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的大山,寒风像刀子一般刺在人身上。在这片遥远的土地上,有一群孩子,他们的生活或许从未出现在你的视野中。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裸露的脚踝在零下的寒风中红肿刺痛;他们的小手上满是冻疮和裂痕,却依旧早起劈柴生火,做饭、喂牲畜。他们是困境儿童,是一群被命运抛在角落的孩子。
![]()
这些孩子大多是事实上的孤儿,在实际生活中,因父母离异、身体残疾,或是父母病故、隔代老人身体重病等原因,无法得到应有的照顾与陪伴。这些孩子,就像是被风吹散的种子,落在无人问津的大山深处,飘落在偏远的大山土地上,艰难地生根发芽。
这里没有华丽的玩具,没有温馨的家庭晚餐,更没有父母膝下承欢的欢笑。 他们的世界,是简陋的土坯房,是日复一日自己生火做饭的小手,是夜晚独自面对黑暗时的恐惧与孤独 。
![]()
对于大山深处的孩子来说,改变命运、走出大山的唯一希望,就是读书!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极为残酷的现实:
物质条件的匮乏
监护的缺失
乡村信息的闭塞等等.....所有这些
都让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
![]()
尽管如此,这里常常有着纯净明亮的眼睛,有着天真无邪的笑容,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逆风生长、向光而行的精神,也给予我们很多感触。因此,请您同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去了解这一切的艰难与可贵。
【2025年走访各地乡村小学记录】
2025年9月,当风里裹着初秋的微凉,我们再次踏上了前往乡村学校的走访之路,带着满满两车的物资,满心期待着与大山里的孩子们重逢。本次前往的地区是广西的乡村学校,接下来,我们把实地走访时的所见所感整理成了文字,这些都是最真实的观察,和您分享这些温暖。
![]()
这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曾几何时,他们的求学梦或许还蒙着一层雾,直到国家为群山间建起了崭新的学校,这份 “有学上” 的希望才真正落了地。
初见时,她们眼里的光格外耀眼 —— 追着蝴蝶跑时的天真,分享小秘密时的烂漫,每一张笑脸都可爱得让人忍不住心软。
![]()
可转身看到她们洗得发白、袖口磨出毛边的衣服,看到铅笔盒里寥寥几支快握不住的铅笔,又忍不住心疼:这样艰苦的生活与学习条件,换作谁都难免委屈,可孩子们从不说一句抱怨的话。
![]()
这篇被群山环绕的村落里,生活着近 700 名孩子,他们来自寻常却又艰难的家庭。有的家庭里,父母被重大疾病缠上,药费像座山压得日子抬不起头;有的家庭,父母早已不在,只留下孩子跟着祖辈苦苦支撑。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这些孩子却要早早扛起家庭的琐碎 —— 帮着喂牲口、洗衣做饭。
生活的重量没给他们太多任性的机会,反而让他们悄悄把脆弱藏起,眉宇间渐渐有了不属于孩童的沉静与坚韧。
![]()
尽管孩子们 “有学可上” 的难题得到了缓解,但对这些缺乏完整照料的失养儿童而言,生活里 “无人妥帖呵护” 的困境与窘迫,依旧像一层薄纱般裹着他们。很多时候,一颗裹着糖纸的水果硬糖,就能成为她们童年里最鲜活的甜。
![]()
“孩子们家里条件这么难,平日里谁来照管他们的吃喝起居呢?” 我们望着村口玩耍的孩子,忍不住向村里的主事人问道。
主事人听了,先是重重叹了口气,眉头拧成一团:“难啊!有的娃爸妈卧病在床,连自己都顾不过来;有的娃没了爹娘,要么自己硬撑着过日子,要么靠家里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凑活着照料,有些娃天刚蒙蒙亮就得爬起来生火做饭”。
![]()
破碎家庭的伤痛
初三学生张花,是许多困境家庭孩子挣扎与奋进的缩影。15岁的她稳居重点班前十,背后却是个饱经风霜的家:小学时父亲意外离世,母亲独自抚养 4 个孩子的重担,仅靠几亩薄田和零散手工活维生,年收入不足万元。
为供弟弟妹妹上学,张花姐姐初中辍学,赴广东工厂打工,每月 2000多元工资除留基本生活费外,其余全寄回家,成家庭重要收入来源。即便如此,家里仍常遇 “买作业本需要卖玉米凑钱”“冬天孩子轮流穿厚外套” 的难题。
