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2025年是《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收官之年。对于企业而言,抓实工伤预防、参加工伤保险,是稳定发展的“安全阀”和“减压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构建完善的工伤预防与保障体系,是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和“助推剂”。
汽车、建筑、文旅行业如何做好工伤预防? 10月28日-29日,记者到成都市龙泉驿区的相关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
汽车产业:靶向预防守护制造工人安全
![]()
记者了解到,作为龙泉驿区汽车制造这一主导产业的标杆企业,一汽丰田在工伤预防五年计划周期内,实施了一系列精准化、创新性的预防工作。
在企业生产车间内,针对机械伤害、噪声等汽车制造业常见隐患,建立了系统性的“靶向预防”体系,其覆盖安全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相关方、安全三同时、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各项安全重点工作。
“良好的安全口碑,已成为企业供应链准入或赢得客户订单的一张‘隐形名片’。”一汽丰田相关负责人表示。持续投入工伤预防、打造安全环境,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事故成本,也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为将工伤预防工作做实做深,龙泉驿区人社局今年聚焦机制创新,其中“传帮带”成为关键一环。其核心是推动形成“以大带小、以强促弱”的行业安全生态。标杆企业一汽丰田率先垂范,不仅开放其先进的安全道场与岗前培训基地,更将自身在“工程技术、管理体系、人员意识”三大层面构建的“三防”体系,向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精准赋能,提升全区汽车制造行业的工伤预防整体水平。
建筑行业:“可视化课堂”打破传统说教
在龙泉驿区红岭佳苑建筑工地,传统的安全规章条文转变为建筑工人上下班动线上的一道道警示“连环画”。这是龙泉驿区打造的首个“建筑行业工伤预防可视化课堂”。
![]()
“这些画有意思,一看就明白!”一位工友在休息间隙,驻足观看墙面上的安全警示连环画。
针对建筑行业工人流动性大、传统培训效果有限的问题,龙泉驿区选择以“可视化”作为突破口,将说教式的安全规范转化为直观的视觉语言,画面融合龙泉驿区工伤预防IP“桃嘟嘟”,让安全警示更灵动、更具辨识度,解决了工伤预防“入眼入耳”却难“入心入脑”的痛点。
今年,龙泉驿区深入建筑工地开展工伤实地排查、专项培训、应急演练等多形式工伤预防工作,不断深化建筑行业标准建设,完善建筑行业岗位培训体系、事故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建筑行业工伤预防“通用要求”到“精准赋能”的深化转型。
文旅行业:“茶话会”里的参保扩面新探索
![]()
29日上午,工伤保险参保扩面“茶话会”举行。“健全工伤保险体系,参保扩面是基石所在。”龙泉驿区人社局相关人员表示,“我们必须将专项扩面作为关键抓手,全力破除参保‘盲区’与‘堵点’,最终实现工伤保险‘应保尽保’的刚性目标,为更广大职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酒店、民宿等行业是超龄就业人员较为集中的领域,也成为政策宣导的关键阵地。一位刚为员工办好参保手续的企业代表分享了她的感悟:“上月参加了区里的工伤保险政策培训,我马上为符合条件的超龄员工办理了参保。每月只需投入很小一笔钱,就能为企业规避未来可能发生的巨额赔偿风险,这笔账非常划算。在酒店行业几十年,我见过太多因工伤引发的纠纷。给员工参保,就是花小钱、解大忧,买的是一份安心,也是一份稳稳的幸福。”
对于正处于发展快车道的龙泉驿文旅产业而言,工伤保险不仅仅是事后补偿,更是事前的风险统筹与稳定的发展预期。它让民宿、酒店等经营主体能够以可控的成本抵御潜在的工伤风险,避免因偶发事故陷入经营困境,为优化营商环境以及行业高质量稳健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截至目前,龙泉驿区工伤预防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全区工伤事故发生率下降0.27%,企业工伤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职工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全区工伤保险运行质量核心指标持续优化。下一步,龙泉驿区将继续深化“三融三防”体系建设,为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