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养孩子这事,就像往一个新瓶子里装旧酒。瓶子是新的,水嫩,干净,稍微碰一下都怕碎了。
可装酒的人,非要把几十年前的老法子,老经验,一股脑地往里灌。他们说,这酒醇,这酒香,我们当年就是这么喝过来的。
他们看不见新瓶子身上那些细密的裂纹,也听不见瓶子发出的,那种快要承受不住的呻吟。他们只知道,自己是为瓶子好。可有时候,这种好,比砒霜还毒。
01
林湘的儿子,小名叫念念,今天满月。家里请了十几桌客,把整个客厅都塞满了。空气里,混杂着饭菜的香气,大人们的说笑声,还有一种让人有些窒息的热闹。
林湘是个在写字楼里上班的女人,信奉的是写在书本上的科学。可她的婆婆刘桂芳,信奉的是刻在骨子里的“老理儿”。自从念念出生,这个家里,就像多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战场的一边,是林湘的《科学育儿大全》,另一边,是刘桂芳的“我们那会儿都是这么过来的”。
今天的满月宴,刘桂芳是绝对的主角。她穿着一身暗红色的新衣,抱着她的大胖孙子,在宾客之间穿梭,像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在炫耀自己最宝贵的战利品。她的脸上,每一条皱纹里都塞满了笑意。
“哎哟,看看我们家念念,这小脸盘,这小胳膊,多壮实!”
亲戚朋友们纷纷围上来,说着各种好听的话。
![]()
“桂芳姐,你可真有福气。这孙子养得白白胖胖的。”
“那是,”刘桂芳把孙子往怀里紧了紧,声音提高了几度,“我带的孩子,那还能差了?肯定白白胖胖的!”她这话,说得又骄傲,又像是在宣示主权。
林湘作为孩子的母亲,一个刚出月子的产妇,身体还虚着。她被刘桂芳安排在卧室里休息,说外面人多,空气不好。她只能偶尔出来,对着那些陌生的面孔,挤出一个得体的,却有些疲惫的笑容。
她隔着卧室的门缝,看着婆婆像个花蝴蝶一样,抱着她的儿子到处“展览”,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个月子里,她和婆婆已经不知道吵了多少回。婆婆要给孩子绑腿,说这样以后腿才直。林湘说,这会影响孩子骨骼发育。婆婆要把饭在自己嘴里嚼烂了,再喂给念念吃,说这样好消化。林湘差点当场吐出来,跟她解释这有多不卫生。
每一次争吵,她的丈夫周明远,都像个和事佬一样,夹在中间。他总是那几句话:“小湘,妈也是为孩子好。”“妈,林湘她也是看书看的,你别跟她计较。”
林湘的闺蜜,在市儿童医院当儿科医生的许静,今天也来了。她一进卧室,就看出了林湘脸上的倦容和心里的不痛快。她握着林湘的手,悄悄说:“产后情绪很重要,别什么事都自己扛着。你婆婆有些育儿方式,确实有问题。你要坚持原则,不行就让你老公去说。”
林湘苦笑了一下。让周明远去说?他只会和稀泥。
02
宴会进行到了最高潮。酒店送来的大蛋糕推了出来,上面插着一根小小的蜡烛。按照习俗,孩子要被抱到主桌,接受家里最重要的几位长辈的祝福和红包。
刘桂芳抱着念念,满面红光地走到了主桌前。她把孩子竖着抱起来,让他面对着那些笑呵呵的长辈们。
就在这时,一直都还算乖巧的念念,突然毫无征兆地,“哇”的一声,放声大哭起来。
那哭声,跟平时的哭声完全不一样。不是饿了,也不是困了,而是一种充满了痛苦和恐惧的,尖锐的,凄厉的啼哭。孩子的小脸,瞬间就涨得通红,然后变成了紫红色。他的小手在空中胡乱地挥舞着,小小的身体,在襁褓里剧烈地挣扎。
刚才还热闹非凡的客厅,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个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婴儿身上。
宾客们的脸上,露出了些许尴尬。刘桂芳的脸上,更是挂不住了。她一边用力地颠着孩子,一边嘴里开始念叨起来:“哎哟,我的乖孙,我的心肝,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被谁冲撞了?不哭不哭,奶奶在呢。”
她看孩子越哭越凶,开始用她那套“老法子”,给孩子“收惊”。她用一只手,在孩子的额头上,胸口上,来回地抚摸,嘴里还念念有词,说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
周明远也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凑过去帮忙,嘴里说着:“是不是尿了?还是饿了?”他显得手忙脚乱,毫无办法。
林湘在卧室里听到那不正常的哭声,心一下子就揪紧了。她不顾自己身体还虚,掀开被子就下了床,快步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她一出卧室,就看到客厅里,婆婆刘桂芳正抱着她哭得快要断气的儿子。而婆婆用来给孩子“收惊”的那只手,手腕上,戴着一个又粗又亮的,雕着繁复花纹的银手镯。
婆婆的手,正抚过孩子娇嫩的脸蛋。孩子哭得更厉害了,他拼命地扭动着头,小手不停地挥舞,像是想要躲开什么让他极度恐惧和痛苦的东西。
林湘的目光,瞬间就定格在了那个银手镯上。
她的脸色,在一瞬间,变得惨白。然后,又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
她像一头被激怒的母狮,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了过去。她没有跟任何人说话,直接从一脸愕然的婆婆怀里,一把将孩子抢了过来。
她抱着自己的儿子,转过身,看着刘桂芳,用一种冰冷到极点的,不容置疑的语气,一字一顿地说:“妈!你把手镯摘了!”
