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影响历史的因素很多,但第一推动力只有一个

0
分享至


历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出“历史的逻辑”,解决现实问题,预见未来趋势。为此,历史学者必须回答——什么是历史的“第一推动力”?

回答过该问题的经典包括:诺斯《西方的兴起》主张的“制度决定论”,汤因比《历史研究》主张的“英雄决定论”,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主张的“地理决定论”......

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无休无止。但喜欢读历史的人会发现,其实大家都站在不同维度看历史。

▋微观层面:偶然主宰一切

当我们从个体与事件的角度出发,拿着显微镜看历史,历史几乎完全由偶然决定。

比如秦朝的覆亡。秦始皇开创帝业,但其子胡亥并无帝王之才。若不是赵高操纵,胡亥未必会沦为昏庸傀儡,秦朝或许能多延续几十年。同样是高压的中央集权,在汉武帝手里运作良好,在秦二世手里却断送了江山。

类似的例子还有1914年的萨拉热窝。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刺杀,“偶然的子弹”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如果刺杀失败,欧洲列强的矛盾或许仍会积累,但爆发点很可能推迟几十年。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亚历山大大帝在32岁骤然去世,帝国瞬间分裂为继业者王国。如果他能再活二十年,地中海世界的格局或许完全不同;

这些案例说明,在微观层次,用显微镜观察,历史似乎没有规律。个人的选择、意外的疾病、突如其来的暗杀,都能左右历史进程。如果重置一次时间线,结果很可能大相径庭。

▋中观层次:规律若隐若现

当我们拿着放大镜,将视野扩展到国家与社会,历史规律开始若隐若现。它不是必然因果,而更像概率分布。

中国的“王朝周期律”就是典型。秦、汉、唐、明、清,无一不经历了开国励精图治、中期繁荣昌盛、末期腐败衰亡的循环。细节不同,但盛极而衰的轨迹却高度相似。

罗马帝国同样如此。凯撒打破元老院体制后崛起,罗马帝国取代了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的盛世“罗马和平”持续了两个世纪,但随后的财政枯竭、军人专权,走向衰亡。

▋宏观层面:规律显著,趋势不可阻挡

当视野进一步拉长,我们拿着望远镜看历史,历史的规律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宏观历史,是文明与世界体系的尺度。

农业革命就是一个宏观转折。人类从采集走向农耕,从部落社会到城邦与国家。这个过程几乎在所有文明中同步发生。

铁器的出现,则是另一个转折。铁器的出现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增加了财富和人口,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带来了平民知识分子的崛起。古印度、古希腊、古中国、古波斯、古犹太,同时出现超越轴心突破,进入智识大爆发的轴心时代。


工业革命则是又一场宏观飞跃。十八世纪的英国因煤炭与机械化生产崛起,欧洲大陆迅速跟进。工业化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还重组了社会阶层,催生了工人运动与民主制度。技术推动历史,这是宏观规律最显著的体现。

技术突破、人口周期、环境冲击、全球能量转换,共同构成了文明的节奏。个体与偶然在这里被稀释,只剩下趋势与逻辑。

▋科技是第一推动力

也正因此,黄漫在《历史的逻辑》一书中,站在物理规则的视角,提出无数微观粒子组成宏观世界之后,规律会越发明显的观点。

他认为,世界文明史是六个核心变量(科技、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的演进史,而唯一向前、起到驱动作用的,就是科技。

经济和军事对应在生物体上,就是捕食和反捕食,这是两种必备功能,所以天然存在于任何生命体和文明体,比如蚁群中必有工蚁(经济)和兵蚁(军事)。二者因缓变性、一致性而呈现出自变量的特征。

但根本上说,二者由科技和地理条件决定,而地理其实属于一种固定不变的边界条件或系数,所以最终是科技决定了经济水平的上限,也决定了军事(武器技术)水平的上限。

意识形态和政治则是人类文明特有的宏观特征变量,这表明了它们的从属性:首先,自然界不存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因此需要解释它们的起源,这就一定有决定起源的更基础变量;

其次,二者都过于多元化,具有极强的易变性,而多元化、易变性也需要解释。比如,为何中国从周朝的分封走向了秦帝国的一统,又在魏晋走向准封建?为何同属东方文明,中日在政治形态上却有着显著区别?

