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盛世之下恐怖预言:虽严防死守,清朝还是一步步陷入“中叶陷阱”

0
分享至



清人的本朝中叶感

在对政治周期的观念共识背景下,“中叶”成为清人脑海中一个基本的政治局势概念。虽然中叶可以复兴,但它毕竟首先意味着陵替,特别是明代中叶的镜鉴在前。清人期望可以摆脱王朝中叶的魔咒。乾隆时,国势稳定已久,时人便不免将其与中叶相较。平定准噶尔时,刘墉便以胜于中叶的英武气象来称颂这一伟绩:

夫承平日久,将相恬嬉,徒闻练卒之勤,不试杀敌之事,遇有征行,常虞蹉跌,此前代中叶以后所由弱也。今者调发劲旅自东徂西,远历山川,深探窟穴。大帅以下,或阀阅世臣,生长华,未习劳郄,俾得置身朔漠之区,经心军旅之务;下逮行伍之士,振厉而往,鼓舞而归,忘于役之忧,识从军之乐,以视终老牖下不逢旗鼓者,勇怯强弱之形,岂可同日语哉!

他由此认为君王神圣、国运永昌:“臣愚于此知我国家景福无疆、天心纯佑,亿万年有道之基于兹益固,而我皇上神圣文武、迈迹羲轩、中外一家、同申颂祷。”

帝王尤为关注胜朝殷鉴。乾隆四十三年(1778),皇帝诣盛京谒祖陵后,谕旨以明代中叶教训警省子孙:

即如胜国,洪武草昧初开,未尝不得之艰苦,而中叶以后罔念厥祖……数君惟知蒙业而安,于国是懵然罔觉,虽未及身而丧,不数传而驯致灭亡。使有能奋然振兴,追念洪武之旧图, 励精求治,未必不可挽回于末造,而宴安耽毒,终于不可救药, 自覆厥宗。殷鉴甚近,尤足为炯戒耳。

返本追始,从祖宗典型中吸取力量并兢惕自身,是皇帝能够想到的克服中叶颓态的良方,因此他决定每三年派皇子二三人恭谒祖陵。

这一期望延伸到嘉道时期,二帝有居于中叶的定位、守成的惶恐,也有中兴的憧憬。

嘉庆九年三月,嘉庆帝谒明长陵。谕内阁,以明史自警而感慨“守成不易”:“益钦圣德之高深,弥凛守成之不易。殷鉴不远,天命靡常,惟日孜孜,犹恐有失。勤政实为君之大本,怠荒实亡国之病源,可不慎其几与!”他认为明代中叶的主要问题在于君王不勤政:“夫明代诸君,洪武、永乐皆大有为之主。中叶以后,荒淫失德者鲜,亦无暴虐放恣诸敝□大,然其大病,则在于不勤政、耽宴安。”嘉庆帝还详为阐发了由“不勤”而“天罚民背”的逻辑:“夫不勤则上不敬天、下不爱民。人君为天之子,不敬则不孝,不孝之子,天必降罚。人君为民之父,不爱则不慈,不慈之父,民必背之。天罚民背,国事尚有为乎?”内廷的宦官问题由此而来,外廷则壅蔽不通:“前明亡于宦官,固不待言。然深信宦官之故,亦由于怠惰偷安、不亲朝政,使此辈乘机弄权。而外廷臣工,君门万里,抱忠者徒上弹章,壬者竞图富贵。上下不交,遂成倾否不可救药矣。”明亡于是,而一切归结于中叶之君心:“呜呼!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神宗之怠惰、天启之愚。虽系流贼作乱,而亡于宦寺之蒙蔽。蒙蔽之来,总由于君心不正。”以勤政无逸为守成之要:“敬怠之几,系于治乱;勤惰之别,验于安危。兹谒明陵,思及明亡之由,由于君心之怠忽,以致群小乘机,内外蒙蔽,遂沦于败。予敬守慈训,曷敢稍忽,万几之繁,宵旰治理,庶几常承天眷,永保天命,以巩固我大清亿万年丕丕基。时以怠忽之戒为戒,勤敬之心为心,则政无阙失,民隐上达,予深信此理之不爽。书之自警,永绥我皇祚,可期郅隆之世、无疆之庥,敢不勉诸!”与前揭《崇祯帝陵碑》结合来看,可见对明中叶的政治教训的判断和提防可谓清室一以贯之的认识。

