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焦虑的贝索斯,决定先裁30000人

0
分享至


新智元报道

编辑:艾伦

【新智元导读】亚马逊在AI竞赛与成本压力下启动史上最大裁员,约3万人,叠加行业失业飙升。AWS增速放缓、应用生态乏力,促使公司以自动化与机器人重构流程,连中层与HR亦难幸免。AI优先替代中等人才与初级岗位,H-1B群体更陷险境。

一个灰蒙蒙的清晨,在西雅图亚马逊总部附近的咖啡馆里,一位年轻的程序员父亲正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神情恍惚。


亚马逊总部,球型餐厅

几小时前,他收到了亚马逊的内部邮件通知:他所效力的团队将被裁员。

他一边轻拍婴儿的背哄睡,一边凝视着手机屏幕上那封措辞谨慎却冰冷的通知邮件,内心五味杂陈。


同一时间的公司会议室里,亚马逊CEO安迪·贾西(Andy Jassy)正面色凝重地向董事会展示一系列数字和图表:亚马逊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削减约30000名企业员工,包括中国国内员工。

裁员人群也不是想象中的主要面向仓库蓝领工人,而是以办公室白领为主。



短短一夜之间,这家全球科技巨头的裁员消息引爆行业。

据追踪科技行业失业数据的网站Layoffs.fyi统计,今年截至前天整个科技行业被裁员工约为98000人;


而随着亚马逊这一纸通知,「2025年度被裁科技员工」的计数器瞬间飙升到了128000人以上。


亚马逊一家公司的动作,就占据了全行业裁员总数的约四分之一。

这样的规模和速度,让整个行业为之震动。

或许是感受到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今日裁员官宣落地,变成了先裁14000人,明年1月再进行第二波大裁员,可能补上剩下的16000人,或许也可能更多。



一边是程序员父亲在晨光中若有所失,另一边则是高管们以冷静语气讨论着AI带来的「效率革命」。

裁员的阴云下,人们不禁要问:在AI大爆发的时代,究竟是怎样的力量,让科技巨头一边豪赌未来、一边大举砍人?

AI军备竞赛

云端王者的焦虑

亚马逊此番大裁员表面上源于疫情红利消退后的人员冗余——在疫情网购狂潮中,公司两年内员工规模几乎翻倍,如今需求回落需要「纠偏」。

但更深层的驱动力,还来自新一轮AI军备竞赛的压力。

作为云计算市场的王者,亚马逊旗下的AWS(亚马逊云服务)曾经多年高枕无忧。

然而在生成式AI热潮掀起的新战场上,AWS的领先优势正被快速缩小,甚至出现掉队迹象。

这一点从业绩数字中就能看出端倪:今年第二季度,AWS的营收同比增长仅有17.5%,而同业对手微软Azure猛增39%,谷歌云也增长32%。

长期占据云市场约三成份额的AWS,增速已放缓至历史低点,被后起之秀迎头赶上。

更令亚马逊高层焦虑的是,在AI算力的爆炸性需求上,微软和谷歌借由各自的AI生态圈——如微软与OpenAI深度绑定,将GPT模型融入Office办公套件,谷歌把Gemini模型融入搜索和企业应用——迅速构筑起新的护城河。

相比之下,AWS虽然拥有Bedrock平台、自研AI芯片Trainium、以及对Anthropic的巨额投资等「零件」,却缺乏一个整合的AI应用生态,给人的印象是策略零散、反应迟缓。

这让AWS赖以称雄的基础设施服务,突然显得有些「老派」——客户不再仅仅满足于云算力,更希望现成的AI解决方案,而这正是微软、谷歌的强项。

这样的局面连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也坐不住了。


据报道,贝索斯近期频繁给公司高管发邮件,追问「为什么越来越多AI初创公司不选我们AWS」,他忧心忡忡地指出亚马逊在AI云服务上的脆弱处境,明显流露出对「AI算力之战」落败的担忧。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jeff-bezos-amazon-worried-falling-behind-ai-race-google-openai-2024-5

曾几何时,AWS一年营收增长30%、40%如探囊取物,而如今增长乏力、股价在财报日动辄下跌,投资者开始质疑亚马逊是否还是那个AI时代的「赢家」还是正在落伍。

在本周宣布裁员消息之前,亚马逊市值刚刚凭借AI憧憬突破2万亿美元,但市场对于AWS能否稳坐云计算头把交椅已然产生动摇——有华尔街分析师直言,亚马逊近期的业绩「提出了一个不舒服的问题:它在AI领域算胜者,还是落后者?」。

