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看到网上一些“殖人反贼”,幻想着美国对中国使出“金融核弹”——将中国踢出SWIFT体系,从而让中国经济崩盘,好一圆他们的美梦。哈哈,这种想法真是天真得可爱!今天,我就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角度想想,如果美国真这么干,中国不会崩溃,反而美元霸权可能先玩完。
道理其实很简单。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本质上是一个国际银行间的消息传输系统,用于跨境支付的清算和结算。它不是支付系统本身,而是“信使”。美国如果单方面将中国排除在外,看似能切断中国与全球的金融联系,但现实远没那么简单。
![]()
中国早在2015年就上线了CIPS(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经过10年发展,已成为一个成熟的替代通道。根据最新数据,到2025年5月,CIPS参与机构已达1683家,其中直接参与者174家,间接参与者1509家,覆盖全球绝大部分主要银行,包括台湾的金融机构。 截至2025年5月底,CIPS累计处理交易额超过675万亿元人民币(约94万亿美元),每日平均交易笔数约3万笔。
为什么说中国不会崩?因为国际贸易的核心不是货币,而是实物货物和服务。全球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包括美国盟友),绝不会因为SWIFT禁用就放弃对华贸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2024年全球跨境支付市场规模已超2120亿美元,到2025年预计达2276亿美元,中国占比巨大。
如果SWIFT走不通,这些贸易伙伴会迅速转向CIPS或其他渠道,确保货物继续流动。举例来说,台湾省作为中国大陆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其银行已间接接入CIPS,如果禁用SWIFT,台湾省企业为了维持对大陆的出口(如电子元件),必然会切换通道。结果呢?中国出口可能短期受点影响(如结算延迟),但进口(如能源、原材料)需求强劲,整体贸易链条不会断裂。相反,美国的“金融核弹”会像打在棉花上,力道全无。
![]()
更关键的是,反噬效应!CIPS是基于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系统,美元在这里走不通。大量贸易商为了继续生意,会被迫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进行结算。中国对多数国家是贸易顺差国,这意味着更多美元流入中国市场被兑换,导致美元供给过剩、汇率暴跌。
想想看,全球53%的跨境收付已使用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数据),如果SWIFT禁用加速这一趋势,美元霸权还能撑多久? 专业分析显示,将中国排除SWIFT会严重扰乱全球贸易,不仅对中国影响有限,还可能导致美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为这会加速“去美元化”进程。 美国出口份额和全球输出占比已从过去三成下降,而中国大幅上升。 一旦美元崩盘,美国债台高筑的财政体系、依赖美元石油贸易的盟友关系,都将面临崩溃。那些“殖人”们,醒醒吧,这是在自掘坟墓!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CIPS这么牛,大陆为什么不马上全面要求进出口用人民币结算、只走CIPS,把SWIFT一脚踹开?答案是:我们中国人做事,向来稳扎稳打、日拱一卒,不搞激进冒险。
![]()
美元霸权目前仍存,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循序渐进的战略。突然主动切断SWIFT,会被视为“攻击性行为”,后果难测——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动荡,其他国家配合度低,还会给美国借口反制。相反,我们选择温和推进:通过“一带一路”、双边货币互换等,逐步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
最新例子就是澳大利亚铁矿巨头BHP Billiton(必和必拓),在2025年与中国谈判后,同意从第四季度起,将30%的铁矿石现货贸易用人民币结算。 这不仅仅是贸易结算,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类似地,中国已与巴西、非洲多国铁矿供应商实现人民币支付,占比达28%。 这种“温水煮青蛙”式推进,既避免了风险,又让全球逐渐接受人民币。
但如果美国像对俄罗斯那样,先对中国动手呢?那情况就不同了!中国作为“防御方”,在道德和国际舆论上占优。我们可以堂堂正正宣布:为了维护贸易稳定,全面转向CIPS和人民币计价。其他国家为了自身利益,会更容易配合。想想俄罗斯被踢出SWIFT后,全球能源贸易受阻的教训,美国敢对中国下手?他们自己先掂量掂量吧。
![]()
这些“金融核弹”幻想,不过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中国早已构建了金融“防火墙”,CIPS的崛起,不仅守护了国家安全,还在悄然重塑全球货币格局。美元霸权看似强大,实则脆弱——它依赖于全球信任,而中国正用实干赢得这份信任。那些盼着中国崩的“反贼”们,不妨多学学历史:帝国主义总有衰落的一天,而中华民族的复兴,谁也挡不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