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零下施工,让人揪心的就是水泥管——刚埋好没几天,要么接口处裂个缝,要么管壁直接出裂纹,返工又费钱又耽误工期。其实不是水泥管质量差,而是低温下水泥凝固和养护有“特殊讲究”,今天就把老施工员常用的4个养护招分享出来,照着做基本不会出问题。
首先,浇筑完别等,赶紧给水泥管“穿保暖衣”。零下温度里,水泥管里的水分特别容易结冰,水一结冰体积就变大,会把没凝固好的水泥内部撑出小裂缝,后期强度肯定上不去。所以刚做好的水泥管,不管是露天放着还是已经埋进沟里,都得马上裹保温层。常用的就是土工布加阻燃棉被,裹的时候要把管口、管壁接缝处都包严实,别留缝隙;要是温度低于零下10度,建议在棉被外面再套一层塑料膜,既能挡风,还能减少热量流失。之前在北方施工,有次没及时裹保温,第二天就发现管口边缘有细微裂纹,后来返工重新做,光材料费就多花了两千多。
![]()
然后,养护时别用常温水,温水养护才靠谱。低温下水泥水化反应慢,要是直接泼常温水,水碰到冷的水泥管表面,很容易在管壁形成薄冰,反而影响凝固。正确的做法是把水加热到20-30度,用喷雾器均匀喷在水泥管表面,每天喷2-3次就行,不用浇太多,保持管壁湿润就够了。但要注意,不能用温度太高的水,超过40度反而会让水泥内部产生温差,也可能出裂纹。有次帮隔壁工地搭手,他们用了刚烧开的水晾了一会儿就泼,结果管壁直接出现了一条3厘米长的裂缝,只能截断重新接。
![]()
还有,水泥管凝固前,别让风吹着。冬天的风又冷又干,不仅会加速水泥管表面水分蒸发,让表面先干内部后干,出现收缩裂纹,还会带走大量热量,让水泥水化反应更慢。所以施工时如果遇到大风天气,要么在施工区域周围搭防风障,用彩条布或者铁皮把周围围起来,减少空气流通;要么暂时停工,等风小了再继续。之前在郊区施工,没搭防风障,一阵大风刮过,刚做好的水泥管表面就变得干巴巴的,用手一摸还掉粉,后来只能重新抹一层水泥浆补救,又多花了大半天时间。
养护时间要够,别着急回填或通水。低温下水泥管的凝固时间比平时长不少,夏天可能7天就能达到设计强度,冬天至少要等10-14天。没到时间就着急回填土,土的压力会让没凝固好的水泥管变形;要是提前通水,水流的冲击力更容易把接口处冲裂。判断能不能用也简单,用小锤子轻轻敲管壁,要是声音清脆,说明凝固得差不多了;要是声音发闷,就还得再养几天。之前有个工地赶工期,才养护了5天就回填,结果后来检查发现有两根水泥管被土压得有点变形,只能挖出来重新换,反而更耽误事。
![]()
其实零下养护水泥管,核心就是“保温度、保湿度、防风吹”,只要做好这三点,基本不会出现裂纹问题。另外提醒大家,养护期间每天测下环境温度,要是温度低于零下15度,建议直接停工,等天气暖和点再施工,毕竟安全和质量比赶工期更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