因此,这次声势浩大的裁员背后,也有亚马逊背水一战、轻装上阵押注AI的决心。

CEO贾西在内部多次强调要「抹平臃肿的管理结构」,提升决策效率,砍掉不必要的项目层级。

他甚至开通了一条匿名投诉热线,鼓励员工举报流程冗余和效率黑洞。

短短几个月,这条热线就收到了1500多条建议,推动了450多项流程改革。

贾西直言不讳地表示:随着AI工具的广泛应用,公司里许多「重复性、流程性的工作」将被自动化取代,人手需求会相应减少。

在今年6月的一封员工信中,他更预告道:「未来几年,我们的公司白领人数将因AI而缩减」。


https://www.aboutamazon.com/news/company-news/amazon-ceo-andy-jassy-on-generative-ai

这番话如今听来,俨然为3万员工的去留埋下了伏笔。

机器崛起

当自动化成为头号员工

亚马逊对AI和自动化的豪赌不仅体现在云端,也体现在地面。

要理解这次裁员的规模,还得看到亚马逊正在推进的一场更宏大的「机器人革命」。

《纽约时报》近日曝光的内部文件显示,亚马逊高管确信公司正站在下一个工作场所巨变的风口:计划用机器人替代超过50万名员工,将运营环节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到75%。


https://www.nytimes.com/2025/10/21/technology/inside-amazons-plans-to-replace-workers-with-robots.html?smid=nytcore-ios-share&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作为全美第二大私人雇主,亚马逊近年来在仓储、物流领域所招募的蓝领大军曾极大地改变了美国劳动力版图。

然而在高管的畅想中,未来十年亚马逊即使商品销售翻番,也「不需要再增加一个人」。

曾经创造就业奇迹的亚马逊,正努力让自己不再成为「就业发动机」,而要变成「就业终结者」。

这一自动化雄心并非纸上谈兵,亚马逊早在2012年就斥资7.75亿美元收购机器人公司Kiva,开启仓库自动化浪潮。

从那以后,成千上万如橙色曲棍球冰壶一般的Kiva机器人在仓库穿梭,让人类员工不再需要暴走拣货。


最新的里程碑式成果是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Shreveport)的高度自动化仓库:在那里,一件商品从打包封箱之后,几乎再没有被人类碰触过。

数以千计的机器人承担搬运、分类、打包等工作,使得该仓的用工需求比传统仓库减少了四分之一。

亚马逊规划到2027年底,在全球复制至少40座类似什里夫波特(Shreveport)的新一代机器人仓库,并改造旧设施,让更多流程由机器接管。

在一些试点中心,亚马逊甚至尝试让仓库几乎「无灯运行」——因为里面几乎没有人类工人,机器不需要开灯也能高效工作,即黑灯工厂。

显然,对于贝索斯和贾西来说,自动化不再只是降本增效的手段,更是攸关未来竞争优势的生存武器。

微软、谷歌等对手不会雇佣数十万仓库工人,但它们也在通过AI优化自身业务。

亚马逊若想继续在零售和物流上引领,就必须更激进地拥抱机器人和算法。

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所警告的那样,如果亚马逊的机器人计划如愿的话:

这个曾是全美最大雇主之一的公司,将从净「就业创造者」变成「净就业毁灭者」。


一句听来惊悚的话,却正是亚马逊高管胸中的豪情——他们笃信,只要能保持技术和市场的领先,哪怕革掉过去自己亲手创造的就业命,也在所不惜。

最脆弱的中间层

AI冲击下的「上车关门」

每一次技术革命,受到冲击和红利的人群并非均等。

眼下这波AI浪潮,也正在职场上重新洗牌「谁被替代、谁被留下」的规则。

一项由哈佛大学经济学者最近发布的研究对30万家美国公司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令人不安的「马太效应」:AI的冲击下,最先感受到寒意的并非想象中的底层劳动者,反而是学历和能力处于中间层次的白领。


https://www.economist.com/graphic-detail/2025/10/13/can-ai-replace-junior-workers

研究者通过追踪公司招聘「生成式AI整合师」(即专门负责把AI技术融入业务的岗位)的情况,将企业分为积极拥抱AI的「采用者」和没有特殊动作的对照组。

结果发现,从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后,所有公司针对初级岗位的招聘确实都在放缓甚至减少,但那些积极采用AI的公司对初级岗位的招聘减少幅度,比没有采用AI的同行要高出7.7个百分点。

换言之,AI的确正在替代一些入门级工作的需求。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种影响并非雨露均沾地落在所有年轻人头上。

