其兄张镇及曹祛、麹佩传书各郡废免张轨刺史之职,以军司杜耽代理州事,让杜耽上表朝廷请求任命张越为凉州刺史。
面对如此局面,张轨一面发出布告表明隐退让贤的意愿,一面打算派主簿尉髦拿着辞职疏表进京,同时准备车马,预备回宜阳养老。
而凉州长史王融、参军孟畅用脚踩断张镇发送的布告,推门而入劝谏张轨道:“晋室多变,人民涂炭,实在依仗明公安抚西方。张镇兄弟胆敢放肆作乱,应宣明其罪行而诛杀叛党,不能成全他们的野心”。张轨默然。于是王融等实行戒严。
![]()
凉州动荡
武威太守张琠派儿子张坦快马奔赴京师,上表朝廷说:“张刺史治理凉州有方,凉州百姓也爱戴张刺史。听说朝廷听信流言,打算更换刺史,凉州百姓都惊慌不已。当今戎夷胡人扰乱华夏,不宜轻率搔动一方”。晋廷遂息止更换刺史的打算。
309年正月,前赵太史令鲜于修之对刘渊说:“不出三年,一定能攻克洛阳,蒲子地形崎岖,难以在这儿长久安居,平阳的天象正好昌盛,请把都城迁到那里。”刘渊采纳其建议,迁都平阳。宣布大赦,改年号为河瑞。
刘渊派石勒进攻巨鹿和常山,石勒的部众增加至十多万人。声势壮大之下,逐渐有文士加入石勒麾下。石勒以此成立“君子营”,以汉人张宾为谋主,刁膺、张敬为股肱。石勒派张斯游说,并州的胡羯大多跟从石勒。
此时,司马越自荥阳返回回洛阳。后来因疑心朝臣背叛自己,司马越诬谄王延等作乱,将他们处死。因与苟晞有怨,司马越想要对付他,奏请罢免有爵位的宿卫。因为当时殿中诸将皆被封侯,故此一律罢免。这一举动显然动了别人的奶酪,大失众望,引起众人的不满。
为应对北方前赵的侵扰,司马越戎服入见怀帝,请旨讨伐石勒,并且镇集兖州、豫州士兵以救援京师,怀帝应允。司马越留裴妃、世子司马毗,部将何伦、李恽等守卫京都。以行台自随,率军四万东屯项县。王公卿士随从者甚众,而皇宫却再无守卫,甚至闹饥荒而令皇宫尸骸交错。
![]()
洛阳门户洞开
司马越此举,实际上是在京城危急且没有可靠防卫部署的情况下自己离开,还给自己诏加九锡。司马越传羽檄四方所征皆不至,而与司马越不和的苟晞又上表征讨越。如此种种,加上之前行为,司马越声威江河日下。
四月,晋左积弩将军朱诞投奔了前赵,详尽陈述洛阳守备薄弱的现状,并劝刘渊趁机发兵攻打。于是,刘渊命朱诞为前锋都督,灭晋大将军刘景为大都督,统军攻克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北),接着刘景又与晋将王堪战于延津(今河南省延津县北),又将其击败,而后下令将三万多男女投入黄河淹死。刘渊得知此事后大怒,说:“景何面复见朕!且天道岂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马氏耳,细民何罪”。于是降刘景为平虏将军。之后刘渊派遣四子刘聪进攻包围洛阳。
![]()
前赵进军洛阳
到夏季,刘渊以王弥担任侍中、都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青州牧,与楚王刘聪合兵进攻壶关,以石勒担任前锋都督。
西晋太傅、东海王司马越派遣淮南内史王旷、将军施融、曹超带兵抵御刘聪等人。西晋并州刺史刘琨也派遣护军黄肃、韩述前来救援壶关。
王旷军渡过黄河后,想长驱向前,施融反对说:“对方凭据险要、抄小路出击,我军虽有数万,仍是孤军受敌。应暂且以河水当作屏障等待形势的转变,再谋划攻击对方”。
王旷听后很生气地说:“你这是在动摇军心”。施融退出帐外,说:“对方善于用兵,王旷却不懂战场情势,我等今日死定了”。
![]()
晋军兵败
王旷等人翻越太行山与刘聪遭遇,激战于长平地带,王旷所部大败,施融、曹超都战死。刘聪在西涧打败韩述,石勒在封田打败黄肃,将两人都杀了。刘聪趁势攻陷屯留、长子,斩敌一万九千。上党太守庞淳献壶关而降。晋并州刺史刘琨以都尉张倚遥领上党太守,屯据襄垣。
