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将我从年级主任降为普通教师,一学期后全校升学率暴跌79%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建国,从今天起,你不再担任高三年级主任职务。"副校长赵文轩站在办公室门口,当着十几个老师的面宣布这个决定,语气冷淡得像在念一份无关紧要的通知。

陈建国正在批改学生的模拟试卷,手中的红笔停顿了一下,抬起头看着赵文轩,没有说话。

赵文轩继续说:"学校决定推行年轻化改革,你的工作作风太老派了,不适合继续担任管理岗位,下学期你去带高三(9)班当普通班主任吧。"

没想到这个决定竟让全校升学率暴跌79%

01

陈建国在明德中学待了整整13年。

2010年,他从师范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从一个普通的数学老师一步步做到高三年级主任。

13年里,他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教学管理上。

每天早上6点,他准时出现在教学楼,检查各班的早读情况。

晚上10点半,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确保所有学生都安全离校。

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各科老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研究教学难点。

他整理了一套完整的备考资料体系,涵盖高考所有知识点,每年都会根据最新考纲更新。

他还负责协调全年级12个班的教学进度,确保每个班的教学质量都不掉队。

对于年轻教师,他更是手把手地指导,从教案设计到课堂管理,从作业批改到家长沟通,事无巨细。

学校里的年轻老师都说:"跟着陈主任干,心里踏实。"

过去5年,明德中学的一本上线率从47%一路攀升到82%,在全市排名从第7名跃升到第2名。

2022年高考,全市理科前10名学生,有6个出自明德中学。

其中状元李晨阳就是陈建国亲自带的学生,高考成绩712分,被清华大学录取。

教育局的领导来学校视察时,校长张建华总是笑容满面地介绍:"我们学校能有今天的成绩,陈建国功不可没啊!"

可陈建国为人低调,不善交际。



学校组织的各种应酬饭局,他总是推辞不去。

领导来检查,别的老师都围上去献殷勤,他却只是礼貌地打个招呼就继续忙自己的工作。

他不会说漂亮话,不会写华丽的总结报告,只知道埋头苦干。

这样的性格,在新来的副校长赵文轩眼里,就成了"不识时务"。

赵文轩是去年9月从教育局空降到明德中学的,上任时带着一套"先进的管理理念"。

他看不惯陈建国的"老派作风",觉得陈建国的教学方法"陈旧保守,缺乏创新精神"。

在几次领导班子会议上,赵文轩多次暗讽:"有些老同志啊,思想僵化,跟不上时代了。"

陈建国知道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但他从不辩解,只是默默做好自己的工作。

他相信,成绩会说话。

可他没想到,有些人在意的根本不是成绩。

02

赵文轩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行所谓的"年轻化管理"。

他提拔了几个善于表演的年轻教师进入管理层,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说漂亮话,会做PPT,会在领导面前表现。

至于教学能力如何,学生成绩怎样,那都是次要的。

赵文轩最看重的人,是32岁的海归硕士李俊。

李俊毕业于英国某大学教育学专业,回国后在明德中学教了3年英语。

他的课堂永远都是多媒体设备齐上阵:投影仪、音响、电子白板、平板电脑,恨不得把科技馆搬进教室。

PPT做得花里胡哨,动画效果炫目夺人,背景音乐此起彼伏,整个课堂搞得像大型文艺演出。

每次有上级领导来学校检查,李俊总能把课堂布置得光鲜亮丽。

学生们在他的指挥下有模有样地配合表演,场面热闹非凡,气氛热烈。

领导们看得连连点头称赞:"这才是现代化教学啊!这就是教育创新的典范!"

李俊还特别会写教学论文,动不动就搞什么"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融合"、"多元化评价体系",一篇论文能堆砌几十个教育理论名词。

他参加各种教学比赛总能拿奖,不是因为实际效果好,而是因为表演精彩,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

可是,在那些华丽的公开课背后,李俊班上学生的真实成绩却惨不忍睹。

他教的班级英语平均分常年在年级倒数,口语能力更是让人不敢恭维。

有一次,陈建国无意中看到李俊班上学生的英语作文,语法错误百出,词汇贫乏,基础知识漏洞百出。

他忍不住问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平时怎么上课的?"

