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昌“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迈上新台阶

0
分享至

《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南昌历史上首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共获批296个项目(批次),批复用地总面积7.32万亩,高效保障一批重大项目用地需求;供应土地2080宗,总面积149608亩,完成土地收储约2.12万亩,为安置房、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等提供了有力的土地要素支撑;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364.43万亩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及322.0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以高水平的耕地保护牢牢守护赣鄱粮仓“耕”基……回顾五年来的奋进之路,南昌这片热土发生的变化让人难忘。

“十四五”期间,我市自然资源规划系统强化责任、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市自然资源规划事业迈上新台阶。土地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资源保护成效明显、不动产登记等便民服务改革推进扎实有效。


顶层设计“发力”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

城乡发展,规划先行。“总规”是对城市定位、空间、生产力的再谋划、再布局。2024年11月,《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正式公布批复,科学描绘了南昌面向2035年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蓝图。

作为南昌历史上首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此次《规划》紧紧围绕“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全面落实省会引领战略,聚焦“一枢纽四中心”的建设目标,筑牢安全底线、优化空间格局、提升效率品质,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规划》明确,到2035年,南昌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64.4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22.0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067.85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998.63平方千米以内。

这些刚性指标为南昌的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划定了明确底线。我市扎实推进各级规划编制工作。2025年3月,“三县一区”县级总规获省政府批复,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序推进,目前全市已开展编制55个乡镇总规,同时指导各县区结合地方实际,按需推进有需求、有条件的村庄编制村庄规划。这些密集的规划工作标志着我市已形成从市级到乡镇、村庄的完整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为积极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支撑南昌高质量发展,我市着力深化《南昌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和有序建设提供规划支撑。同时,持续完善“十纵十横十联”骨干道路体系,完成洪腾高架、广州路下穿京九铁路隧道、高新大道快速化、英雄大道快速化等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论证,推动项目顺利启动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路网通行能力;扎实推进“十桥同架”工程,构建赣江上“十七桥一隧”市政跨江通道格局。

在强化“山江湖城”空间特色方面,我市围绕山、江、湖等特定空间环境要素,开展了《南昌市一江两岸详细城市设计(优化)》和赣江西岸山江湖城通廊城市设计编制。立足南昌独特的山水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将好山好水好风光和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完成《南昌市生米老街保护更新规划》编制工作,对生米老街的现状条件和文化价值进行全面梳理。

在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市全面建成南昌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包含150个数据源、275个数据目录、2016个矢量图层,同时通过市电子政务共享平台,实现与28家单位进行数据共享,进一步实现资源状况“一览无余”,资源家底“心中有数”。此外,基于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我市还建设了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目前可实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一书两证”全程网办,为南昌中学、行知中学等文教体卫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选址提供了坚强的数据支撑。

要素供给“有力”

资源保障积极有效

“十四五”以来,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疏通堵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跑”出了用地保障新速度,释放出更多土地红利。

青山湖区周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相对陈旧,现有路网未成网成片。面对提升城区生活品质、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杭昌高铁黄昌段项目被提上了发展议程,征迁工作稳步推进。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南昌市土地储备中心聚焦项目建设,提前对接、科学研判,为项目有序推进提供资金保障。

为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我市共获批296个项目(批次),批复用地总面积7.32万亩,涉及新增建设用地6.12万亩,高效保障了西二绕城高速、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北二环快速路、新南大道(G320)、昌九高铁、安义吊钟水库、梅岭云端景区索道、鄱阳湖旅游公路桥梁工程等一批重大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同时,为切实做好全市的重大重点建设项目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保障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和保障效能,2024年5月,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了重大重点建设项目服务保障专班,通过“挂图作战、周报调度、专题破题”模式,全流程保障项目在“批、供、用、补、查、确权”等各环节高效推进。自专班成立以来,共协调解决了北二绕城高速等46个项目在征地、报批、规划等环节问题,有效保障了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等21个“十百千万”工程项目,以及VR科创城二期高端智造产业园等29个省“1269”行动计划相关项目,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5年4月,我市积极争取并承接省政府授权和委托建设用地审批权,迅速制定《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承接省政府授权和委托建设用地审批权工作方案(试行)》,为确保我市省管建设用地审批权“接得住、管得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我市重新修订《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办理指南》,梳理规范4类报批材料清单,细化82项审查要点,审批流程压缩至6个环节,实现从受理到批复的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有效提升审批质效和透明度。截至目前,我市已获批省政府授权/委托批次用地16个(1259亩)、成片开发方案2个(2473.7亩),平均压缩审批时间10个工作日以上。