九月,西晋司空、幽州刺史王浚派祁弘与段务勿尘在飞龙山进攻石勒,石勒大败,退屯黎阳,但仍能分派诸将攻打未及叛变的部众,收降三十多个壁垒,并置守宰安抚。
十一月,石勒进攻信都,杀害冀州刺史王斌。当时,王浚命裴整和王堪领兵讨伐石勒,石勒于是立刻回军抵御。石勒到黎阳后,裴宪抛弃军队逃到淮南,王堪则退守仓垣。刘渊于是授命石勒为镇东大将军,封汲郡公,石勒辞让封爵。
![]()
石勒崛起
凉州方面,张轨在得到西晋朝廷支持后,任命其子张寔为中督护,率兵讨伐张镇。又派张镇的外甥太府主簿令狐亚前往劝导张镇说:“舅舅何不审时度势看清成败安危张公在凉州德高望重,兵马如云,这就像烈火已熊熊燃烧,你却等待江汉之水来浇火;溺于洪流,指望越地之人来救助,岂不是鞭长莫及数万大军已兵临城下,惟有诚心诚意归顺官府,才能使亲人平安,延续门户,保全家族幸福”。张镇痛哭流涕说:“我这是为他人所误”,并甩锅给功曹鲁连并将其斩首,向张寔投降谢罪。张寔率部南进讨伐曹祛,赶走了曹祛。
张坦从京师洛阳赶回,晋怀帝特下诏慰劳张轨,依准司马模所奏,下令诛杀曹祛。司马模家族与张氏关系颇好。此时张轨大喜,赦免州内死罪以下的叛党,命令张寔率尹员、宋配领步兵骑兵三万余众讨伐曹祛,另派从事田迥、王丰率八百骑兵从姑臧西南出石驴,占据长宁。曹祛派麹晁在黄阪一线设防抵抗张寔大军。张寔从隐秘小道通过浩亹,在破羌与曹祛交战。张轨斩杀曹祛及其牙门将田嚣。
![]()
石勒进军
前赵河瑞二年(310年),石勒南渡黄河,攻陷白马后与王弥一同进攻徐、豫、兖三州。不久更攻下鄄城和仓垣,并北渡黄河进攻冀州诸军,投降他的平民多达九万多人。及后又协助刘聪等人进攻河内,并进攻冠军将军梁巨,晋怀帝派兵援救。梁巨仍因兵败请降,石勒不许,最终坑杀一万多名降卒并杀死梁巨,援兵亦退还。此战令河北各个自守的堡垒都震惊,纷纷送人质到石勒处表示归附。
在这一年,开创五胡建国先例的刘渊去世。其子刘聪杀长兄刘和即位,任命石勒为征东大将军、并州刺史、汲郡公,石勒辞让征东大将军一职。随后石勒会合刘粲、刘曜、王弥大军进攻洛阳,直入洛川。石勒又进攻仓垣,但被守将王赞击败。
![]()
石勒进军
之后石勒改攻南阳,早前在荆州叛变的雍州流民王如、侯脱和严嶷等都感到恐惧,于是派了一万兵屯守襄城以作抵抗。但石勒到后击败守军并将部众全数俘虏,进驻宛城以北。当时侯脱据有宛城而王如守穰县,王如怕石勒进攻,于是以珍宝贿赂石勒,与他结为兄弟;同时又因王如与侯脱不睦,于是劝石勒进攻侯脱。严嶷知道石勒攻宛后领兵救援,但石勒十二日便攻陷宛城,严嶷赶不及而直接向石勒投降。石勒杀侯脱和囚禁严嶷,呑并了二人部众,军力十分强盛。
石勒进一步南侵,进攻襄阳并且循汉水攻陷三十多个处于江西的壁垒。石勒留刁膺守襄阳后就率三万精锐骑兵还攻王如,但因怕王如强盛,于是改攻襄城。王如知道后就命弟弟王璃率兵,假称犒军而袭击石勒,但遭石勒击灭。石勒至此有雄据长江、汉水一带的意愿,张宾虽然反对并劝他北归但都不听。
石勒此次进攻,连战连捷,从黄河以北打到长江、汉水一带。可见西晋朝廷无论是京城洛阳还是地方重镇,皆已处在守备不足的危险状况。持续而惨烈的“八王之乱”,对西晋军事力量的严重削弱已显现无疑。
永嘉五年(311年),晋怀帝下诏以征东大将军苟晞为大将军,并发布司马越的罪状,要求各方讨伐。司马越听后,急血攻心,病死于项城。太尉王衍决定秘不发丧,以襄阳王司马范为大将军统令其部,回到东海国安葬。石勒率军追赶至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相遇,司马越部将钱端出兵对抗石勒战死,大军溃败。石勒以骑兵围着溃败的十万士众,用弓箭射杀。十余万王公、士兵和庶民相践如山,全被歼灭。至此,西晋丧失了最后一支直属中央且有相当实力的军事力量。石勒焚烧司马越的灵柩,王弥弟王璋焚杀余下军众。史称“宁平城之难”。因天下归罪于司马越,于是怀帝发诏贬司马越为县王。八王之乱至此完全终结。而西晋也已残破不堪,回天无力。