而以科技为主变量,在相同地理条件的不同地区,能找出大致相同的重大历史节点——它们背后都受到同一种科技力量的支配。


铁器传入大河流域后,各地文明就走出了阅兵式的一致步伐——印度战车王朝保拉法被铁器民族击败,被迫迁都,变成小小的跋娑国,铁器推动印度进入雄国时代;

中国战车王朝周朝被铁器民族击败,被迫迁都,成了小小的东周,华夏进入战国时代;印度短暂统一于难陀王朝,二世而亡,稳定于孔雀帝国;

中国短暂统一于秦王朝,二世而亡,稳定于汉帝国。这些历史轨迹在细节上千差万别,但从宏观周期看,有着明显的同构性。

影响历史的因素很多,但唯有科技才能构成方向,才称得上是主导变量。科技的决定性来源于其外生性、独立性和普适性,它不依赖于人类文明,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其他变量没有这种特性,反而是依附于人类文明,时而有效时而无效,甚至自身就是人类的造物,这种依赖于文明发展结果才能做出优劣判断的论证,严格来说属于循环论证。

▋科技决定论不是对人类价值的否定

当我们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站在宏观视角看历史就会发现科技是历史的第一推动力,这是唯一可以确定的历史规律,是最底层的历史的逻辑也是黄漫拨开各种决定论的迷雾,在历史哲学《历史的逻辑》中给出的答案。

但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看历史是我们寻找历史真正逻辑的方法,并不是对人类价值的否定。人的价值,不在于改变历史的结局和方向,而是提高文明进化的加速度。

历史必然性的微观基础,是每个行动者都尽了最大努力,这也是经济学里的理性人假设。正因为假设理性人会找到最优选择,经济学才只需要转而研究一个问题是否有最优解以及最优解是什么,将这个问题变成纯数学问题。

我们不能说经济学没有人文关怀。理性人的假设实则就暗含了对人类智慧的最高评价、对人的价值的最高肯定,因为只有拥有足够的智力,才能知道什么是最优选择。


只有理解了这一逻辑,才能明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在推动社会进步上所发挥的真正价值。它和科技对历史的决定性作用不是对立的。

人类历史的逻辑存在于宇宙法则之内。当我们谈宏观问题时,事实上并不需要关心个体的努力,因为这已被当做理所当然”的基础。

但降低问题层次,从宏观向微观过渡,个体差异所导致的闪光点就会熠熠生辉,人的价值立刻凸显,正如宪法再伟大,也不可能掩盖具体法的光辉。历史上的伟人和天才,固然无法改变历史的方向和结果,但可以加速进化

跳出人类中心主义,不是否定人的价值,恰恰是为了对人类文明演进的大逻辑能看得更清楚。以科技为中心重新审视宇宙,宇宙的逻辑更简洁自洽,这与从地心说转向日心说如出一辙。

正如同单纯从物种视角出发,无法解答“物种存在的意义”,单纯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也无法解释其意义,只有上升到文明整体的高度,一切才能水落石出。

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科技本体论,因此不仅是理解世界的必须,更是宇宙自身的进化逻辑使然。

《历史的逻辑》是一部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演进史,也是一部从整体视角研究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大历史”之作。但这本书又和传统经典的视角、观点、研究方法有所不同。它开启了大历史研究的一种新范式,甚至是一个新学派。

本书观点之颠覆、体系之庞大、知识密度超载、研究方法之多元,导致它迄今只在学术界、科学界、金融界受到推崇。

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先生评价《历史的逻辑》:一部充满原创精神的作品。站在汤因比、布罗代尔、麦克尼尔、戴蒙德、迈克尔·曼等前辈大家的肩膀上,作者整合出一整套文明演进(生存)的条件,围绕文明传播周期”“文明权力结构”“文明对话等概念,展开大开大阖的论证。该作另一特色是,跨学科工具的运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力量与可信度。

历史学者舒小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许宏、经济学家付鹏也倾情推荐。

北大博士徐守磊在精读六遍后,写出万字导读,甚至开始撰写一本浓缩版。

今天,值得反复细读的好书不仅要直面时代新的问题和挑战,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由于《历史的逻辑》观点极具颠覆性,已经在学界和金融圈等小范围内引发激烈讨论。但其研究非常扎实,逻辑非常清晰,在学术史、在未来的思想界,必然会有相应的地位。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添加:Leonardo20103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维C是苹果9倍!冬天使劲吃,一健脾养胃,二养肝护肝,三补钾补铁

维C是苹果9倍!冬天使劲吃,一健脾养胃,二养肝护肝,三补钾补铁

阿龙美食记
2025-11-11 13:47:30
琉球群岛地位未定,中方在联合国亮明态度,日媒破防

琉球群岛地位未定,中方在联合国亮明态度,日媒破防

头条爆料007
2025-11-10 22:03:53
全世界最大的笑话就是中国人学英语。

全世界最大的笑话就是中国人学英语。

玉辞心
2025-10-22 07:09:40
骤降!江苏气象发布:0℃以下!