![]()
身处逆境的张花从未松懈:每天放学先清猪圈、拌猪食、去坡地刨土豆,指甲缝沾满泥;夜晚则在昏暗煤油灯下,用姐姐寄回的旧课本反复演算。
虽被生活反复捶打,这个家始终未放弃希望:母亲说 “见孩子坚定,砸锅卖铁也供读书”;姐姐哽咽着盼 “妹妹替自己读没读完的书”;而张花的心愿很简单 “考上大学,让妈妈和姐姐不再辛苦”。
无奈沦为事实孤儿,她们眼神清澈,却也藏着超越年龄的懂事。父母远行打工的背影,或是家庭变故的阴霾,过早地压在了她们稚嫩的肩膀上;生活的困顿,让一顿饱饭、一本新书都成了奢侈的愿望。当我们逐渐地走近她们,了解她们时,那种身临其境的境况,跨越了这冰冷的文字,一幕一幕地呈现在眼前,让人无法不潸然泪下。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希望爱的火种能够继续传递下去,正是您们的善心,让山区的孩子们感受到人间大爱。
![]()
![]()
【2025年6月-2025年9月 项目执行、物资发放记录,可点击图片放大浏览,也可以扫码进入下方平台查看最新进展】
为全国的困境儿童提供生活物资。
让更多困境儿童健康、有尊严的成长。
慈善中国公开募捐编号:53230000MJY51693XQA25008
善款将全部用于山区助学、帮扶困难家庭,用途全程透明化
物资发放全程公示,扫码可查看进度
学校里的温暖港湾
![]()
2025年9月中旬,带着满心牵挂与筹备好的物资,我们几位伙伴一同奔赴高旺小学,完成了实地走访与爱心捐赠。
高旺小学目前共 193 余名学生。其中有 52 名留守儿童,12 名重组家庭学生、困难学生及孤儿。这些孩子的父母或者患重大疾病,或者离世等变故中,家庭无力提供养育支持。
![]()
![]()
比起多数同龄孩子见了生人就往后缩的模样,这里的孩子反倒多了份直白的热情。哪怕你刚走进校门口,离着老远,就有扎着羊角辫、穿着旧布鞋的娃朝你跑过来,仰着小脸喊 “叔叔阿姨好”;稍微说上几句话,他们就彻底放开了:有的把兜里揣的野果子塞给你,闹闹嚷嚷间,早已把你当成了亲近的人。
![]()
△乡村小学记录短片
即便物质条件有限,这群孩子也从未让生活失去色彩。老师们带着孩子们,把身边平凡的事物变成了珍贵的 “宝贝”。
每到手工课,孩子们翻遍书包也找不出一件像样的材料,最后只能从家里的粮囤里,捧来秋收后剩下的玉米心 —— 这是他们能找到的最 “易得” 的手工原料。没有专用的剪刀,就用家里磨得有些钝的旧剪刀,一点点裁剪玉米心;没有安全的胶水,就用稀释后的面糊代替,小心翼翼地粘贴;没有丰富的颜料,只有几支快用完的蜡笔,大家轮流使用,尽量让每一段玉米心都能沾上些许色彩。
![]()
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玉米心,不是孩子们的选择,而是他们在物资匮乏下的无奈将就。每一段被反复摆弄的玉米心,都在诉说着他们对丰富物资的渴望,也让这份大山里的童年,多了几分让人心疼的艰难。
此前,走访其他几座山头的学校时,宿舍艰苦的条件,墙壁斑驳,有的地方甚至还透着风;桌椅板凳都是拼凑而来,有些桌椅腿已经摇摇欲坠。
![]()
宿舍更是破旧不堪,上下通铺的床板有的已经断裂
![]()
![]()
孩子们只能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危险的地方。冬天,没有足够的取暖设备,孩子们只能挤在一起相互取暖。
夏天,蚊虫肆虐,却没有有效的驱蚊措施。但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里依然充满了温暖。
![]()
宿舍是混合制,高年级带低年级。学校规定,小学 2 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必须自己洗衣服;
![]()
![]()
每一顿饭吃完才能加饭不能浪费,并且需要自己洗碗筷;文具必须用完才能换新的。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不仅解决了温饱,更学会了自立自强。
清晨七点,孩子们蹦蹦跳跳地来到操场。有的穿着洗得干净的蓝校服,虽然袖口有些磨毛,但却整整齐齐;有的穿着家里缝制的棉布衫,色彩虽不鲜艳,却透着质朴的整洁。体育委员早早举着那只褪色的红哨子站在操场中央,见同学们来得差不多了,响亮地喊了一声:“站队!咱们晨跑啦!”
