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局胶着,乌军前线外籍人员占比飙升,无人机防线与核导弹威慑并行。泽连斯基坚称"不后退",而俄方指责乌方缺乏和谈诚意。当乌克兰血与土地持续流失,这场消耗战究竟要将国家引向何方?
近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几乎在同一时间发表了关于谈判的言论,但内容却截然相反。
佩斯科夫直言,现在谈重启谈判前景为时尚早,并强调是乌克兰“缺乏意愿”导致对话停摆。而泽连斯基这边,虽然嘴上说着“已准备好谈判”,但咬死不愿意放弃任何土地。
但现在的优势,明显不在乌克兰这边。
据俄媒透露,在战况激烈的康斯坦丁诺夫卡方向,被消灭的乌军和外国雇佣兵中,外籍人员的比例可能已高达60%!这说明乌克兰的人力资源正濒临枯竭。乌克兰的血,真的快要被抽干了。
![]()
面对兵源告急的绝境,乌克兰高层正在拼命寻找破局之法。于是,我们看到了战场上一些前所未有的景象。
乌克兰军队正在积极构建所谓的“无人机墙”,试图用无人机和远程操控的机器人平台,在5到20公里的纵深区域内建立起一道无人防线。
这些无人系统执行着从机枪部署、物资运输到伤员后送等多种任务,目的就是用技术和钢铁来弥补血肉之躯的不足。
然而,还是敌不过俄军,俄罗斯军队在坦克上焊上了层层叠叠的铁栅栏、铁丝网、木板甚至树枝,这些看似简陋的“多层防御系统”,却在实战中有效地抵御了无人机和某些弹药的攻击。
眼看着乌克兰即将倒下,欧洲又开始“输血”,最新消息,乌克兰武装部队已经收到了14套美国的“吸血鬼”反无人机系统,这些系统架设在装甲车上,火力不容小觑。
而据《防务快报》报道,萨博公司有意在乌克兰设立第二条JAS-39“鹰狮”战斗机的生产线!这意味着西方援助正从提供防御性武器、单件装备,转向帮助乌克兰建立自主的、可持续的先进攻击能力。
![]()
“鹰狮”战机以其能在简易跑道甚至公路上起降的优越性能,非常适合当前乌克兰机场屡遭打击的现状,其搭载的“渡鸦”雷达具备超过100公里的探测打击距离,一旦成规模入役,将显著改变乌军的空中态势。
但这都需要时间,而乌克兰现在除了缺少武器,就是缺少时间。
面对西方步步紧逼的军援升级和乌克兰的垂死挣扎,俄罗斯直接祭出一招狠的,宣布成功试射了“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
这款大杀器在测试中飞行了约15小时,航程达1.4万公里且尚未达到极限,更关键的是,它成功验证了规避反导系统的能力。
在北约刚刚结束大规模核演习的敏感时刻,俄罗斯释放这一消息,意图再明显不过,这是对西方阵营最赤裸裸的战略威慑。
它在明确告知美国和北约,任何常规武器上的优势,都可能被俄罗斯这种无法拦截的、具备核动力(甚至可能搭载核弹头)的巡航导弹所抵消。
特朗普忍不住抱怨,称俄罗斯此时试射“海燕”不合适。但谁让他先用“战斧”导弹来威胁俄罗斯呢?
![]()
与此同时,俄罗斯在常规战场上的武器革新同样致命。根据美国防务观察的报道,俄军近期开始在乌克兰部署一种名为UMPK-PD的新型喷气动力滑翔炸弹。
这款炸弹通过在传统滑翔炸弹上加装小型涡喷发动机,将打击范围从40-80公里猛增到150-200公里,并由苏-34战斗轰炸机携带。
其FAB-500T弹头的爆炸威力堪比小型战术导弹,成本却远低于巡航导弹。这款武器已经用于攻击哈尔科夫、苏梅等后方城市,这意味着乌克兰此前相对安全的大后方,如今也已门户洞开。
有美媒分析指出,这款炸弹已经“改变了战场规则”。
通过直白的“秀肌肉”,俄罗斯也是在逼美国做出最后的选择。
综合来看,俄乌冲突已经走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十字路口。前线是兵源枯竭、外籍兵团充数的消耗战;战术层面是无人机与“土法”防御的生死博弈;后台是西方体系化军援与俄罗斯战略性核威慑的激烈对撞。
![]()
这场冲突的走势,决战态势必将加剧,红军城的半包围与俄军新式武器的应用就是明证。泽连斯基即便再嘴硬,等红军城彻底被俄军拿下,乌克兰就真的毫无谈判余地了。
也难怪前线乌军绝望的说,乌克兰最大的敌人不是俄罗斯,而是泽连斯基。战争三年多,最大的代价,早已由那片土地和其上的人民承担。
如果战争继续,那么乌克兰恐怕真的要为欧洲流尽最后一滴血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