嘉庆十八年林清之变后,作为一系列的应变举措之一,嘉庆帝御制并颁发《致变之源说》《原教》《行实政论》三份文件。后两者都谈及中叶的积弊问题。《原教》坦承:“朕遇斯时,大不幸也”,本朝“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物价腾贵,游手之民,不遑谋食。加之以官多疲玩,兵尽怠慵,文不能办事,武不能操戈,顽钝无耻,名节有亏”,“中外已成痼疾,自不知教,焉能教民?而邪教从此而起矣”。《行实政论》自责:“如此逆谋已三年之久,朕竟不能知, 实深惭愧,实切痛心。”他批评中叶风气酿成大祸:“总由泄沓成风,苟且从事,悠忽度日,怠玩居心,视国事漠不相关,积陋习牢不可破。”

嘉庆帝希望从君主修德做起,自上而下,养之教之以正风俗:“实朕德之不修,教之不正。君不正,臣亦多偏,无怪乎邪教接踵而起,皆朕不正群臣之咎,而内外臣工亦各有不能正己之处,焉能去邪黜伪乎?……诚能实心治民,先养后教,庶民具有良心,断无不改悔之理。”嘉庆帝认为,做到这些的前提是“以实心行实政”,故其自责“总因予之德薄才疏,心存姑息,水懦民玩”,要求振刷吏治以应对中叶积习:

欲起废策颓,非共奋精神,大加振作,不可问矣。内外臣工勿慕虚荣而贻实祸,勿保一时之爵禄而遗万古之臭名,尽心致敬,实政力行,激天下忠良之气,挽向来玩愒之风。勿以习俗为不足忧,勿以廉耻为不足惜。民风之淳簿,轨物之废兴,实关系于吏治之勤惰也。礼教既弛于平日,人心久溺于非几,忠孝廉节,斥为腐谈,诈伪刁顽,习为秘计。修礼明教,秉正抑邪,此实今日刻不可缓之急务也。

嘉庆帝尤寄望于八旗上下“佐朕中兴之治,俱为盛世之忠良。补今时之重咎,垂奕代之勋名”。

喜不抵忧,中叶积弊的困顿感日益成形。道光八年(1828),皇帝命绘平定回疆剿擒逆裔功臣四十人像于紫光阁。御制序以中叶衰弱自警:“历观史册,凡开创之初,无不兵强将勇;中叶以后,享承平而尚安逸,率以偃武为辞,不加练习。设遇不逞之徒,将何以御之?渐形衰弱,职此之由也。”

在由中叶而中兴的政治逻辑中,对守成君主,即以中兴为期。咸丰帝便赞颂乃父“中兴”为大:

微特汉之本始、唐之大中、明之宣德,不足以媲媺万一。即车攻吉日,作为诗歌,号曰“中兴”,方兹蔑矣。继自今世,世万子孙,丕显丕承,视此方策。非天下之至圣,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斯,其孰能与于斯?