学生无奈地说:"陈主任,我们上课就是看视频,听音乐,做游戏,感觉挺热闹的,但是不知道到底学了什么。"

另一个学生偷偷告诉他:"李老师只有领导来听课时才那样上,平时就是让我们自己看书,他在那里玩手机。"

陈建国听了心如刀绞,但他什么也说不了,因为在领导眼里,李俊才是"教学创新"的代表。

赵文轩多次在会议上表扬李俊:"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新型教师!思想活跃,敢于创新,不像有些老同志,抱着老黄历不放!"

陈建国知道,这话又是说给自己听的。

终于,在一次领导班子会议上,赵文轩正式提出:"我建议让李俊担任新一届高三年级主任,给年轻人更多机会!"

校长张建华犹豫了一下:"李俊没带过毕业班,经验不足吧?"

赵文轩立刻反驳:"正因为年轻,才更有活力!陈建国那一套已经过时了,我们需要新思路!"

最终,在赵文轩的强力推动下,学校决定"调整"陈建国的岗位。

当赵文轩当着众人的面宣布这个决定时,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老教师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话。

陈建国平静地收拾好桌上的资料,对赵文轩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他没有争辩,没有抱怨,只是默默离开了年级主任办公室。

走廊里,几个年轻老师偷偷议论:"陈主任这是被架空了啊。"

"唉,人家有背景,咱们能怎么办?"

"可是李俊真的行吗?他连毕业班都没带过..."

"管他呢,反正倒霉的是学生,又不是我们。"

03

高三(9)班是全年级基础最差的班级。

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不理想,交了择校费才进来的。

上一届带这个班的老师,因为压力太大,教了一年就申请调走了。

现在,这个"烫手山芋"落到了陈建国手里。

开学第一天,陈建国走进(9)班教室,看到的是一片混乱景象。

有的学生趴在桌上睡觉,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聊天打闹,根本没人注意到他进来。

陈建国站在讲台上,没有发火,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些孩子。

过了足足两分钟,教室才渐渐安静下来。

"同学们,我是你们的新班主任陈建国。"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我知道你们的基础不好,我也知道很多人已经放弃了你们。"

"但是我没有放弃。从今天起,我会用我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你们每一个人。"

"我不能保证你们都能考上一本,但我保证,只要你们愿意努力,我一定让你们考上大学。"

教室里一片安静,有几个学生的眼睛红了。

他们已经太久没有听到这样的话了。

从那天起,陈建国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9)班。

每天早上6点,他准时出现在教室,陪学生们早读。

每天晚上,他都会留下来给学生们答疑,直到最后一个学生离开。

他给每个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他们的薄弱环节针对性辅导。

基础差的学生,他从初中知识开始补。

偏科严重的学生,他专门找各科老师协调,制定补救方案。



而此时,新上任的年级主任李俊正在大刀阔斧地"改革"。

他召开的第一次年级大会上,就宣布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从今天起,取消每周的教研活动,改为'自主研修',老师们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台下的老教师们面面相觑,这不就是取消教研吗?

"陈建国整理的那套备考资料太老旧了,我们要创新教学,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教。"

数学组的王老师忍不住问:"李主任,高考考点是固定的,我们不统一复习进度,学生怎么办?"

李俊不耐烦地挥挥手:"王老师,你这思想太保守了!现在讲究的是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懂吗?"

"还有,原来陈建国搞的什么尖子生培养计划也取消了,那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物理组的张老师急了:"李主任,尖子生培养计划是针对有潜力冲击名校的学生,这怎么能取消?"

李俊冷笑一声:"张老师,你是不是也跟陈建国一样,思想僵化了?教育改革就是要打破旧框架!"

会后,几个老教师私下找到陈建国。

"陈主任,这样下去不行啊,学生们怎么办?"

"李俊根本不懂高三教学,他这是瞎搞!"

"您能不能跟校长反映一下?"

