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荣耀年会的红毯堪称“大型惊喜现场”,杨幂一出场就直接把全场焦点攥在了手里——她裹着一身泛着哑光质感的“牛皮纸”抹胸裙,裙摆处还故意留着几处不规则的毛边,远远望去就像刚从快递站取了大件包裹,拆包装时嫌麻烦直接把防潮纸裹身上,揣着打印好的领奖名单就火急火燎赶来了。更绝的是灯光师仿佛精准踩中了“拆快递”的氛围感,冷光一打,裙子上的褶皱全被照得清清楚楚,连纸张特有的纹理都隐约可见,跟周围明星们流光溢彩的丝绸礼服比起来,简直是红毯上的“一股清流”,哦不,是“一股纸流”。
![]()
镜头扫过前排嘉宾席时,有个头发花白的业界老前辈——后来有网友认出是某影视公司的资深制片人,手里捧着的保温杯“哐当”一声磕在桌沿上,盖子都弹开了条缝,热水差点溅到前襟。这反应倒也不怪他,毕竟在红毯上见惯了珠光宝气的顶流,突然冒出个穿“纸裙子”的,任谁都得愣三秒。再仔细打量,那抹胸设计收得极紧,裙摆却松松垮垮,走路时还带着纸张特有的“沙沙”声,这哪是见惯大场面的顶流女星,分明是把“自带争议”四个大字用银线绣在了裙摆内侧,又怕别人看不见,特意配了个“行走的扩音器”。
划重点:这才两周时间,这已经是她第二次玩“纸艺秀”了。
![]()
上回Vogue盛典的名场面还历历在目呢,当时她穿的就是同款糙纸材质的吊带长裙,长度刚过膝盖,裙摆处故意做了“撕裂感”处理,走路时风一吹就飘起来,露出大半截小腿,视觉上就给人一种“下一秒就要裂开走光”的惊悚感。当时红毯直播的弹幕直接炸了锅,网友们的辣评一条比一条犀利:“杨幂这是把快递包装玩出花了?”“别人穿高定,她穿‘一次性纸壳’,格局打开了”,最经典的当属那句“硬是把‘一次性包装’玩成了‘可持续热搜素材库’”,这话刚发出来就被点赞过万,连营销号都直接当成了标题。
这回品牌方索性摊牌不装了,AVAVAV的创意总监在米兰隔着屏幕喊麦:“这衣服就是故意做的‘随时要跑偏’的草稿感,主打一个‘身体自主权’!”
翻译界大佬友情解读:越让人觉得“不安全”,上热搜就越安全,流量密码算是被他们玩明白了。
热闹归热闹,数据可是个实诚人。
![]()
最绝的是家长圈的“应激反应”,有位宝妈在朋友圈吐槽还不过瘾,直接把杨幂红毯截图甩进了小学四年级的班级群,配文堪称“亲妈式警告”:“闺女可别学这穿搭!这布料比你作业本的纸还薄,风一吹都能掀起来,咱们要穿得得体大方!”这话一出,群里瞬间炸开了锅,十几个妈妈接连附和,有人说“现在明星为了博眼球太拼了”,有人直接发了自家孩子穿运动服的照片“反向安利”,最后班主任不得不出来打圆场:“大家理性讨论,引导孩子正确审美最重要”,一场红毯穿搭居然惊动了班级群,也是没谁了。
最绝的是家长圈的反应,有妈妈直接把直播截图甩进班级群:“闺女可别学!这布料还没你作业本纸厚实呢!”