研究进一步按照毕业院校的声誉,将求职者分为五个层次,结果呈现出「U型曲线」:

顶尖名校毕业生受影响最小,他们依然是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学历最差的求职者也不那么受AI冲击,因为他们本就期望薪资低,企业用人成本低反而容易被保留;

真正受到AI挤压的是中间档次学校的毕业生,他们学历技能平平,薪资要求却不低不高,最容易被机器取代。

研究作者指出,企业似乎倾向于保留「贵」的顶尖人才和「便宜」的基层劳力,而中等人才既无法像名校生那样提供稀缺价值,也不像低端劳力那样成本极低,因而成了AI优先取代的对象。

这无疑加剧了职场的两极分化:金字塔尖的人才更吃香,塔基的人也许尚有立足之地,而夹在中间的大批普通白领则可能遭遇「上车关门」的困境——精英们坐稳了位置,顺手把后来者的门给关上。

这样的现象意味着,普通人想跨越门槛跻身顶尖圈层变得愈发困难,阶层跃迁的通道正在变窄。

对于很多年轻毕业生来说,AI不但没有带来职业起飞的翅膀,反而像是头顶的玻璃天花板,过早地封死了他们向上的空间。

亚马逊此次裁员并非直接针对「学历」开刀,但其中隐含的逻辑与这项研究不谋而合。

最明显的是,人力资源部门将首当其冲被砍最多——据传裁减比例高达15%。


HR工作向来被认为技术门槛相对不高,又有大量流程性事务,极易被AI工具部分取代(比如用算法初筛简历、自动安排面试等)。

而在技术团队内部,许多基础性编码、测试、文档撰写等任务现在也可以交给代码生成AI或自动化工具完成,从而减少对初级开发工程师的需求。

这意味着那些刚工作不久、经验尚浅的职场新人所面临的岗位萎缩最为严重。

西雅图总部部分被裁员工的部门如下(不完全统计),AWS未能幸免:


西雅图总部部分被裁员工的岗位如下(不完全统计):


网上流传的另一份裁员岗位分布显示,软件工程师(SDE),特别是刚毕业的初级工程师,是本次裁员人群重灾区。


不过话说回来,亚马逊并未打算削减其顶尖AI科研和工程人才的投入——恰恰相反,公司在2023年斥资数十亿美元投资AI初创公司Anthropic,又豪掷80亿美元与微软争抢英伟达AI芯片算力,这些举措都需要最顶尖的脑力来驾驭。

可以预见,亚马逊会继续高薪网罗AI领域的尖子生,而普通高校出身的基层码农在这轮优胜劣汰中将更加不利。

高管也难幸免

寒意蔓延到顶层

如果说AI对中层员工构成了无形压力,那么亚马逊此次裁员更直接、也颇具戏剧性的一幕是:连中高层管理者也未能幸免于「刀俎」。

过去科技公司裁员,往往优先砍掉的是表现欠佳的基层员工或冗余团队,高管层则相对稳固。

但这一次,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高层下达了「连骨带筋削成本」的硬指标:各部门领袖被要求拿出10%-15%的人力成本削减方案。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公司决定不再像以往那样只减掉底层岗位,而是痛下决心砍掉一批管理岗,包括那些级别不低的资深经理、总监甚至董事级别的职位。

某种程度上,这是CEO贾西「反官僚主义」改革思路的延续:他早就不满公司内部管理层级过多、决策缓慢,希望通过减少管理者来精简架构。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Andy Jassy)

今年年初,亚马逊还实施了全行业最严厉的强制返岗政策,要求员工每周五天到办公室打卡,本意也是倒逼那些远程摸鱼或身居他州的员工主动辞职,省下一笔遣散费用。

然而事实证明,这套组合拳并未逼走足够多的人,公司被迫祭出更大规模的裁员来达成降本目标。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AI和业务压力之下,被淘汰的既有基层码农,也有坐在宽大办公桌后的部门高管。

亚马逊内部甚至流传着一句玩笑话:「这次裁员连L7(对应Principal(首席)级别)都保不住。」

过去PIP绩效淘汰主要针对低绩效个体,而大裁员则像是一张无差别的巨网,把那些或许并非业绩不佳、但岗位被认定可有可无的人一并捞走。

尤其是一些冗余的管理岗和项目经理,在强调扁平快速的「硬核」文化回归中显得格格不入,难逃被精简的命运。

正如业内分析师所说,这轮裁员传递出一个明显信号:亚马逊通过AI驱动的效率提升,觉得已经能「少养一些人」了。

既然AI和新的管理工具让团队运转更加高效,那么抱着高薪的中层干部自然就不那么「不可或缺」了。

PIP与H-1B下的生存游戏

对于亲历亚马逊工作文化的人来说,「被优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大裁员之前,亚马逊就因其严格的绩效制度而名声在外。

