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让人民生活的幸福成色更足

0
分享至

极目新闻特约评论员 何长青

金秋大地,国泰民安,气象万千。身边的一张张笑脸,映出的是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也是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从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现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温暖图景,在中华大地精细勾描,让14亿多人民生活的幸福成色更足、更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十四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接续推出有力度有温度、可感可及的民生政策,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顺发展之势、应时代之变、行群众之盼。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既需要地方在实践中探求新思路、探索新办法,更离不开思想引领和顶层设计。要准确把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前进路径和实践要求,善聚精微之力、多积尺寸之功,一步一个脚印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美好图景变成群众的幸福实景。要奏好经济社会发展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协奏曲,解好结构性就业矛盾症结点,答好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必答题,做好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大文章,打好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攻坚战。我国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顶层设计,夯实民生之本。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每年1200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人民群众公平享有81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人安则家庭安,家庭安则社会安。养老既是人生大事、家中要事,也是社会热点、国之大者,关系到无数家庭的生活幸福和亿万群众的民生福祉。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适时之举,也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要通过制定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等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努力把“养老”变“享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每一个人都能无忧无虑、坦然拥抱“夕阳红”。“十四五”时期,我国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发展迈出新步伐,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6万个,高龄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津补贴惠及4945万老年人。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要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书写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攀升的答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件接着一件办,持续巩固医疗卫生优势,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动中西医结合,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才能让“病有所医”的民生答卷更加暖心。目前我国建设上百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西部等优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省份已全面覆盖,700多家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达到三级医院水平,有力缓解了医疗资源薄弱地区“看病难”的问题。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我们要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十四亿多人民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有更多切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极目新闻 incentive-icons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333110文章数 9425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