一边是品牌方躲在后台偷着乐,一边是亲妈们集体皱眉头,杨幂团队倒是在两极评论里稳如泰山,把流量稳稳揣进兜里,面不改色得像早就算好了剧本。
![]()
圈里人早就把这套路看穿了。
设计师协会的老张耿直发言:“今年国内红毯比去年夸张了四成,不搞点炸街的根本上不了头条。”
言外之意很明显:杨幂不过是把“国际荒诞风”本土化了,顺便帮荣耀省了好几笔买热搜的钱,一箭双雕嘛。
路子虽不同,算盘打得却都一样响——在娱乐圈这个“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地方,谁也不想被贴上“前浪”“过气”的标签。赵丽颖走“知性实力派”路线,是为了摆脱“流量小花”的刻板印象,往“老戏骨”方向靠;刘亦菲的“优雅贵气风”,则是精准贴合LV的高端定位,巩固“神仙姐姐”的经典人设;而杨幂的“荒诞纸裙风”,说白了就是另辟蹊径,用最小的成本撬动最大的流量,毕竟在热搜榜上,“争议”永远比“优雅”更有话题度。
路子虽不同,算盘打得都一样响:谁也不想被贴上“前浪”的标签,都想在流量池里多扑腾几年。
心理学教授精准补刀:“85花集体卡在‘三十加’的坎上,观众盼着她们成熟稳重,市场又逼着她们保持少女感,这不就两难了嘛。”
杨幂倒是干脆,直接把“少女感”焊在了身上。数据也证明这招管用——她六成以上的核心粉丝都是18到24岁的小姑娘,这些粉丝要的不是“姐姐变霸道总裁”,而是“姐姐陪我熬夜打卡聊穿搭”。
至于纸裙子离不离谱?反正拍照时滤镜拉满,照样能当手机壁纸,谁还管下一季流行啥材质。
更刺激的还在后头呢。
据说团队已经订好了飞巴黎的机票,接下来还要继续走“荒诞风”。翻译一下就是:争议模板都跑通了,不用白不用,直到观众看腻了或者品牌方先怂了再说。
荣耀官方昨晚发了句“尊重艺人风格”,被业内人士戏称“官方带头看热闹不嫌事大”。
毕竟手机卖的是参数,话题卖的是情绪,两边各取所需,谁还真在乎那裙子是牛皮纸做的还是宣纸做的?
现在的娱乐圈早就摸清了:红毯尽头根本不是领奖台,是直播间的进度条。
观众早就陷入了“嘴上骂骂咧咧,身体却很诚实”的怪圈:一边对着屏幕吐槽“现在的时尚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怕不是设计师没灵感了才拿纸凑数”,一边手速快得像按了快捷键,把进度条拉回杨幂出场的瞬间,放大截图检查裙子的细节,然后翻出自己的穿搭相册对比,配文“论敢穿我只服杨幂”或者“这裙子谁穿谁翻车吧”,紧接着点击发送到微博、小红书,一套流程行云流水,比上班打卡还积极。更有意思的是,不少人还会在评论区互怼,支持者说“这是时尚态度”,反对者说“这是博眼球”,吵来吵去反而把话题热度推得更高。
杨幂早就把这套玩法摸得门儿清,所以每次“出格”都精准踩在热搜算法的七寸上,分毫不差。
至于掉粉那点事儿?
懂行的圈内人早就点透了:掉的那27万粉丝,大多是平时只看不买的“路人粉”,可能是觉得“纸裙子”不符合自己的审美就取关了,对商业价值几乎没影响;而留下的核心粉丝,全是18到24岁的年轻姑娘,她们不仅会为杨幂的代言产品买单,还会主动转发她的红毯图、剪辑穿搭视频,甚至买同款风格的衣服模仿,堪称“行走的广告牌”。就拿荣耀手机来说,两次纸裙事件后,不少粉丝在评论区喊“姐姐代言必买”,销量数据比单纯的广告投放还好看。这算盘珠拨得,比专业会计对账还精准,每一步都踩在商业价值的关键点上。
纸裙子不过是最显眼的那个“响指”,真正厉害的是背后藏着的流量密码。下次她就算真把快递箱剪剪套身上,也别太惊讶——毕竟在娱乐圈,荒诞的尽头从来不是时尚,是蹭蹭上涨的搜索指数。
当观众还在喊“看不懂”的时候,数据后台早就把这波流量,结结实实换算成了下一季度的代言合同。娱乐圈的规则向来就这么简单:先让你看一眼,再让你骂一句,最后让你牢牢记住那个牌子。至于是美是丑?谁在乎呢,反正热度已经换成真金白银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