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安庆市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为驱动,全力破解依法行政、社会治理中难点痛点问题,法治建设呈现亮点频出、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良法善治,筑牢法治之基。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机制,建立基层立法实践点100个、政府决策基层联系点20个,开通“立法意见二维码”征集渠道,实现群众意见建议“扫码直达、一键提交”。宿松县人大常委会获批“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定政府立法协商论证咨询办法、立法协商工作规则等机制文件,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在立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高质量完成长江江豚保护条例、黄梅戏保护传承条例、“无废城市”建设条例等一批立法项目,截至目前,全市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16件、政府规章5件。建立立法全链条评估模式,定期公布立法、行政规范性文件及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开展法规规章立法后评估2次,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62次、废止和宣布失效878件,有力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依法行政,提升治理之效。实施政府系统依法行政能力提升行动,深化“全省一单”权责清单制度,市级政府权责清单3550项、市级公共服务清单1532项、市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保留事项87项、规范事项29项。开展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试点工作,153个乡镇(街道)、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合法性审查机构、人员、清单有效覆盖,开展合法性审查5710件次,提出法律意见1.2万余条,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率、政府法律顾问覆盖率等指标均达100%。市县二级府院、府检联动机制实现全覆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持续保持100%、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63.22%。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225个,其中“六尺巷农民工维权驿站”等2个项目获评省“法治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
执法改革,打造营商之优。整合执法资源,撤并执法队伍56支,实现7个执法领域外无其他行政执法队伍目标。全市153个乡镇(街道)统一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推动70%以上执法力量下沉一线,构建上下联动、运转高效、覆盖全面的行政执法体系。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评查行政执法案卷5761份,实施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制度,公议案件6478件,提出建议7000余条。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制定实施方案及配套指引,将22个部门的350项检查事项整合为51个联合检查场景,开展联合检查1346次,减少入企检查4037次。全面推行轻微违法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制度,17个执法部门对387项轻微违法行为予以免罚。建立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制度,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5662份、免罚7300件。
六尺巷里,弘扬和谐之风。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挖六尺巷“和为贵”文化底蕴,打造“六尺巷工作法”,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项目。成立全省首家地市级调解学院“安庆六尺巷调解学院”,打造以“六尺巷工作法”为核心的集教学培训、理论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调解平台。设立行政复议“六尺巷调解室”和“交通运输行政争议调解室”,构建“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治理”行政争议闭环机制,超25%以上的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10个县(市、区)均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153个乡级综治中心、1555个村级综治中心投入运行,建立“六尺巷”特色调解室760个,创新“仲裁+调解”“律师+调解”“公证+调解”等模式,调解成功率达99.8%。
阳光政务,践行为民之本。健全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创新出台行政机关自行纠错、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纠错案件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制度。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市级发布政策解读945个,召开重要政策发布会425场。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10万个政务服务事项同层级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99.9%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申请,165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材料“免提交”。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上线“一件事”50个,办件量超6万件,办理耗时减少67%,环节减少78.3%,材料精简58.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