这里有个术语叫「PIP」(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绩效改善计划),俗称「末位淘汰」。

每年一定比例的员工会被纳入PIP名单,要求在短时间内显著改进业绩,否则就得卷铺盖走人。

这种近乎「饥饿游戏」式的内部竞争,被亚马逊美其名曰保持「高标准人才密度」,但对员工而言无疑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据传亚马逊曾设定每年5%-10%的员工属于「不可挽留」(unregretted attrition),需要通过PIP或其他方式劝退,以腾出名额引入新鲜血液。

这种文化在贝索斯时代就已奠定,被戏称为「壮士断腕式的人才管理」。

因此即便没有这次宏大的裁员,亚马逊内部的小规模「优胜劣汰」也从未停止。

然而,大范围裁员的到来还是让许多亚马逊员工感到措手不及,特别是对于那些持有工作签证(H-1B)的外国员工而言,这几乎是末日临近般的打击。

在美国的高科技企业中,亚马逊是雇佣海外技术人才最多的公司之一。

仅在2025年上半年,亚马逊及旗下AWS部门就获得了超过10000份H-1B工作签证的批准,远超微软、Meta等公司(后两者同期各约5000份)。

这些持H-1B签证的员工大多来自中国和印度等国,怀揣技术移民梦想加入亚马逊。

一方面,公司借助他们填补了本土人才缺口,另一方面,这些员工也相对「听话」且勤奋——毕竟签证身份将他们牢牢系在公司身上,不敢轻易跳槽或抱怨。

甚至有不少人将进入亚马逊视作一种「续命稻草」,寄望以大公司的稳定工作来维持签证、进而拿到绿卡。

如今裁员大潮来袭,这批人无疑首当其冲地陷入恐慌。

如果他们在被裁后60天宽限期内找不到新雇主接手签证,就不得不匆匆收拾行囊离开美国,之前几年的奋斗将化为乌有。

而眼下整个科技行业都在收缩,短时间内再找到类似职位何其困难。

更令他们心寒的是,亚马逊一边裁撤本土员工,一边却持续大举申请H-1B名额引进更多外国劳工,以填补AI等新领域的人才需求。

这种行为招致了一些美国政界人士的抨击:「亚马逊在解雇本土员工的同时,居然声称找不到足够美国人才,不得不从国外请人,这很难让人信服」。


来自两党的一封国会质询信直接点名质问CEO贾西:「你们是不是在利用H-1B机制引入更廉价、易控制的劳动力来替代美国员工?」


不论亚马逊的用人取舍逻辑如何,对于个体员工来说,这场裁员更像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留下的人,如履薄冰;离开的人,前路未卜。

那位在清晨照顾婴儿的年轻父亲或许还算「幸运」,至少他是美国公民,不必为签证心惊胆战。

而据社交平台Blind上匿名分享的信息,一些亚马逊员工在收到裁员消息后,当场崩溃痛哭,不仅因为失去收入,更因为失去了留在这个国家继续追梦的机会。

一位持H-1B签证的印度工程师在领英上哀叹:「我在亚马逊干了四年,没想到最后会被扫地出门。太太才刚生下我们的孩子,如今我们可能不得不打包回国……」

进退维谷的未来

清晨的咖啡馆里,年轻的父亲低头看了看怀中熟睡的婴儿,又抬头望向窗外渐明的天空。

他不知道自己和家人接下来会去向何方。

他只知道,公司豪赌的AI,既是他曾经为之兴奋的未来所在,如今却成了他职业生涯的天敌。

远处,亚马逊大楼顶部的Logo依旧高悬,那是一张自信上扬的笑脸箭头。


此刻它似乎正俯视着芸芸众生,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新时代的悖论:当我们创造出可以像人类一样工作的机器,也许就要学会接受更少的人可以有工作。

参考资料: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world-at-work/amazon-targets-many-30000-corporate-job-cuts-sources-say-2025-10-27/

https://www.nytimes.com/2025/10/21/technology/inside-amazons-plans-to-replace-workers-with-robots.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5/10/27/technology/amazon-layoffs.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即将降级!37岁国足名将采访道歉+快哭了 压哨进球被吹无缘创纪录