这一声,像一道惊雷,在安静的客厅里炸响。
全场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他们看着这个平时温和文静的女人,此刻像变了一个人。他们不明白,一个银手镯,怎么会让她当着所有宾客的面,跟自己的婆婆翻脸。
03
刘桂芳被儿媳妇这当众的一下,搞得又气又恼,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她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也扯着嗓子喊了起来:“我戴个手镯怎么了?林湘,你今天是要干什么?这手镯,是我专门去庙里给念念求的,是开了光的,保平安的!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周明远也赶紧过来打圆场。他拉了拉林湘的胳膊,压低声音说:“小湘,你别激动,有话好好说。这么多客人看着呢。妈也是一番好意。”
“好意?”林湘冷笑了一声,她根本不理会他们。她现在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怀里这个哭得快要抽搐过去的儿子身上。她紧紧地抱着孩子,想检查一下,他到底是哪里不舒服,为什么会哭得这么撕心裂肺。
![]()
她解开了包裹着孩子的襁褓的一角。就在她准备看看孩子是不是肚子不舒服的时候,她的目光,落在了孩子的小手臂上。
孩子的左手臂内侧,最娇嫩的那块皮肤上,赫然出现了一片刺眼的红疹。那片红疹,甚至有些地方的表皮,已经被磨破了,微微地渗出了一点血丝。
而那片红疹的形状,不是一片,也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清晰的,半圆形的弧线。
林湘的心,像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地攥住了。这个弧形,跟婆婆手腕上那个粗大的银手镯的弧度,一模一样!这根本不是什么过敏,这是被硬物长期摩擦,活生生硌出来的伤!
她的怒火,瞬间冲到了头顶。她举起孩子那只可怜的小手臂,展示给所有人看。她的声音因为愤怒而颤抖:“你们都看看!看看!这就是你那‘保平安’的手镯干的好事!孩子的皮肤有多嫩,你们知道吗?他才一个月大!经得起你这么一个又硬又重的东西,天天这么硌着吗?”
刘桂芳看到那片红疹,眼神也慌乱了一下。但她嘴上还在犟:“哪有那么娇贵!哭两声就好了。哪个孩子不是这么磕磕碰碰过来的……”
就在这时,闺蜜许静挤了过来。她作为儿科医生,职业本能让她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一副一次性的消毒手套,戴上,然后对林湘说:“我来看看。”
她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拨开孩子的衣服,不止看了手臂。她顺着手臂,还看了看孩子的腋下,脖颈。
她检查完,脸色变得非常严肃。她站起身,拉过林湘,在她耳边,用一种只有她们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快速地说了一句话。
林湘听完那句话,整个人,像是被冻住了一样。她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婆婆,眼神里,刚刚还熊熊燃烧的愤怒,瞬间就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恐惧和怀疑。
她又低下头,看了看怀里那个还在因为疼痛和惊吓而瑟瑟发抖的孩子。她的心,像被刀子割一样地疼。
她再也没有跟婆婆争吵一句。她立刻转过身,抱着孩子,用一种命令的,不容置疑的口气,对还愣在一旁的丈夫周明远说:“去医院!马上!”
04
满月宴不欢而散。周明远开着车,林湘抱着孩子坐在后座,许静坐在副驾驶。一路上,车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念念大概是哭累了,在林湘的怀里,一抽一抽地睡着了。
到了医院,许静直接带他们去了急诊。值班的儿科医生是个经验丰富的中年女医生。她和许静一起,给念念做了一次非常详细的全身检查。
检查结果,印证了林湘心中最坏的猜测,甚至比她想的还要严重。
![]()
孩子手臂上的那片红疹,被诊断为由长期物理摩擦导致的严重接触性皮炎。因为婴儿的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已经引发了轻微的细菌感染。
更让林湘心惊胆战的是,医生在给孩子做全身检查的时候,掀开他的裤腿,发现在孩子的大腿根内侧,还有两个脚踝的部位,也都有类似的,但是颜色更淡一些的,陈旧性的红印和脱皮现象。
那女医生看着这些旧伤,皱起了眉头。她对林湘和周明远说:“从这些旧的痕迹来看,孩子皮肤出现这种过敏或者不适的反应,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你们做家长的,怎么现在才发现?”
