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有人会看不惯自己,自己也有看不惯的人。那么面对这样的人我们该如何相处呢?
大概只要记住这一个词,那就是“和光同尘”。它并不是让我们和别人同流合污,也不是强迫自己去讨好迎合。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通透的处世智慧。
它是让我们在不违背自己本心的同时,做到和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正常相处,既不锋芒毕露地冲突,也不格格不入地孤立。
![]()
确实,不管是别人看不惯自己,还是自己看不惯别人,自己知道就好,并没有必要一定要表现出来。
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能够让所有人都满意。也正是如此更需要学会顺其自然。就好像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面对那些自己看不惯的人,越是在意,越是针对,就越是躲不开。
而且有些看不惯的事情未必是错的,就好像有的人心直口快,有的人过度保守,有的人太过喜欢热闹……
这些我们眼中“看不惯”的人和事,不过是彼此成长环境、经历不同而导致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强行纠正,只会产生矛盾。
有时候“看不惯别人”,并不一定都是别人的错,更多的时候都带着我们主观的想法。就好像在心理学里面有个 “投射效应”,说的就是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想法、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
![]()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需要学会“和光同尘”。所谓的“和光”更多的时候是学会接受不同,不把差异变成对立。所谓的“同尘”更多的时候是不在意别人的不足。
就好像战国时期“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渑池会盟”立下大功,职位高于老将廉颇,可是廉颇认为自己的战功赫赫,对蔺相如十分看不惯,不仅公开诋毁,甚至还多次故意刁难,总之,就想给他难堪。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是换作别人,可能早已经和廉颇针锋相对了,可是蔺相如却选择回避退让。
他不是害怕廉颇的刁难,只是他明白“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这对于赵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他选择了“和光同尘”。
![]()
他选择不和廉颇去争高低、去争对错。恰似他这样的气度和做法,最终打动了廉颇,也才有了后面的“负荆请罪”。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眼中的“看不惯”,对于有些事情来说不过是彼此立场、经历的不同造就的差异而已。
正如有这样一段话说得好:“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总之,不管是面对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应该守住自己的节奏,我们不必勉强自己喜欢对方,但可以选择最基本的尊重。
我们也不能够强制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不认同,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强制让别人认同。
所以,当在我们的人生有看不惯的事和人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翻脸,也不需要争论谁对谁错,只需要记住这四个字,那就是“和光同尘”。
![]()
不管和任何人相处都是如此,我们不能够总是只看别人的不足,或者是以自己的喜好来对待。而是要接纳不完美。
是啊,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是一样的,有时候我们做的事、说的话别人也看不惯。但是有聪明的人,会选择接纳、不改变。
就好像是太阳不会因为乌云的出现而停止发光,也不会想着要穿过所有云朵。我们的人生也应该是如此。
文|明浮生
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