支教老师只要去镇上开会或办事,总会拎上一袋零食和奶茶回学校。下课铃一响,他就拿着这些 “小惊喜” 走到教室,孩子们立马围了过来,像一群欢快的小鸟。
老师们常说:“咱学校条件比不上城里,但不能让孩子们少了甜滋味。” 孩子们捧着温热的奶茶,吃着香甜的零食,心里暖暖的。老师们也说,自从偶尔给孩子带这些东西,孩子们学习更有劲头了,校园里的笑声也更多了。
![]()
经过近期走访,我们为广东省富强小学、四川省布拖县俄里坪小学、黑龙江省双鸭山市育红小学等四所学校,其他地区共计十二所乡村小学,开展了充满温情的公益活动。不仅为多校学生送上了爱心物资,更助力改善教学条件。
为每位困境儿童精心准备了“爱心包”,每份包含保温杯、书包、课外书、各类文具、体育器材、生活用品等等,帮助孩子们安心向学。为学校捐赠了打印机,改善教学条件。从物资筹备到精准送达,每一个环节都饱含心意,只为实实在在为教学条件改善。
【近期捐赠汇总】
随着志愿者把书包分到每个孩子手中,原本安静的场面渐渐热闹起来。有个男孩把新书包抱得紧紧的,手掌轻轻摸着书包表面,嘴角止不住往上扬,大声说:“我终于有新书包咯!” 旁边的小女孩梳着整齐的马尾,指尖碰了碰书包上的挂件,眼眶泛着红,小声呢喃:“太好看了,我都舍不得用。”
这些被牵挂的孩子们,已在志愿者的守护中悄然蜕变。每次送去的不单是爱心礼物,更是一份“成长路上永不缺席”的约定。
![]()
![]()
项目开展情况
尽管生活充满了艰辛,孩子们心中的梦想却从未熄灭。他们在破旧的书桌前,用小手握着铅笔,一笔一划书写着对未来的憧憬。
![]()
我们长期以来在公益之路的坚守,也收获了“双向奔赴”的感动,收到了多封来自受捐助孩子们真挚的手写感谢信,一封封孩子们亲手书写的感谢回信让人无不动容,稚嫩的字体,涂改的痕迹,书信里字字恳切。
![]()
一封封来自大山里孩子们的手写感谢信,字里行间洋溢着纯真与感激,他们用最质朴的语言,诉说着他们的喜悦,和对世界的无限向往。
![]()
这些年来,我们的志愿者前后实地走访广西、贵州、湖北、江西、青海等偏远地区,为各地孩子们送去爱心物资。有的地方教室窗户的玻璃残缺不全,寒风肆意灌入,孩子们却依然挺直脊背认真听讲;孩子们每天要徒步两小时山路来上学,泥泞的道路上满是他们深浅不一的脚印。
![]()
![]()
在这些乡村生活里,我们看到有的孩子们共用着破旧的课本,用短到握不住的铅笔头书写;了解到有的孩子为了节省生活费,一周只吃咸菜配白饭;也目睹了老师们用微薄的工资补贴学生,只为让知识的火种在大山深处继续燃烧。
【志愿者为孩子们发放毛绒玩具,给孩子们添一份童心】
这些大山中留守儿童的故事,是一部充满苦难与希望的长卷。他们在寒风中颤抖,在破碎的家庭中坚强,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中求知,在微光中追逐梦想。他们的每一次努力,每一个笑容,每一滴眼泪,都会让人深深感动和震撼。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当我们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丰富的物质时,这些孩子却在基本的生存线上挣扎。他们不该被遗忘,他们的梦想值得被呵护。
我们的一份心意,也许能为他们换来一件温暖的棉衣,抵御冬日的严寒;也许能带来一本崭新的书籍,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户;我们的一次爱心陪伴,能让他们感受到久违的温暖与关怀。
![]()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爱世间的一切,用自己的善心和善行去洒下爱的种子,让孩子们感受到爱的阳光,从而去享受爱的温暖和人间真爱。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善的种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都有着无限的可能。
愿这份善念化为力量,助孩子们跨越困境,我们希望以微薄之力,尽可能多的帮助他们、多给一些陪伴关爱、温暖和快乐的回忆。看到孩子们的笑容,我们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善意无大小,爱出者爱返,大爱可以治愈人间一切伤痛,我们一起来关怀冬日里的守灯人,点亮爱的灯火,感恩您的一念善心。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有价值的事,让我们一起坚持下去,希望把善意传递给每个角落。
![]()
为全国的困境儿童提供生活物资。
让更多困境儿童健康、有尊严的成长。
慈善中国公开募捐编号:53230000MJY51693XQA25008
善款将全部用于山区助学、帮扶困难家庭,用途全程透明化
物资发放全程公示,扫码可查看进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