骤降!江苏气象发布:0℃以下!

江苏警方
2025-11-11 20:35:25
最邪恶的实验:六女四男船上共渡100天,无法律约束,结局会怎样

最邪恶的实验:六女四男船上共渡100天,无法律约束,结局会怎样

猫眼观史
2024-08-17 10:30:56
被辛芷蕾反击后,“一言不发”的郝蕾,终于不再顾忌所谓的体面

被辛芷蕾反击后,“一言不发”的郝蕾,终于不再顾忌所谓的体面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1 21:06:46
妻子举报南科大教授出轨,公开丈夫与小三约会照,资产高达2千万

妻子举报南科大教授出轨,公开丈夫与小三约会照,资产高达2千万

180视角
2025-11-10 14:06:59
嘴硬心慌的沈伯洋连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

嘴硬心慌的沈伯洋连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

吃货的分享
2025-11-12 03:56:59
四野资深旅长,得知授少校军衔,苦笑道:太丢脸了,请允许我转业

四野资深旅长,得知授少校军衔,苦笑道:太丢脸了,请允许我转业

阿校谈史
2025-11-10 17:27:42
1945年,法国巴黎,伊娃的衣服被人扒下来,丰腴的身体没任何遮挡

1945年,法国巴黎,伊娃的衣服被人扒下来,丰腴的身体没任何遮挡

百态人间
2025-11-03 16:15:12
官媒发文,63岁何超琼再破天花板,让许晋亨和整个豪门圈沉默了

官媒发文,63岁何超琼再破天花板,让许晋亨和整个豪门圈沉默了

小鬼头体育
2025-11-10 04:33:10
陈雨菲横扫高昉洁难救主,江苏队3-2力克浙江队,夺小组头名晋级

陈雨菲横扫高昉洁难救主,江苏队3-2力克浙江队,夺小组头名晋级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1 20:14:46
税务部门提醒:未依法申报境外所得的居民个人要及时申报缴税

税务部门提醒:未依法申报境外所得的居民个人要及时申报缴税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1 16:40:08
巅峰对决即将上演!拜仁之矛遇到阿森纳之盾,谁能战胜对手的

巅峰对决即将上演!拜仁之矛遇到阿森纳之盾,谁能战胜对手的

里芃芃体育
2025-11-12 05:00:03
江苏一个3岁孩童,被扣上“惯犯”的帽子,心狠到令人愤怒

江苏一个3岁孩童,被扣上“惯犯”的帽子,心狠到令人愤怒

娜乌和西卡
2025-11-11 16:41:58
不出3年,中国贬值最快的不是房子、现金,而是这3样东西

不出3年,中国贬值最快的不是房子、现金,而是这3样东西

诗意世界
2025-08-29 17:42:06
深夜22点,辽篮公布赵继伟伤情,果然是拉伤,恐无缘铜牌争夺战

深夜22点,辽篮公布赵继伟伤情,果然是拉伤,恐无缘铜牌争夺战

萌兰聊个球
2025-11-11 22:43:44
起拍价超6000万!浙江一光伏资产被法拍!

起拍价超6000万!浙江一光伏资产被法拍!

新浪财经
2025-11-11 18:13:34
医生调查发现:经常吃辣椒的人,用不了多久,血管或有这4个变化

医生调查发现:经常吃辣椒的人,用不了多久,血管或有这4个变化

泠泠说史
2025-11-01 15:17:17
罕见!两位球迷在总决赛现场不幸逝世;弗里茨辛纳轻松过关

罕见!两位球迷在总决赛现场不幸逝世;弗里茨辛纳轻松过关

网球之家
2025-11-11 20:06:41
2025-11-12 05:12:49
游子三月三
游子三月三
提升书店行业专业度
1035文章数 55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时尚
健康
手机

教育要闻

老师们不奢望减轻什么负担,只希望能实行8小时工作制!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手机要闻

小米10000mAh电池量产落地,REDMI中端机率先搭载,你期待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