陈建国摇摇头,苦笑道:"我现在只是普通老师,管不了那么多。"

"而且,就算我说了,校长会听吗?人家赵副校长力挺李俊,我说什么都没用。"

老教师们叹着气离开了。

他们知道,陈建国说的是实话。

在这个学校,有些事情不是靠能力和道理就能改变的。

接下来的两个月,整个高三年级陷入了混乱。

没有了统一的教研活动,各科老师各自为政,教学进度乱七八糟。

有的班已经复习到第三轮,有的班还在第一轮挣扎。

没有了统一的备考资料,学生们手里的复习资料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

尖子生培养计划取消后,那些有潜力冲击名校的学生失去了系统的指导,成绩开始下滑。

而李俊本人,除了偶尔开个会,讲几句漂亮话,根本不管具体的教学工作。

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论文、做PPT、准备各种汇报材料上。

在他看来,这些才是"重要工作",至于学生成绩,那是老师们的事。

04

开学两个月后,第一次月考成绩出炉。

当成绩统计表摆在校长张建华桌上时,他的脸色变得铁青。

全年级平均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分!

一本上线预测人数从去年的327人降到了289人!

年级前50名学生中,有31人成绩出现明显下滑!

这是明德中学近10年来最差的月考成绩!



张建华把李俊叫到办公室:"这是怎么回事?成绩怎么会下降这么多?"

李俊早就准备好了说辞:"校长,这届学生基础本来就差,而且现在才高三上学期,成绩波动很正常。"

"您放心,我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提升计划,下次考试一定会有改善。"

张建华皱着眉头:"你最好说到做到,如果期中考试还是这样,你自己看着办!"

李俊离开校长办公室后,立刻召开紧急年级会议。

"各位老师,这次月考成绩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基础差,还有就是部分老师执行不力!"

他把责任全部推给了学生和老师。

"从今天起,所有老师必须加大作业量,增加考试频率,用题海战术提高成绩!"

台下的老师们敢怒不敢言。

谁都知道,成绩下滑的真正原因是李俊的瞎指挥,但谁也不敢说。

而就在全年级一片混乱的时候,陈建国的(9)班却出现了奇迹。

月考成绩显示,(9)班平均分比开学时提高了17分!

班上原本倒数的几个学生,成绩都有明显进步。

有个叫刘洋的学生,开学时数学只能考30多分,这次月考考了68分。

有个叫张敏的女生,英语从40分提高到了72分。

家长们简直不敢相信,纷纷打电话给陈建国表示感谢。

刘洋的妈妈哭着说:"陈老师,您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孩子以前天天在家打游戏,现在每天主动学习到深夜!"

张敏的爸爸说:"陈老师,我女儿说您每天晚上都给她补课,周末也不休息,我们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

消息很快在家长群里传开了。

其他班的家长们坐不住了,纷纷找到校长,要求把孩子转到陈建国班里。

"张校长,我们强烈要求把孩子转到(9)班!"

"陈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为什么不让他继续当年级主任?"

"李俊根本不行,他把我们孩子的前途都耽误了!"

张建华被家长们围得焦头烂额,但他不能答应。

如果现在让学生转班,不就是承认当初调整陈建国是错误的吗?

他只能一遍遍地安抚家长:"请大家相信学校,我们一定会解决问题的。"

可家长们根本不买账,投诉电话一个接一个打到教育局。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更大的危机来了。

期中考试前一周,学校突然接到教育局的紧急通知。

"鉴于教学改革需要,今年全市高三统考时间提前到下学期初,即明年3月初举行。"

"本次统考成绩将作为各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学校评级和明年的招生指标。"

这个通知如同晴天霹雳!

原本统考是在5月份,现在提前到3月份,整整提前了两个月!

这意味着留给学校的备考时间只剩下不到4个月了!

而现在全年级的教学进度一片混乱,很多班连第一轮复习都没完成!

赵文轩拿到通知后,脸色煞白,手都在发抖。

他冲进校长办公室,把通知拍在桌上:"张校长,这可怎么办?!"

张建华看完通知,猛地站起来,声音都在发抖:"怎么会这样?!教育局怎么能突然改时间?!"

"现在全年级成绩本来就下滑了,如果统考再考砸了,学校评级肯定保不住!"

"学校评级一旦降级,明年的招生指标至少减少30%,优质生源都会流失!"

"到时候我这个校长,你这个副校长,都得承担责任!"

赵文轩的额头冒出冷汗:"那...那现在怎么办?"

张建华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脸色阴沉得可怕。

办公室外,几个老教师交头接耳。

"听说教育局要提前统考了?"

"是啊,只剩4个月了,这可怎么办?"

"现在全年级乱成一锅粥,李俊根本搞不定。"

"唉,当初就不该把陈主任撤下来..."

突然有人喊道:"出大事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