但是,清初以降对明朝教训的反思以及诸帝对中叶的警惕之心与预防之策,并不能阻挡清朝中叶积弊局势的到来。从嘉庆、道光二帝的自警中已可读出本朝的中叶感,其时士林亦已有对身处中叶/中世的共识。盛世与中兴之间,是王朝的中叶。在“民力物力之盛衰,人材风俗进退消息之本末”中,洪亮吉、龚自珍、魏源和同时代的有识者们穷形尽相地勾勒了中叶的衰靡气象,分析与批评其成因,并对其进行更深刻的思想总结和规律认识,深化了对政治积弊与中叶这一政治阶段的关联的认识。

第一个严正发出中叶警报的是洪亮吉,他认为士风吏治在乾隆中叶就已经变化了:

往吾未成童,侍大父及父时,见里中有为守令者,戚友慰勉之,必代为之虑曰:此缺繁,此缺简,此缺号不易治。未闻及其他也。及弱冠之后,未入仕之前,二三十年之中,风俗趋向顿改,见里中有为守令者,戚友慰勉之,亦必代为虑曰:此缺出息若干,此缺应酬若干,此缺一岁之可入己者若干。而所谓民生吏治者,不复挂之齿颊矣。

洪亮吉“弱冠”之年,即乾隆三十年,可见乾隆中叶的转折。

“乾隆中叶”指向权臣和珅误国。洪亮吉看到前代诤臣杨继盛的名印,“却忆明中叶,权奸盗国章。几人关气运,此石阅沧桑”。“权奸”似即影射和珅。“关气运”的,有奸臣,也有忠臣。杨继盛成为明中叶忠臣抗争的象征符号,亦为本朝中叶振奋的寄托,对前朝中叶忠臣烈士的怀念于焉彰显。后来,翁心存拜祠时也有诗感慨:“有明当中叶,王道方陵迟。将相互勾结,中外皆恬嬉。维公奋忠义, 拜疏两击之。”可见,清人对杨继盛的崇拜延至清末。

“自乾隆五十五年以后,八年之中,权私蒙蔽,事之不得其平者,又不知凡几矣。”“至于利弊之不讲,又非一日。”嘉道两朝,中叶颓象已尽然显现。黄爵滋认为,两位守文的君主无悖祖宗、皆能仁政:

我朝圣圣相承,二百年来,典章至为周密,法令至为详备。我仁宗睿皇帝,训谕百官,时时以因循为戒,故化泽之敷布益广,元气之培植益深。皇上出理万几,入懔彝训,宵旰忧劳,未尝稍息。比者京畿内外,望泽孔殷,皇上一念诚感,甘澍立沛,民气遂苏,百谷用成,虽尧舜之用心,无以加此。

但中叶颓势还是形成了:

惟是天下至大、民生至众,皇上以整顿之权托之大吏,大吏以整顿之事督之群有司。今论者有曰:邪教可虑也,会匪可忧也,灾黎可悯也,岁荒可惧也,兵弁多无用也,海洋多莫测也,外之鲜爱民之官,而内之鲜敬事之吏也。

处此颓势之中,人们的感受是“世运衰微,民遭潦倒”,大吏的努力也在此世运中扭曲:“虽有何制军及藩道力除积弊,似言行背谬,终无实在。”种种积弊情形,只能归之于“运”与“数”:“苟得一官,皆图利而不图名,要财而不要命,其实皆子民膏血,国家厄运也。安知非天降之灾,生民涂炭,非天数,即人也。”

现实的中叶颓象,强化了中叶就是中衰之世的经学理路。“至汤仅以七十里起,则国尝中微”,魏源虽偏好今文经学,但于此则肯定毛《传》“中叶削弱”的解释,否定郑《笺》:

相土何以东迁商邱?《笺》言其入为王官,出长侯国,殆因此改封畿内。然《诗》言“昔在中叶,有震且业”,毛《传》训业为危,正谓中叶削弱之事。

即便是对汉代的长期兴盛,洪亮吉也不无伤感与遗憾:“汉家中叶庆连绵,元狩元封国祚延。天上岁星来执戟,如何天子不长年。”

清人反观政治史,基于历代政治的教训而比较异同,总结规律, 思考本朝中叶的机理与成因。嘉庆三年(1798),洪亮吉文中言,自汉至明的民间宗教起事,“皆起于中叶以后,政治略弛之时”。中叶之政“弛”,华而不实:“汉唐宋中叶诸盛辟,得其一事,无不加尊号,膺玉册,铺张鸿名,增益盛算。”称颂而寓希望:“皇上独一切勿事,惟民生治术为兢兢,盖于于焉,翼翼焉,又将超其识于八代之上,藐然而继五位三纪之盛轨也。”魏源也从历史规律总结中叶衰颓不振的景象,如前文,于此复述:

尝观周、汉、唐、宋、金、元、明之中叶矣,瞻其阙,夫岂无悬令?询其廷,夫岂无充位?人见其令雷行于九服,而不知其令未出阶闼也;人见其材云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于灌莽也。无一政能申军法,则佚民玩;无一材堪充军吏,则敖民狂;无一事非耗军实,则四民皆荒。佚民玩则画棰不能令一羊,敖民狂则蛰雷不能破一墙,四民皆荒。然且今日揖于堂,明日觞于隍,后日胠于藏,以节制轻桓、文,以富强归管、商,以火烈金肃议成汤,奚必更问其胜负于疆场矣。

明朝中衰的切近教训再度受到格外的重视与总结。“徒见明中叶气运不振,以为衰世无足留意”,已是“俗士耳食”的普遍认知。尽管龚自珍要为江左渊雅一辩,只是他也同样认为:“明自中叶以还,洎乎孱亡,华质凋丧,蛙吠庙堂,螉及四方,纤儿仄竖,争相怒颃”,“有明中叶,嘉靖及万历之世,朝政不纲”,乃“倥偬拮据,朝野骚然之世”。

在“通三统”的启发下,将元、明、清三朝贯通观照,看其共通的要素,是以魏源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启的中叶认知新理路。“以三代之盛,而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是以《论语》‘监二代’,荀卿‘法后王’,而王者必敬前代二王之后,岂非以法制因革损益,固前事之师哉!”在此思想格局中,魏源尤为重视总结明代教训:“我朝之胜国曰明代,凡中外官制、律例、赋额、兵额,大都因明制而损益之,故其流极、变迁、得失、切劘之故,莫近于明。”他从明代祖宗制度分析其中叶之困:“治有余之证,易于治不足之证,明中叶以前之证,其尚有余乎?有下而无上,厥象水;有上而无下,厥象火;明中叶以后之证,其犹水欤?”魏源又作《元史新编》,以“开国”“世祖”“中叶”“元末”分期,将清中叶的困境投注在元代政治与历史分期中:元亡于用人“不公则肝胆楚越”,并非初年如此,“惟是中叶以后,台省官长,多其国人”。元兵制盛衰,既如商之成汤“中叶以后,吞金平宋,一统中外,为从来所未有”,复于得天下后遭遇中叶废弛:“及中叶以后,增设怯薛日多,皆纨绔子弟,觊希恩泽,岁赐钞帛,以亿万计,非复太祖旧制矣。”“中叶以后,承平日久,解纽弛防,将骄卒惰,加以中朝抚驭失宜,藩镇哄于北,流贼炽于南,天下势遂不可为,岂祖制之不善哉。”由此,他希望“综其大概”,“一代武备得失之林,可为殷鉴也”。

魏源批评中叶表现于人祸的典型是“鄙夫”:“历代亡天下之患有七:暴君、强藩、女主、外戚、宦寺、权奸、鄙夫也。暴君无论矣,强藩、女主、外戚、宦寺、奸相,皆必乘乱世暗君而始得肆其毒,人人得而知之,人人得而攻之。惟鄙夫则不然。”“鄙夫之害治也,犹乡愿之害德也”,“以宴安耽毒为培元气,以养痈贻患为守旧章,以缄默固宠为保明哲,人主被其熏陶渐摩,亦潜化于痿痹不仁而莫之觉。岂知久之又久,无职不旷,无事不蛊,其害且在强藩、女祸、外戚、宦寺、权奸之上;其人则方托老成文学,光辅升平,攻之无可攻,刺之无可刺,使天下阴受其害而己不与其责焉。”