![]()
宁平城之难
在这里说一下这个太尉王衍。他就是前太子司马遹的岳父。他不但在司马遹被害的过程中无所作为避祸自保,还善于投机钻营。他先后收到司马颖、司马越的重用。但他不思国事,只有私心。他让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并对他俩说:“荆州有长江、汉水的坚固,青州有背靠大海的险要。你们两个镇守外地,而我留在京师,就可以称得上三窟了”。当时有见识的人都很鄙夷他。
在洛阳危急的时刻,朝臣中有人提出迁都避乱。此时已升任太尉的王衍却坚决反对,以彰显自己临危不乱、与众不同的气度。
![]()
胡族入侵
在司马越死后,十万大军不能没有主帅。于是众人共同推举官位最高的王衍为元帅。而王衍认为这时战争频繁,害怕承担战败的责任,因此推辞说自己并不想当官。导致大军无主,以致后来败亡。
兵败之后,石勒见到王衍。谈话间王衍向他陈说了西晋败亡的原因,并说责任不在自己身上。接着王衍又说自己一直不好政事,想求自身无祸,进而劝说石勒称帝。石勒大怒说:“你名闻天下,身居要职,年少为官,直至白发,又怎么能说不参与政事呢?天下残破,正是你这等人的罪过”。于是让手下把他押出去。
石勒的参谋孙苌认为王衍官拜西晋三公,一定不会石勒效力,杀了也不可惜。石勒同意了,但因为王衍的身份,说:“总之不可用刀刃加害于他”。于是在半夜,石勒的士兵推倒墙壁把王衍压死。据说王衍临死时说:“唉!如果我们当初勉力匡扶天下,也不至于到今天的地步”。
![]()
洛阳沦陷
在西晋“八王之乱”后,到西晋末年,关中及以西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已经数倍于汉民族的人口。在当时中国北方的1500万人口中,汉人只占三分之一。
晋室“八王之乱”中,在陆续掌权之人中,皇后贾南风和长沙王司马乂算是颇有作为之人。贾南风虽计杀两王而专权,但尚能选贤任能,平定齐万年之乱,西晋得“元康之治”之延喘。长沙王司马乂是八王之中唯一一个没有主动图谋,而是出于自保而被动上台的。他执掌朝廷期间,尊敬晋惠帝,让权司马颖,颇受臣民拥护。但是,他们俩都因皇位继承人问题而最后失败。贾南风废司马遹而致乱,司马乂不废司马覃而败亡。你看,历史就是这么无厘头。
当司马越的死讯传到洛阳,他的僚属何伦、李恽侍奉裴妃及世子司马毗从洛阳逃出。到了洧仓(今河南省鄢陵县),又为石勒所败,司马毗及宗室三十六王俱被杀死。裴妃被人掳去,贩卖为奴。
![]()
洛阳沦陷
而洛阳这边,在刘聪大将呼延晏进攻下,晋军接连失败,前后被歼三万余人。到六月,呼延晏进抵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史称“永嘉之祸”或“永嘉之乱”。这是中国历史上继西周犬戎之祸后,中原王朝第二次首都被异族攻陷、君主被异族俘虏的事件。二者虽分别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发生,相隔千年有余。但二者的共同点是:中原王朝内乱,而异族趁机发难,致使中原王朝中央政府从此失去权威,导致神州大地陷入更为深重、持久和惨烈的内乱之中。犬戎之祸后,东周历经春秋战国,至秦汉一统,历时近五百年;永嘉之乱后,神州大地历经五胡乱华、南北朝并立,至隋唐一统,时间跨度300年有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