即将降级!37岁国足名将采访道歉+快哭了 压哨进球被吹无缘创纪录

我爱英超
2025-11-01 18:25:09
很“友好”!东契奇和里夫斯赛后互相竖中指

很“友好”!东契奇和里夫斯赛后互相竖中指

雷速体育
2025-11-01 12:42:26
不是胰脏癌!坣娜真正死因曝光..老公心碎发声:在床边抱着她离世

不是胰脏癌!坣娜真正死因曝光..老公心碎发声:在床边抱着她离世

ETtoday星光云
2025-10-31 11:22:10
刘昊然喜当爹?33岁周冬雨两次被曝怀孕,素颜照鼻头红肿孕相明显

刘昊然喜当爹?33岁周冬雨两次被曝怀孕,素颜照鼻头红肿孕相明显

八星人
2025-11-01 15:35:14
阿马德:大家对结果很失望,但都十分相信主教练和他的体系

阿马德:大家对结果很失望,但都十分相信主教练和他的体系

懂球帝
2025-11-02 02:30:19
秦雯袭警冲上热搜!向王家卫炫耀后台硬能捞人,网友要求严查特权

秦雯袭警冲上热搜!向王家卫炫耀后台硬能捞人,网友要求严查特权

萌神木木
2025-10-31 21:33:21
订单破纪录、产能全开!三季报高增长龙头股掘金名单

订单破纪录、产能全开!三季报高增长龙头股掘金名单

K线论势
2025-11-01 22:49:44
为西贝出谋划策的华与华,到底什么水平?

为西贝出谋划策的华与华,到底什么水平?

圈内师老师
2025-10-31 18:39:21
郑丽文正式就职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队离任,卢秀燕、侯友宜缺席

郑丽文正式就职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队离任,卢秀燕、侯友宜缺席

策略述
2025-11-01 15:25:35
悉尼妹红毯杀疯了!银色透视裙尽显性感,自信气场碾压全场

悉尼妹红毯杀疯了!银色透视裙尽显性感,自信气场碾压全场

述家娱记
2025-10-31 14:04:50
威廉王子将亲叔安德鲁贬为庶民踢出王室?大义灭亲为凯特复仇,手段超狠!

威廉王子将亲叔安德鲁贬为庶民踢出王室?大义灭亲为凯特复仇,手段超狠!

英国报姐
2025-10-31 22:05:56
齐豫演唱会键盘手、著名编曲家屠颖在广州去世

齐豫演唱会键盘手、著名编曲家屠颖在广州去世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19:42:10
把七万公里走成一首长诗,68岁儿子与91岁母亲“慢半拍”环游中国

把七万公里走成一首长诗,68岁儿子与91岁母亲“慢半拍”环游中国

极目新闻
2025-10-31 18:33:04
人民日报发声!物业改革多地落地:物业费真降了,这4笔费可拒交

人民日报发声!物业改革多地落地:物业费真降了,这4笔费可拒交

振华观史
2025-10-30 08:27:30
马斯克回应奥尔特曼Roadster退订争议:24小时内已退款

马斯克回应奥尔特曼Roadster退订争议:24小时内已退款

IT之家
2025-11-01 23:29:06
杨威儿子和吴镇宇儿子聚会,15岁杨阳洋好显老,费曼像“社会人”

杨威儿子和吴镇宇儿子聚会,15岁杨阳洋好显老,费曼像“社会人”

心静物娱
2025-11-01 14:41:28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搞笑,湖人队东契奇与里夫斯的互动在灰熊队比赛后迅速走红

搞笑,湖人队东契奇与里夫斯的互动在灰熊队比赛后迅速走红

好火子
2025-11-02 07:25:49
最新研究发现:宇宙不可能是,也永远不可能是计算机模拟!

最新研究发现:宇宙不可能是,也永远不可能是计算机模拟!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1 15:06:36
带小三产检遇原配后续:曝男子是律师,吃软饭上位,小三也不简单

带小三产检遇原配后续:曝男子是律师,吃软饭上位,小三也不简单

银河史记
2025-11-01 21:13:54
2025-11-02 08:36:49
新智元 incentive-icons
新智元
AI产业主平台领航智能+时代
13761文章数 662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头条要闻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 有人让孩子吃饭自己喝水撑着

头条要闻

4200万美国人吃饭成问题 有人让孩子吃饭自己喝水撑着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手机
房产
健康

教育要闻

2026高考报名,这八处变化一定要了解!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手机要闻

一加15T配置提前看:6.31英寸+7000mAh电池,小屏市场要变天?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