龚自珍将中叶显形的“鄙夫”现象归因于开国君主英武专制,而守文之君难以为继:

霸天下之孙,中叶之主,其力弱,其志文,其聪明下,其财少,未尝不周求礼义廉耻之士,厚其貌,妪其言,则或求之而应,则或求之而不应,则必视祖之号令以差。

昔者霸天下之氏,称祖之庙,其力强,其志武,其聪明上,其财多,未尝不仇天下之士,去人之廉,以快号令,去人之耻,以嵩高其身;一人为刚,万夫为柔,以大便其有力强武;而胤孙乃不可长,乃诽,乃怨,乃责问,其臣乃辱。

霸道暴戾的政治不能养士,摧折气节,而与士气同归就暮:

荣之亢,辱之始也;辨之亢,诽之始也;使之便,任法之便,责问之始也。气者,耻之外也;耻者,气之内也。温而文,王者之言也;惕而让,王者之行也;言文而行让,王者之所以养人气也。籀其府焉,徘徊其钟簴焉,大都积百年之力,以震荡摧锄天下之廉耻;既殄、既狝、既夷,顾乃席虎视之余荫,一旦责有气于臣,不亦暮乎 !

如何应对中叶困局而图求中兴,是一代士人的共同究心。与洪亮吉等人直写中叶之困不同,姚椿倒过来着笔,论“治世中兴”之难而寄望于“保世滋大”,“中兴者,有乱世之中兴,有治世之中兴”。所谓“乱世之中兴”,即“继乱世”能“扫除而作新之”,“其道因而兼创,有若夏之少康、周之宣王、汉之光武”;“治世之中兴”,即“继治世”能“怠则整齐而严肃之,猛则休养而生息之”,“其道亦因而兼创,有若商之太甲、周之成王、汉之昭帝”。他意在论说的, 当然是后者:“人知继乱世之难,而不知继治世之难为尤甚焉者也。”汉昭帝、唐宪宗、唐武宗、宋仁宗、宋孝宗、明孝宗,虽功烈或“不克终”,或“未有丰功伟业可以大过人者”,但都足称继治世而中兴:“夫所谓中兴者,非功名武勇之为难,而保世滋大之为贵。”

对于中叶成因的规律,黄爵滋认为名实不副的因循废弛是主要表现,前文有述,此间再录:

开创之初,罔不振作,由振作而周详。承平既久,渐即因循而废弛,驯至官府皆同传舍,诰诫总属具文,而吏治不可问矣,人心不可知矣。夫圣道法天,天心爱民,天有四时,圣有四德,气感于虚,事征于实,有名无实者,天下之大患也。

这是治理层面的形而下总结,魏源依循盛极而衰的周期律哲学,从盈虚消息思考乱机之萌:

荒者乱之萌也,乱不生于乱而生于太康之时。去草昧愈远,人心愈溺,其朝野上下莫不玩细娱而苟近安,安其危而利其菑。

这正是由盛转衰的中叶时刻,安乐庸颓看似在臻于“泰之极”,实已气数和人事并转于“否”来:

霜未冰,月几望,气数与人事合并,沉溺而不可救,奈之何哉!

本文经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世纪文景 授权,文摘自 孙明 著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巴拿马官员:中企承建的运河第四大桥让巴拿马人倍感自豪

巴拿马官员:中企承建的运河第四大桥让巴拿马人倍感自豪

新华社
2025-11-02 14:38:18
年薪4600万,场均仅18+8!NBA伪巨头伤停,3.5亿超级顶薪没戏了

年薪4600万,场均仅18+8!NBA伪巨头伤停,3.5亿超级顶薪没戏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02 16:58:56
冲全运会第三金!全红婵时隔183天参赛:联手师姐对决陈芋汐

冲全运会第三金!全红婵时隔183天参赛:联手师姐对决陈芋汐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02 09:31:03
特务头子谷正文晚年忏悔:吴石那份供词,我看了一辈子没看懂!