许静看着一脸茫然的周明远,和脸色惨白的林湘,叹了口气。她把他们拉到一边,私下里,终于把她在宴会上对林湘说的那句悄悄话,告诉了周明远。
“我刚才在宴会上就想说了,但是人太多。我觉得,念念他,根本不是被手镯硌的那么简单。”许静的表情非常严肃,“你看他当时哭得那个样子,根本不是普通的皮肤疼痛能引起的。那是一种极度烦躁和不适的表现。我怀疑……你妈手上的那个银手镯,本身就有问题。要么是它的金属成分有问题,要么是……它根本就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手镯。”
值班医生也走了过来,补充道:“许医生说得有道理。而且,你们看这张化验报告。”她把一张血液检查的单子递给他们,“孩子血液里有几项微量元素的指标,不太正常。虽然目前还没到中毒的程度,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我建议你们,最好把那个手镯拿去专业机构检测一下成分。还有,仔细回想一下,老人平时有没有用什么奇怪的药膏,或者偏方给孩子涂抹过。”
周明远一开始,还下意识地想替他母亲辩解几句:“我妈她能有什么坏心思,那手镯是她特地……”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医生严厉的眼神打断了。医生把那几张清晰地拍下了孩子身上伤痕的照片,摆在他面前。“周先生,这不是有没有坏心思的问题。这是科学!为人父母,要对孩子的生命健康负责。如果你们再继续用老一辈那些想当然的办法去带孩子,等孩子真的出了大问题,比如重金属中毒,或者更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病变,到那个时候,你们后悔都来不及!”
周明明看着那些照片,看着检验报告上那些他看不懂,但旁边画着危险的向上箭头的指标,他终于哑口无言。他第一次感觉到,母亲那句“我都是为你好”,是多么的苍白和可笑。
林湘从头到尾,都没有说一句话。她只是抱着孩子,坐在角落的椅子上。她的心里,那个可怕的,让她不寒而栗的怀疑,像一株有毒的藤蔓,正在疯狂地滋长,缠住了她的心脏。
05
从医院回来,家里已经没有一个客人了。刘桂芳一个人坐在沙发上,脸色很难看。看到他们回来,她站起身,想说什么,但看到林湘那张冰冷的,毫无表情的脸,她又把话咽了回去。
这个家,从此陷入了一场漫长的,令人窒息的冷战。
林湘以孩子需要静养为由,坚持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她把卧室的门反锁,不允许刘桂芳再靠近念念一步。刘桂芳自知理亏,也不敢硬闯。她只是在客厅里唉声叹气,时不时地跟下班回家的周明远抱怨,说儿媳妇“容不下她这个老婆子了”。
周明远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劝林湘,说妈已经知道错了。又劝他妈,说林湘也是心疼孩子。他的话,像是一团没有力量的棉花,打在两个女人坚硬的对立情绪上,激不起半点涟漪。他和林湘的关系,也因此降到了冰点。他们睡在同一张床上,却像是隔了一条银河。
![]()
林湘没有精力去吵,也没有心思去闹。她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找到证据,搞清楚真相。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地回忆这个月子里发生的所有细节。她想起来了,确实有那么几次,念念也在夜里莫名其妙地哭闹。身上也起过一些小小的红点。当时,刘桂芳都轻描淡写地说是“奶癣”,或者是南方的“胎毒”,很正常。
然后,刘桂芳就会从自己的房间里,拿出一个小小的,没有任何标签的白色塑料瓶,从里面挖出一些墨绿色的,散发着一股奇怪草药味的药膏,给孩子涂上。说也奇怪,每次涂完药膏,第二天,孩子身上的红点就真的消了,也不怎么哭了。
林湘当时虽然心里不赞成用这种来路不明的偏方,但看到孩子确实好转了,她也就没有再深究下去。现在想起来,这里面全是疑点!
她决定,必须找到那些药膏,拿去医院化验。
她趁着婆婆下楼去买菜的功夫,开始不动声色地,在家里寻找。她先是去了婆婆的房间,把床头柜,衣柜,所有可能藏东西的地方,都翻了一遍。然后,她又去了阳台,那个之前专门存放婴儿用品的柜子,她也里里外外地找了一遍。
什么都没有。
那些她印象中的白色塑料瓶,墨绿色的药膏,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它们从来没有在这个家里出现过一样。婆婆把所有的痕迹,都清理干净了。
林湘的心,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她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就在她失望地准备离开婆婆房间的时候,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了床头柜最下层,那个塞满了各种杂物的抽屉。
她蹲下身,拉开抽屉。在抽屉最里面的一个角落里,她看到了一张被折叠得方方正正的纸。她好奇地拿了出来,打开一看。
那是一张医院的化验单。上面的名字,是婆婆刘桂芳的。日期,是半年前。化验单上,打印着很多她看不懂的医学术语和数据。但在最下面医生手写的那一栏诊断结论里,几个龙飞凤舞,却依然清晰的字,像针一样,刺进了她的眼睛。
“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建议使用生物制剂治疗。”
林湘不懂什么是生物制剂,但她知道,“类风湿”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的疾病,非常痛苦。她立刻回到自己的房间,打开电脑,在网上搜索这个病。
她一条一条地看着搜索结果。当她查到,这种病的常用外用药中,有一种从国外进口的,含有“铅”和“汞”等重金属成分的强效止痛涂剂时,她的心跳开始加速。
她继续往下看,一个加粗的标题,让她浑身的血液,瞬间都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