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西伯利亚那片地方,年降水量才200到500毫米,比北京还干燥,结果那边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年径流量动辄几千亿立方米。
超级水缸
贝加尔湖能装下这么多水,最先要感谢的是2500万年前那场“地质大戏”。当时印度板块一头撞向欧亚板块,欧亚板块内部扛不住这么大的压力,就在西伯利亚那块儿硬生生裂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
这道裂缝不算短,足足有636公里,平均宽度也有48公里,最关键的是它深得吓人,平均深度有730米,最深处能到1637米。
我们平时见的湖泊,能有几十米深就不错了。像洞庭湖,平均深度才6米多,鄱阳湖稍深点,也才8米左右。要是把广州塔竖着装进贝加尔湖,得塞三个才能到湖底。
更让人意外的是,科学家在湖底发现了好几千米厚的松散沉积物。这说明啥?最初这道裂缝比现在还要深,后来是这些沉积物慢慢填了一部分,才变成现在的样子。
![]()
这么大的容积,储水能力自然没得说。它的总面积有3.15万平方公里,按现在全球80亿人口算,每人每天喝2升水,贝加尔湖的水还真够全人类喝上4000年。
不过这里得说清楚,能装水和能存住水是两码事,就像一个大水缸扔在沙漠里,水用不了多久就会蒸发光。贝加尔湖不只是能装,更关键的是它有一套完整的“进水-存水”系统,能把水稳稳留住。
![]()
冰川和冻土
很多人觉得降水量决定河流流量,这话只对了一半。西伯利亚虽然下雨少,但它藏着两座巨大的“固态水库”——冰川和永久冻土。
我们先从冰川说起,西伯利亚南部的萨彦岭,还有贝加尔湖周边的山地,分布着超过2万平方公里的现代冰川。每到夏天,气温一升高,这些冰川就会融化,融水顺着山谷往下流,慢慢汇成溪流。
叶尼塞河的支流安加拉河,源头就是贝加尔湖,而贝加尔湖的水源,很大一部分就是周边山地的冰川融水。这种补水方式特别稳定,不像下雨那样,有时候多有时候少,受季节影响特别大。
比冰川更重要的是永久冻土,西伯利亚超过60%的地方都被永久冻土盖着,这层冻土就像一张不透水的膜铺在地下。夏天来了,地表温度上升,季节性冻土会融化,再加上冰川融水和少量的雨水,这些水根本渗不下去,只能在地表慢慢聚起来,形成湖泊、沼泽和小溪,最后一股脑全流进河里。
再看看它的“收支情况”,现在有336条河流往贝加尔湖里注水,其中色楞格河一条河,每年就能送30立方公里的水进去,占了总流入量的一半。可流出去的河只有一条,就是安加拉河,这种“多进少出”的情况,让贝加尔湖成了一个天然的蓄水池,水只进不出多少,自然能存住。
![]()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蒸发量。贝加尔湖纬度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份气温能降到零下26到33摄氏度。每年1月开始,湖面就会结冰,一直到5月才会解冻,冰封期足足有4个多月。这段时间里,湖水几乎不蒸发,一年的蒸发量也才19.1立方千米。
对比一下鄱阳湖,它每年的蒸发量都超过100亿立方米。这么低的温度,就像把水牢牢锁在了湖里,想蒸发都难。
![]()
超级漏斗
贝加尔湖能聚起这么多水,还得靠它那庞大的集水网络。鄂毕河的流域面积有299万平方公里,叶尼塞河超过200万平方公里,勒拿河也差不多这个规模。这些河流的支流密密麻麻,像毛细血管一样,伸到西伯利亚的各个角落,把分散的水都汇到一起。
这里要提醒一句,流域面积大不代表水流得快。西伯利亚的地势整体比较平坦,河流的落差小,水流速度特别慢。可别觉得慢是缺点,这反而有好处,水流慢了,能带的水量就更多,中途损耗也少。
![]()
同时,平坦的地形还形成了大片的冲积平原和沼泽,这些地方就像天然的调节池,把融水和雨水暂时存起来,等需要的时候再慢慢释放给河流。
西西伯利亚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沼泽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沼泽地的土壤吸水能力特别强,雨季或者融雪的时候,能吸走多余的水;到了旱季,又能把存的水放出来,补充河流的水量。
还有,贝加尔湖自己也能起到调节作用,安加拉河从湖里流出去,贝加尔湖就像给安加拉河装了个巨大的“稳压器”,夏天的时候,能接住上游的洪水,不让下游淹;冬天的时候,再把存的水放出来,让下游的河常年都有水,不会断流。
![]()
这个湖还在继续变大
说到这儿,得提个挺有意思的发现,科学家用GPS检测的时候发现,贝加尔湖所在的裂谷区,现在还在以每年3到4毫米的速度扩张。
贝加尔湖地区每年要发生上千次大小地震,这些地震都是地壳一直在拉张造成的。从地质构造来看,这里是欧亚板块和阿穆尔板块的裂口地带,这两个板块一直往相反的方向移动。随着裂缝越撕越大,贝加尔湖的面积和深度也在慢慢增加。
![]()
地质学家猜,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几千万年后,欧亚板块可能会在这里彻底裂开,到时候贝加尔湖就会变成一片新的海洋。当然,这都是很遥远的事儿了,但至少能说明,贝加尔湖的储水能力,未来还会继续变强。
现在它的湖水清澈得很,能见度能到40米,这在淡水湖里可太少见了。水质这么好,主要是因为周边人口少,工业污染也少,再加上湖水里的浮游生物不多,水流速度慢,水里的悬浮物容易沉到湖底。湖里还生活着1700多种生物,其中三分之二都是贝加尔湖独有的,比如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淡水里的海豹。
![]()
说白了,贝加尔湖这个淡水宝库能形成,是地质构造、气候条件、水文循环这些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不是靠天吃饭的普通湖泊,而是靠冰川、冻土这些“固态银行”,慢慢积累了这么多水。西伯利亚看着干,其实水资源是以另一种形式大量存着的。
信息来源:
上海科普网-贝加尔湖:生态与奥秘的璀璨明珠
快懂百科-贝加尔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