特务头子谷正文晚年忏悔:吴石那份供词,我看了一辈子没看懂!

老呶侃史
2025-11-02 07:02:14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话,那对乌克兰而言真的是一个不幸的事件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话,那对乌克兰而言真的是一个不幸的事件

每日一见
2025-11-02 18:09:46
姥姥卧床八年,我妈只伺候三天,她去世后舅舅说:咱们把家分了吧

姥姥卧床八年,我妈只伺候三天,她去世后舅舅说:咱们把家分了吧

媛来这样
2025-11-01 00:06:09
曹操墓前堆成山的布洛芬,是这届年轻人最野的"历史梗"

曹操墓前堆成山的布洛芬,是这届年轻人最野的"历史梗"

小豫讲故事
2025-10-27 11:50:08
72岁熊宇,认罪悔罪

72岁熊宇,认罪悔罪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2:11:15
与周迅离婚4年,那个独自跑去美国的前夫高圣远,如今怎么样了?

与周迅离婚4年,那个独自跑去美国的前夫高圣远,如今怎么样了?

暖心萌阿菇凉
2025-10-31 23:42:45
全球围猎“唐僧肉”:陈志的千亿资产,正被各国瓜分

全球围猎“唐僧肉”:陈志的千亿资产,正被各国瓜分

默可
2025-11-02 13:38:25
保姆的儿子考上复旦后就冷着脸,我给她结钱:您可以回去享福了

保姆的儿子考上复旦后就冷着脸,我给她结钱:您可以回去享福了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0-25 08:23:51
中美达成共识后,特朗普又变卦下架大批中国货,不准中方违约

中美达成共识后,特朗普又变卦下架大批中国货,不准中方违约

阿校谈史
2025-11-02 18:38:19
海外网友热议TES止步4强:Kanavi头等战犯!TES只有JKL和369是人

海外网友热议TES止步4强:Kanavi头等战犯!TES只有JKL和369是人

贝塔看比赛
2025-11-02 18:22:14
2025年,延迟发工资最严重的一年。

2025年,延迟发工资最严重的一年。

爱吃糖的猫cat
2025-11-02 19:21:22
好消息!菲律宾宣布:11月1日起,恢复中国公民电子签证服务!

好消息!菲律宾宣布:11月1日起,恢复中国公民电子签证服务!

王爷说图表
2025-11-01 22:38:46
曝南大博士东思嘉自杀身亡,年仅33岁,长得漂亮,多次获奖学金

曝南大博士东思嘉自杀身亡,年仅33岁,长得漂亮,多次获奖学金

热点菌本君
2025-08-27 00:02:04
遭切尔西5连杀后热刺内讧!2将拒绝与主帅握手 甩手抱怨+径直离场

遭切尔西5连杀后热刺内讧!2将拒绝与主帅握手 甩手抱怨+径直离场

我爱英超
2025-11-02 04:42:24
奇谋妙计五福星已过42年,冯淬帆离世,已有12位演员不在了

奇谋妙计五福星已过42年,冯淬帆离世,已有12位演员不在了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12:23:22
《沉默的荣耀》最聪明的人不是吴石、谷正文,而是被小看的周至柔

《沉默的荣耀》最聪明的人不是吴石、谷正文,而是被小看的周至柔

宇林网络
2025-10-08 16:00:03
1965年,李鹏总理和儿子李小鹏、李小勇合影,那年37岁,气质不凡

1965年,李鹏总理和儿子李小鹏、李小勇合影,那年37岁,气质不凡

普览
2025-10-31 16:46:57
2025-11-02 20:39:00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7761文章数 121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原价百万1针的CAR-T有望纳入创新药目录

头条要闻

原价百万1针的CAR-T有望纳入创新药目录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亲子
游戏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亲子要闻

推荐山药蒸肉丸,适合孩子吃的长高菜!

LPL战队再减少?知情人爆料:RNG和FPX可能退出,U队和L队也想撤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