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因墨客行影业被广州增城区法院恢复执行111万元,律师回应“会依规履行”,若公司进入破产程序,他认缴的500万元或被提前催缴,孙越、吴京等也因另一家公司投资被牵连
很多人脑子里蹦出的还是舞台上的于谦,爱马爱狗、四合院、话匣子一开就能把气氛抬起来
![]()
可资本市场不看包袱,摊开账本只有冷冰冰的数字
我翻看这两天的公开信息,发现最大的问题点不在“名气”,而在墨客行影业这套“把电影打包成理财产品”的玩法
先把来龙去脉说清
墨客行影业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5000万,主打把影片打包对外吸金、再按票房分红
这种高风险结构,一旦项目踩空,就会像多米诺骨牌,资金断裂、违约、被执行接踵而来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9日,墨客行被执行总额已超7554万元,有3条“老赖”记录、15条股权冻结信息,法定代表人赵仁鹏自2022年11月起多次被限制高消费
时间线也直白:2024年1月,于谦因公司纠纷被强制执行,被裁定承担76万元;
![]()
2025年10月27日,新增恢复执行,金额111万余元
截至10月29日,于谦本人未公开发声,但其律师称“会依规履行”,公司是否破产尚无定论
说白了,不到破产那一步,他眼下就是把这111万结清;
真要进入破产程序,那张原本写到2050年的500万认缴就可能被提前要齐
很多人问,持股10%是不是就“安全了”?
别想得那么轻
法律界的通行观点是,股东应按章程约定按期足额缴纳出资
![]()
一旦法院受理破产,管理人有权要求出资人缴纳未实缴的认缴金额,且不受原定期限限制
业内人士也提醒,如果出现人格混同、抽逃出资等情形,股东还有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你看湖北利川那起案子:甲公司破产后,管理人起诉大股东乙公司,法院最终判令其限期补齐544万元认缴出资
这就是“认缴不是白条”的现实版本
再看股东结构,风险不止一个人扛
德云社的张栾在墨客行持股15%,认缴750万,比于谦还多
行情好时是光环,行情差就成了“排队挨刀”的顺序问题
![]()
火烧到股东席位,谁都很难体面退场,这话不难懂
另一头,北京好马文化那笔执行金额不大,8.5万元,但名字亮出来就够扎眼
公开信息显示,于谦徒弟冯照洋是法人兼执行董事,股东里有孙越,出资名单还有演员乔杉、吴京
明星凑份子未必是亲自操盘,但在公众视野里,这就是一种背书,出了事舆论火势会更旺
更扎心的是,名声一旦和资产捆绑太深,风吹草动就是连锁反应
顺带一提,于谦名下的北京天精地华养殖有限公司,2024年营收89万,但还欠供应商30万货款未结
数据不大,却像桌面上一直闪烁的未读短信,提醒你现金流的紧绷
![]()
很多跨界做生意的名人,输的不是流量,而是时间、管理和风控
把镜头再拉远
多份行业报告提到,2024年影视投融资数量略回温,但资金并没有明显变多,资本更青睐早期、技术和平台,反而对“内容直投”谨慎
博纳相关负责人有过提醒:把投资方当伙伴,抓属地性、强类型、可连续性,延长产业链做衍生,市场要的是确定性,而不是凭感觉热血上阵
创作端同样“憋闷”,有制片人和平台高管提过几句话:内容得满足稀缺需求,要在艺术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还需要更科学的评估体系,不然投资人判断不了风险,年轻人拿不到钱
中国电影评论界也在强调,中小成本电影和年轻创作者是未来的活水
这不是个例
周杰伦在币圈“爆仓日”踩雷,找熟人代投,牵扯约2300万元,对方还一度失联
![]()
律师普遍提醒,“熟人代投”风险极高,既缺专业风控又缺法律保障,亏起来没有兜底
吴秀波名下公司涉《大军师司马懿》相关纠纷,最后被强制执行约4.66亿元,跨界经商以高负债收场
还有近来被关注的尚雯婕,持有的黑方金圆公司股权被冻结、另一个合伙主体被列经营异常,她本人未回应,业务重心疑似转向电商带货
投资不是谁名气大谁就赢,合规、风控、治理能力才是“硬通货”
在这一点上,投资人王明明的建议挺实际:明星要平衡演艺与投资,建立专业团队做风控与合规,别让个人IP和商业资产绑得太深
说白了,别把“人情”当尽调,别把“热闹”当风口,别把“认缴”当免单
项目要看现金流、看团队、看周期,更要把“最坏情况”写在纸上,细化到“如果破产,谁来负责补缴、多久补齐、资产怎么处置”,而不是心里一遍遍安慰自己“应该没事”
回到这次事件,我更愿意把111万当作一次“预警灯”,不是致命伤,但足够刺眼
![]()
真正要命的是,长线认缴与信用标签可能叠加,时间越长,商业合作越“犹豫”
广告、综艺、片约,都摆在一张“风控表”上,被多看几眼,决定就慢下来了
你我可能不会站在聚光灯下,但道理一样:当外部环境收缩,每一步都得算清楚
我也能理解情绪的分歧:有人幸灾乐祸,有人替他抱不平
现实更像秋风,吹到谁窗前都冷,先别忙着站队,把自己的窗户关严
行业有周期,这是常识;
个人有边界,这是自救
对名人如此,对普通投资者也一样
![]()
如果要给这事找一条“可操作”的经验,我会这样列:先看资产负债表的真相,再问现金流的来源与波动,最后把最坏剧本当成默认剧本
名人效应不是保护伞,契约义务不是橡皮筋,投资是马拉松,不是押大奖
至于于谦,短期内“依规履行”该履行的,长期则看墨客行的走向,以及管理层能否自救
一旦进入破产程序,管理人催缴认缴出资几乎是板上钉钉,这一刀躲不过,只能正面接
写到这,我倒有点希望大家都慢下来,少一点追涨杀跌的冲动,多一点把风险写清楚的耐心
愿每个拿真金白银下注的人,都看见风险、看清自己、看懂周期
也希望这桩风波能有个体面的收尾
愿行业少演“暴雷”大戏,多做踏实生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