“十四五”期间,全市供应土地2080宗,总面积149608亩。为持续强化土地储备,我市组织编制了南昌市土地储备五年专项规划、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年度储备土地前期开发计划,稳步推进土地储备规划、计划工作。2021年以来,土地储备计划收储3.21万亩,完成收储约2.12万亩,完成率约66%(不含暂未批复的2025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数据,约2457.51亩);2021年以来,中心城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累计收储土地1564.681亩,其中规划为城镇道路用地面积约150亩,为安置房、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等提供有力的土地要素支撑。

资源保护“得力”

耕地矿产管护合理有序

为引导全社会切实增强严格保护耕地、依法依规用地、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十四五”以来,南昌市自然资源规划系统坚持每年精心谋划、积极开展全国“土地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线下落地宣传、线上同步互动的方式,共同推进高效利用土地,守护好群众的“饭碗田”。


“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开展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三进’活动。”南昌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耀群表示,希望通过说透政策,引导市民群众和企业增强保护耕地的意识、积极参与到耕地保护工作中来,努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耕地保护的浓厚氛围。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坚守底线思维,持续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根据2022年10月自然资源部批准我市“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显示,我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322.01万亩,2024年我市完成粮安考核永久基本农田任务;同步我市高标准推动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制定,制定了《南昌市恢复补充耕地奖补工作方案》,顺应国家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趋势,积极推动市域内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布局更稳定。

地质灾害防治成效显著。深入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注重提前部署、关口前移,持续加强极端天气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风险、降低灾害损失;扎实开展在库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复核,录入省级地质灾害风险双控综合管理平台,实行全覆盖动态监管,摸清隐患风险底数,逐一落实了风险巡查员和防控责任人;完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建设140处,构建了“人防+技防”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水平;组织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演练和监测预警点防灾避险演练,开展宣传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应急响应能力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民生服务“给力”

惠民改革向纵深推进

在南昌华侨城万科六期(文昌小区)交房现场,490户业主接过了新房钥匙和不动产权证书。“‘交房即交证’让我们在收房的同时就拿到了房产证,为孩子及时顺利入学提供了保障。”业主王女士满脸喜悦地说。

南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质效,我市创新推行“交房(地)即交证”、不动产“带押过户”等改革举措,在全省率先推出不动产登记“云委托”、交房即交证“云登记”等服务,实现了21项业务“云委托”申办。


同时,我市还积极推进“登记难”化解工作,联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对全市国有土地上已交付未办证的城镇住宅项目进行全面起底摸排,针对因开发企业欠缴税费、未通过竣工/规划验收、土地/房屋被抵押、查封等各类问题导致的“登记难”问题,分类施策,全力推动难题解决。

截至目前,我市已为6.5万余套房屋办理首次登记,其中3.5万余套已办理转移登记,化解率94.51%,化解总量位于全省前列;同时大力推进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全市完成农村房地一体调查55.8万宗,登记发证33.2万本。

在规划管理流程优化方面,我市将“出具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规划条件”的办理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工业提容规划审批时间由原来的150多天压缩至约80天,极大提升规划管理服务效率。我市还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多测合一”,项目实现率100%,实现“用地、规划、施工、验收及不动产登记”全流程线上业务流转及成果共享,完成与省、县系统及市工改系统的对接,基本实现“一次委托、成果共享”。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起点必有新作为。站在新起点上,全市自然资源规划工作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砥砺奋进前行,奋力续写新时代自然资源规划发展崭新篇章,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南昌样板”贡献自然资源规划力量。

来源:洪观新闻记者 刘冕/文 影视部/图

编辑:徐晨霞 二审:李园园 终审:杨赟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nc_fabu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昌发布 incentive-icons
南昌发布
中共南昌市委宣传部官方网易号,欢迎互动交流。
18465文章数 151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