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
我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就
系列新闻发布会
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专场举行
“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四个优先”,全市教育系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7.6%,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3%,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6.5%,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
我市坚持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根本任务方案规定
实现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覆盖,持续擦亮“孝爱教育”品牌,创新推出“行走的思政课”,年均30万人次学生走进红色场馆,全市中小学生同上“孝德”班会课。
全面实施“活力校园211”行动(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每天1节体育课、掌握1项运动技能),让学生心中有善、眼中有神、身体有劲。
“十四五”以来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108所、国防教育示范校18所、体育艺术示范学校和传统特色学校54所。
实施美育浸润“三个一”行动(一校一品、一师一能、一生一技),形成“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生动局面。
教育经费优先保障
“十四五”以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累计投入322.6亿元,较“十三五”增长12.37%。
我市紧盯“上好学”这一群众最急最盼的问题,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309所,新增学位10.4万个,优质资源供给更加充裕。
应城市接受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认定。组建义务教育教联体157个,将优质资源辐射到薄弱学校,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教育支撑全面深化,湖北工程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本科创建全面启动,孝感美珈职业学院、武汉传媒学院、武汉工贸职业学院成功落户孝感办学。
2025年秋季学期起,我市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免除学前一年保教费,首批惠及幼儿3.9万人。
“十四五”以来,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孝昌、大悟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受益学生24.2万人次。
国家学生资助提标扩面,累计发放资助金11.3亿元,资助学生77.5万人次,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在全省率先实现“校园游泳”全覆盖,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培训师资934人,教会8万余名学生“自救自护”。
在全省率先实现中小学(幼儿园)“空调全覆盖”,让莘莘学子“冬暖夏凉”,让“民生清单”变为“幸福实景”。
![]()
我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持续实施“师德铸魂”工程,开展寻访“孝感好老师”活动,“孝感教育大讲堂”“卓越教师学习共同体”助力本地名师名家倍出,评选市级梯级荣誉教师3957人,培育“湖北名师工作室”“澴川教育人才工作室”50个。
招聘、培养教师4829人。每年不少于1500名教师参与城乡交流轮岗,师资配置更加均衡。
与高校联合开设硕士学位定制班,实施农村教师学历提升项目,860人学历得到提升,农村教师本科学历占比达到82%。
依托国家、省、市三级培训体系,年培训教师4000余人,县级和校本培训实现全覆盖。
教师待遇稳步提升。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茁壮成长。
市直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划转区级管理,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逐步深化,教育治理更加顺畅。
纵深推进“新质课堂”改革,实现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教学质量“三个转变”。
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稳步推进,8所中职学校试点“综合高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2019-2025年高考特殊线上线人数实现“七连增”,累计增幅57.7%,高出全省15个百分点,让更多学生能上更好的大学。
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三年行动,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市域产教联合体资源共享平台投用,成立全国最大、全省首家现代造纸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职业教育服务“4+2”主导产业能力显著增强。
我市成功创建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改革试验区,孝南区获批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孝感经验”入选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
“十四五”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先后荣获国家和省级综合荣誉120余项,成为改革成效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见证。
来源:孝感日报 全媒体记者刘艳 特约记者罗梦曲 海报设计/周洋
制作:包梦婷
校对:钟明
责编:徐文
终审:朱霞
孝感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 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