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产汽车大突破,现在小镇周围朋友已经觉得BBA有些掉价,毕竟就连宝马X6都掉到50多万了,Q7不过40多万,跟问界M9一个价,论体验差距就更大了,这还怎么比?于是出现了BBA国内业务的大幅萎缩,也导致德国车企大裁员。
小镇之前谈服务消费,提到中国“人人平等”,是中国服务不好提升的原因之一。比如家政领域,中国从业者无论如何接受培训,也不可能如菲佣这类来自人人不平等国家那样理所当然。
但在商品消费和产业升级上,人人平等却是无与伦比的大杀器。
核心是:科技平权。
汽车是典型。
过去传统燃油汽车,技术陷入停滞,如BBA等国外汽车品牌,很难通过技术去划分不同级别,毕竟好歹是知名品牌,硬件上技术应用总得有底线。因此更多选择以尺寸、冰箱电视大音响以及内饰等区分级别。
比如A级、B、C级应该都是什么尺寸,这都是详细规定的,充满着阶级感,一般消费者购买的车,就不可能车长超过5米,这是规矩。不同等级的车型,哪怕硬件技术差不多,价格差得很大。
后来美国人比较“没规矩”,不遵守欧洲以车尺寸确定等级的做法,车普遍造的大,但美国车毕竟粗糙,欧洲车还能拼一下内饰和配件。
等到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崛起,根本不管那一套。
只要技术成熟、成本能压下来,十几万的车都跟欧美几十万的车一个档次,甚至还更好。小镇最近看国产SUV车,几乎个个是五米多长、两米多宽,配置冰箱彩电大音像的也越来越多,以至于有些人都开始说欧洲车不屑于搞冰箱彩电了,这怎么可能啊?这一套不就是欧洲车先搞起来的。
反观欧洲车,比如奔驰S,好几代没有明显进步了,也就是多了块大点的屏幕。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限制了中国汽车发展。比如地下车库的高度、车位宽度以及立体停车场尺寸,很难停放越来越大气的中国汽车。
小镇十几年前刚工作的时候,看到一辆宝马X6,当时想一辈子都买不起,能有机会开开就很好了。
这才多久啊,X6价格已经被打下来了,但小镇已经觉得X6太落后了,当然要买国产汽车。如果让一个不懂牌子的人去体验,很多国产20多万的SUV,综合体验还要好于贵了一倍的X6,这就是新能源汽车相对传统燃油车的代际碾压,更是“人人平等”对“阶级分明”的碾压,在竞争压力下,国产汽车企业舍得下放配置,真正实现科技造福于民。
中国汽车在欧洲卖的很好,就是因为欧洲人在汽车上过惯了“苦日子”,想要买一辆大一点的车,就要花很多很多钱,中国汽车简直“不讲武德”,不管价格高低,尺寸配置给足了,体验还远超欧洲本土汽车。
这就是科技的碾压,这就是人人平等的力量。
科技,凭什么人为限制使用者范围?
其他文章推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