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则来自养老服务领域的重磅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由广州市民政局牵头,广州市老人院主导编制的国家标准《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指南》(GB/T 46401-2025)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这一标准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在认知障碍照护标准化建设方面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养老服务正式迈入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该标准在总结粤港澳大湾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全国不同地区养老服务发展水平,从术语定义、照护流程、服务内容、人员配置、环境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标准明确提出养老机构应建立以"全人照护"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强调个性化、连续性、协同性和安全性,倡导"尊重理解、整合照护、自立支援、环境友好、安全防护"的服务原则,推动认知障碍老年人从"被动照护"向"主动支持"转变。值得一提的是,标准还倡导引入非药物干预手段,如怀旧疗法、音乐疗法、园艺疗法等,延缓病程发展,全面提升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为该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广州市老人院自1994年起率先开展认知障碍照护服务,是国内最早系统开展该项服务的养老机构之一。经过30年发展,该院已形成涵盖"科普教育—筛查评估—早期干预—机构照护—社区延伸—家属支持"的全链条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构建了"居家—社区—机构—医院"四级联动的服务网络。在院内,市老人院打造全国首栋认知障碍照护大楼"慈慧楼",通过模拟家庭场景、设置怀旧角落、配置感官刺激设施等方式,营造熟悉、温馨、安全的生活环境。在社区层面,该院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机构专业认知障碍服务触角延伸至居民家门口,为社区有需要的长者建立认知健康档案,提供日间照料、家属培训、心理支持等服务,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目前,广州全市已建成认知障碍照护床位5091张,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无疑为全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
然而,在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问题:养老服务行业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端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新发布的《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指南》对服务质量、照护流程、人员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要求的落地实施,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无论是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能力评估、服务需求评估,还是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估,都需要既懂医疗护理、心理学、康复技术,又具备机构运营、风险控制等综合能力的跨界人才。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养老服务专业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从数量上看,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近乎欧盟老年人口的两倍。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4》报告预测,到2035年、2050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将分别达到22.8%和30.9%;预计到2035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3亿,至2050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4亿。
![]()
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意味着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将呈现指数级增长。然而,当前养老从业者多为单一技能背景,高校培养体系滞后导致"医养管"融合课程不足,智慧养老、适老化设计等新兴领域课程覆盖率低于20%。养老服务评估师相关人才缺口巨大,行业亟需既精通医疗护理、心理学、康复技术等专业领域,又具备机构运营、智慧养老系统管理、风险控制等综合能力的跨界人才。这种人才短缺的现状,直接制约了养老机构连锁化扩张、医养结合模式落地及智能化升级进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养老服务评估师这一新职业应运而生。养老服务评估师是根据老年人服务类型、照料护理等级进行老年人能力评估、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估的专业人才,需要兼具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基础知识。这一新职业的设立,旨在培养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综合需求评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估、养老方案制订与实施、照护技术实施、养老培训指导、实务应用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养老服务评估师的职业功能涵盖了养老服务的全流程。在服务前端,他们需要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认知能力、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等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方案;在服务过程中,他们需要监督评估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确保各项照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在服务后端,他们还要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价,不断优化改进服务方案。可以说,养老服务评估师是连接老年人需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关键纽带,是保障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支撑。
从广州市老人院30年的实践经验来看,专业评估在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科普教育—筛查评估—早期干预—机构照护—社区延伸—家属支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中,评估环节贯穿始终。无论是为社区长者建立认知健康档案,还是确定照料护理等级,抑或是评价照护效果,都需要专业的评估人才提供技术支持。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养老服务评估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就业前景来看,养老服务评估师无疑将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职业之一。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持续增长,养老服务需求将呈现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趋势。无论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都需要专业的评估服务来保障服务质量。特别是在医养结合、智慧养老、认知障碍照护等新兴领域,对养老服务评估师的需求更加迫切。广州将"建设认知障碍(失智老人)照护床位"纳入2024年民生实事,并围绕服务对象和照护需求集中区域打造了7个认知症照护支持中心,这些举措的推进都离不开专业评估人才的参与。
养老服务评估师不仅可以在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传统领域就业,还可以在养老服务咨询公司、第三方评估机构、养老产业投资机构等新兴领域发挥专长。随着养老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评估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薪酬待遇也将随着专业能力的提升而水涨船高。
![]()
为了规范养老服务评估师的培养和选拔,养老服务评估师职业能力水平考试即将启动。据了解,该考试是面向养老服务人才的专业水平评价认证,面向全社会开放。考试在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共计35个城市设置了考点,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西宁、兰州、长沙、西安、长春、沈阳、大连、武汉、海口、银川、郑州、太原、合肥、杭州、南宁、贵阳、成都、昆明、南京、南昌、济南、青岛、福州、厦门、石家庄、乌鲁木齐、哈尔滨、呼和浩特、拉萨。考试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3个等级,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
考试采用统一教材,分为《养老服务管理理论》和《养老服务管理实务》。《养老服务管理理论》是三个等级通用,实务教材分为对应的《养老服务管理实务(初级)》、《养老服务管理实务(中级)》、《养老服务管理实务(高级)》三本。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会在考生完成报名后免费邮寄,不再额外收取任何费用。考生可以通过养老服务评估师考试网了解考试详情并进行报名,这也是报名的唯一官方渠道。目前,考试相关安排暂未公布,预计将在近期发布考试公告,有意向的考生可以密切关注养老服务评估师考试网的最新动态。
养老服务评估师人才培养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职业本身的范畴。从宏观层面看,培养一支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养老服务评估师队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通过专业评估,可以更加精准地匹配养老服务供需,提高养老资源配置效率,减轻社会养老负担。从行业层面看,养老服务评估师的加入将推动养老服务行业整体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促进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就像《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指南》这样的国家标准,只有通过专业人才的落地实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从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角度看,养老服务评估师的专业服务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养老服务方案,享受更加优质、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广州市老人院通过为社区长者建立认知健康档案,提供日间照料、家属培训、心理支持等服务,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实践,充分说明了专业评估对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养老服务评估师的培养,也将为年轻人才进入养老服务行业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当前养老从业者多为中老年人,年轻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养老服务评估师这一新职业,以其专业性强、发展空间大、社会价值高的特点,将吸引更多年轻人才投身养老服务事业,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和创新活力。破解养老服务人才困局,构建养老服务评估师规范化、职业化、规模化培养体系,已成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养老服务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指南》等国家标准的出台,为养老服务专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养老服务评估师职业能力水平考试的即将启动,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专业人才的加入,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养老服务质量将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持续增强。养老服务评估师这一新职业,必将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