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近日确认,俄方已成功完成“波塞冬”无人水下航行器的测试。
这款被西方称为“末日武器”的装备,立刻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
![]()
普京直言不讳地指出,“波塞冬”的威力远超俄罗斯最具前景的洲际弹道导弹“萨尔马特”,并强调其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事实上,“波塞冬”就是一枚核鱼雷,普京在2018年发表国情咨文时,就首次披露了“波塞冬”的研发情况,现在应该是正式列装部队了。
俄罗斯有一个好,他战略纵深地带的无人区很多都靠海,所以可以开发很作死的核设备 。像我国临海地区都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纵深无人区又没有海岸线,这方面就没有俄国方便。
那么,这个令人生畏的“杀器”究竟有多厉害,又为何以“波塞冬”命名?
![]()
“波塞冬”的强大,在于它几乎颠覆了传统的海战与战略威慑规则。
这款由紧凑型核反应堆驱动的巨型无人水下潜航器,拥有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可在深海自主巡弋数周乃至数月。
在有限的自重和体积下,常规鱼雷需要平衡战斗威力和决定鱼雷最大发射距离的推进剂储量,平衡的结果就是现在鱼雷比较短的发射距离,比较快的速度。而核动力鱼雷采用小型化核反应堆,解决了发射距离问题,一万公里不是梦想。
它还能下潜至1000米以下的极端深度,并以超过60节(约120公里/小时)的水下速度航行,这个深度和速度让现有几乎所有反潜手段都形同虚设。
![]()
无人潜航,就有这个潜深优势,因为没有艇员,无需整体的耐压外壳,内部只需要几个小的耐压球包住核心设备,其它区域都可以泡在水里。
其携带的百万吨级当量核弹头,赋予了它双重毁灭性使命:一方面,能在敌国近海引爆,通过人工制造数十米高的海啸,彻底摧毁沿海城市和关键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可直接突破航母编队的层层防御,对核心舰艇实施毁灭性打击。
正如普京所说,这是“一项重大突破”,近期未必能出现类似的设备。
为何命名为“波塞冬”?
![]()
这得追溯到古希腊神话。
波塞冬是古希腊神话中手持三叉戟的海神,主宰着海洋和水域中的一切;当他愤怒时,能挥动三叉戟掀起滔天巨浪,引发风暴、海啸和地震,使大陆沉没。
用他来命名这款能掀起核海啸的无人潜航器,再贴切不过——它仿佛是波塞冬在现代战场的化身,掌控着海洋的终极毁灭力量。
其实,这款武器的研发代号是“状况-6”。
后来,俄罗斯国防部组织了有民众参与的命名活动,最终选定了“波塞冬”这个名字。
发射波塞冬的世界最大核潜艇
![]()
这种命名方式延续了俄军武器常从希腊神话中汲取灵感的传统,像“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也是如此。
“波塞冬”的恐怖之处,在于它带来的战略威慑是近乎无解的。
传统的导弹防御系统对它基本无效,而它长时间的战备巡逻使得行踪莫测。
更关键的是,它的打击造成的不是点状破坏,而是大陆规模的毁灭,这让任何先发制人的核打击都失去了意义——因为你无法确定“波塞冬”此刻正潜伏在哪个大洋深处。
俄罗斯现在,也被迫与时俱进了,在处处受限国力不济时,万般无奈选择了“不对称”的发展武器装备理念,旨在通过具备不对称的技战术性能,取得不对称的作战能力和威慑效果。
“波塞冬”正是这一理念的极致体现——它不追求与对手在传统军备赛跑中并驾齐驱,而是直接开辟新的赛道,用一种近乎颠覆规则的方式重塑战略平衡。
![]()
在茫茫大洋中搜寻一个能潜至千米深、时速百公里的“幽灵”,如同大海捞针。
当一款武器强大到足以改变游戏规则,它本身就成了衡量实力的新标尺。
“波塞冬”的测试成功,无疑向北约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甭管我在乌克兰怎么僵持流血,无论欧美你们如何施压,我再顶不住手里还有保命的大招。
神话中的波塞冬能令大陆沉没,而今日的“波塞冬”则象征着现代科技所能达到的毁灭极限。
完全可以理解,俄罗斯在美欧层层加码的压力之下,选择在深不可测的海底,让悄无声息的威慑不断游弋,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毁天灭地的力量,也将迫使美欧重新思考撕破脸的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