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是与卡尔·荣格、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三巨头之一,他的理论和思想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那些对他人不感兴趣的人,一生中的困难最多,对他人的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自这种人。
阿德勒的这句断言,是他个体心理学思想的精髓。
![]()
阿德勒强调,人天生是社会性的存在,我们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被视为社会适应不良的问题。我们人生的绝大多数任务都深深根植于社会关系之中。
同时,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工作、社交和亲密关系这人生三大任务。一个人,若他对别人不感兴趣,将会在这些领域和自己的人生遭遇全方位的困难:
![]()
1、职业任务
阿德勒强调,人类绝大多数的活动都是建立在与他们联系的基础之上的,人无法脱离社会独自生存,生活中的多数困难(如工作难题、情感困扰、现实挑战)都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合作或支持来解决。
在很多时候,人的潜力是需要在社会中进行发掘的,人的价值和意义,来自为他人和社会所创造的价值,或需要通过与他人合作才能共同创造出来。
同时,为他人创造价值,自己才能感受到 “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归属感与自我价值感。
正如阿德勒所言的,人生的意义,藏在对他人的贡献之中。
![]()
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的工作也都是合作的产物。一个不关心同事、不关注客户需求、不认可团队目标的人,不但很难在职业上取得成功,而且也容易遭到团队的孤立或排斥。
歌唱家舒曼·海恩克夫人曾坦言,她其中的一个成功秘诀,就是对别人无限的感兴趣,而非“闭门造车”。
而正是舒曼·海恩克夫人对他人感兴趣,才能深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诉求,使她的艺术能够引发观众的高度共鸣,从而反哺她的专业成就。
在商业谈判中,关注他人,才能找到对方的兴趣点、从而有效打破人际关系和商业僵局。
在市场竞争中,深刻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及时洞察竞争对手的行动,才能开发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制定出更有效的营销策略。
![]()
2、社会任务(友谊)
“社交困难” 的根源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理解。
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难以获得外部资源(情感、信息、机会)的支持,容易错过关键信息和机会、难以建立互助和合作关系、难以为他人和自己创造价值。
不但无法建立和维持深厚的友谊,而且也容易陷入 “被孤立” 的困境,更加难以得到他人的帮助,进而放大自己的生活困境。
美国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强调 “真诚关心他人” 是赢得信任与合作的核心。
例如,他举例罗斯福总统如何记住白宫仆人的名字、关心他们的生活,从而获得他们的爱戴。
![]()
3、爱的任务(亲密关系)
健康的爱情或婚姻关系,是“我们双方”的胜利,而非“我”的单边坚守。
真正的亲密关系,不是 “占有” 或 “依赖”,而是 “两个独立个体的共同成长”—— 需要双方放下部分自我,深刻理解和尊重对方的需求,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相互包容和相互关怀,最终实现 “1+1>2” 的共生状态。
一个只关注自己、漠视对方的人,无法做到真正的理解和共同成长,将难免会出现误解、疏离、隔阂和冲突,最终必然失败。
对此,卡尔·荣格也强调,个体成长并非孤立的自我实现,而是通过整合内在冲突与外部世界建立共情联结。真正的自我成长,最终会导向与他人的深度共生。
![]()
与此同时,阿德勒强调,这三大任务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支撑、缺一不可,例如:
顺利完成职业任务,才能为社交和亲密关系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
良好的社交有助于职业发展、缓解亲密关系中的压力;
健康的亲密关系能提供情感动力,让人更有勇气和动力去面对职业和社交中的挑战。
因此,在这三大任务当中,若出现对别人不感兴趣的情况,都有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
![]()
阿德勒的这句话启示我们:真正的强大在于联结,而非孤立。幸福与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结的能力, “对别人不感兴趣”将会导致现实困境和心理痛苦。
当你开始真诚地对他人感兴趣、关心他人的需求时,你不仅是在帮助别人,更是在帮助自己、拯救自己。
对此,荣格强调:“我+我们=完整的我”,个体与集体是相互成就的。“我”(个体意识层面的自我)只有融入 “我们”(集体、人际关系等外部联结),吸收集体中的共性与养分,才能弥补自身局限,最终成为 “完整的我”,实现个体化的成熟自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