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翻看了一下“英山论坛”,看到了一条消息,努力学习了半天:
2025年9月23日下午3时20分,某乡村秸秆禁烧巡查组在某村开展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处农田正在冒着浓烟。
巡查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发现村民王某某正在露天焚烧水稻秸秆,焚烧面积约4平方米。
![]()
工作人员当即联合村两委制止了焚烧行为,组织人员扑灭火源,并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
同时,对王某某进行了批评教育,详细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及焚烧秸秆的环境危害。
10月下旬,根据相关对王某某作出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虽然罚款金额不算高,但这体现了我们对秸秆焚烧零容忍的态度,哪怕是小烟点也要依法处置。”
干净的沙发上,坐着一位阿姨和一位叔叔。
![]()
我不认识他们,但看起来很熟悉。这,不就是我们的父母吗?土生土长的英山人,勤劳的英山农民,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上一辈。
他们认罚。
他们尊重管理规则。
他们知道钱很不好挣。
但在此之前,他们可能不知道禁止焚烧秸秆的相关管理要求。
一
这,我突然想起了三十年前的秋天。
那时候,我们最盼望的就是收割季节。田野里,稻谷收割完后,大人们会点燃一堆堆秸秆,整个田野笼罩在淡淡的烟霾中,夕阳透过烟雾,把天空染成橙红色。
我们这些孩子,会在田埂上用石头搭起小灶,偷几个红薯来烤。最老练的是三哥,他能用三块石头搭出一个完美的灶台,下面放秸秆,中间搁红薯,点火后不过一刻钟,香味就飘出来了。
有时候,我们还会跟着大人一起“烧火粪”。大人把秸秆、杂草和泥土层层堆叠,从下面点燃,让它们缓慢燃烧几天几夜,变成肥料。
烧完火粪,大人会在余烬里埋几个红薯,我们放学回家,红薯正好熟透。扒开热乎乎的灰烬,拿出烤得焦黑的红薯,剥开皮,金黄色的瓤冒着热气,好甜。
小时候的秋天,空气里总是弥漫着烟味和丰收的喜悦。大人们忙碌着,孩子们嬉戏着。
那时,谁也不会想到,有朝日子,长辈传下来的这种农耕方式会成为违法行为。
二
英山县这起案件中,王某某最终被罚款500元。处理此案的执法人员表示:“虽然罚款金额不算高,但这体现了我们对秸秆焚烧‘零容忍’的态度。”
从法律角度看,这起处罚无可厚非。《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王某某确实违法了。
而且,整个处理过程规范。巡查发现、制止灭火、固定证据、案件移送、立案调查、告知权利、最终处罚。执法部门遵循了法定程序,甚至还给了当事人陈述申辩的机会。
挺好的。
有法理,也有人性化。
不过,我们有一点担心:这件事后,当执法人员离开后,王某某和众多像他一样的农民面对满田的秸秆,该怎么办?
农村老龄化严重,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守着田地。秸秆还田需要机械,打包离田需要人力,这些都是老人们力所不及的。
“我们知道污染环境,但能怎么办?”一位村里的叔叔曾经问我。问题悬在半空,没有人能给出让他信服的答案。
三
就在英山县依法处理秸秆焚烧的同时,河南周口太康芝麻洼乡却挂出了这样的条幅:“秸秆浑身都是宝,谁烧谁家老婆跑”。
此事引发舆论关注,这种“接地气”的标语,暴露的是基层治理的简单粗暴和不尊重。
![]()
我们不禁想问:这些标语的制定者,是否真正思考过农民的困境?还是只图上级检查时“有措施”“有氛围”?
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歧视性标语和威胁之上,不仅无效,更会激化矛盾。
而在多年前,本地某镇在查处一起焚烧秸秆的案例后,发布通告,写道“(此事)震慑了当地村民……”
农民是我们的父母,农民不是敌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是故意要违法,而是面对现实困境找不到出路,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
他们需要讲述,需要陪伴,需要帮助。
四
环境保护与传统农耕方式的冲突,是当代中国农村转型的一个缩影。
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大规模的秸秆焚烧确实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每到秋冬季节,部分地区因秸秆焚烧导致雾霾锁城,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这是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
另一方面,简单的“一刀切”禁令又常常遭遇执行难。农民缺乏可行的替代方案,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不足,补贴政策不到位,导致禁令难以落实。
这就需要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更要帮助农民找到出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利用,培育秸秆利用产业...这些工作远比挂条幅、开罚单复杂,但却是治本之策。
五
三十年前,我们在烧火粪的余烬里扒出烤红薯,吃得满手满脸都是黑的。那时的我们不会想到,有一天这样的场景会消失。更不会想到,它的消失会以这样一种矛盾重重的方式。
环境保护是必要的,但好的初衷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尊重人性的执行。农村不是城市的包袱,农民不是环境的破坏者。
只有理解他们的处境,给予实实在在的出路,秸秆禁烧才能真正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这个问题,远不是开几张罚单、挂几条横幅所能解决的。
昨晚六点,路过城区周边某村,路边一位阿姨正在烧火粪,火光照亮了她的脸。
透过车窗,我看到了她的白发,看到了她的皱纹,看到了陈旧的衣服,看到了她满脸的疲惫。
同时,我也看到了她的行动里呈现出的希望,那是将孩子养育成人后,自己在能行动的时候,依旧努力向上、积极生活的状态。
可是,我突然有点害怕,替她担心:万一一缕青烟,招来了工作人员呢?万一阿姨被罚款呢?
真的有人会因为500块钱而想不开。
因为,这是真正的农民。
因为,我们都是农民的孩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