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摆功臣宴,韩信因座次察觉杀机,称病离席后看见牌位脊背发凉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淮阴侯接旨!"太监尖利的嗓音在府门外响起。

韩信放下手中的兵书,心头猛地一沉。长乐宫传来急召,刘邦邀他入宫赴宴,说是庆贺平定异姓王叛乱的功臣宴。

可韩信从那个传旨太监的眼神中,察觉到一股不寻常的气息——那眼神闪躲、紧张,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01

汉十年,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已经整整三年。

从当年统帅百万大军、攻无不克的齐王,到如今深居简出、门可罗雀的闲散侯爵,这三年他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府中读书、下棋、侍弄花草,从不过问朝政,从不结交宾客,甚至连府门都很少出。

可就是这样小心翼翼,他依然能感受到那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自己。

这天突然接到刘邦圣旨,邀他参加功臣宴,韩信心中警铃大作。

他站在府门口,接过那道明黄色的圣旨,手指微微发颤。



"陛下设宴是为了什么?"他问传旨太监。

太监低着头,声音恭敬却透着冷意:"陛下说了,近年来平定了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叛乱,天下终于太平,特设功臣宴犒赏有功之臣。"

韩信的心猛地往下沉。

彭越、英布……这些名字像一根根针扎在他心上。

彭越,梁王,去年被人告发谋反,被刘邦剁成肉酱,还把肉酱分赐给各路诸侯,以示警告。

英布,淮南王,今年初起兵反叛,被刘邦亲自率军平定,全族诛灭。

这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异姓王,一个接一个被铲除,如今轮到他了吗?

韩信回到书房,在窗前站了很久。

窗外是初冬的长安城,天色灰蒙蒙的,寒风吹得树枝摇晃,像是在预示着什么不祥的事情。

他的贴身侍卫老吴悄悄走进来,压低声音说:"侯爷,这宴会恐怕不简单啊。"

韩信苦笑一声:"我何尝不知道?可圣旨已下,不去就是抗旨,去了……也许就是送死。"

老吴急得直搓手:"那怎么办?要不咱们连夜逃出长安?"

"逃?"韩信摇摇头,"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况且府外早就被锦衣卫盯死了,我敢逃,全府上下都得陪葬。"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备车,入宫。"

老吴看着他的背影,眼眶发红。

当年那个指挥千军万马、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大将军,如今却要为了一场宴会心惊胆战,这是何等的悲哀。

02

马车驶向皇城,韩信掀开车帘往外看,心越来越沉。

长安城的戒备森严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

往日热闹的街道空荡荡的,商铺都早早关了门,行人稀少,气氛压抑得可怕。

每隔十步就有一队锦衣卫巡逻,他们腰悬长刀,眼神锐利,像是在搜寻什么猎物。

"侯爷,您看那边。"老吴指着街角。

韩信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十几个锦衣卫正在盘查一个路人,那人被按在地上搜身,动作粗暴,毫不留情。

"这阵势……"老吴咽了口唾沫,"比当年攻打咸阳时还要戒备森严。"

韩信没有说话,他的目光落在远处的皇城城墙上。

城墙上每隔五步就站着一个弓箭手,箭已搭在弦上,随时可以射出。

这哪里是设宴的架势,分明是要抓捕重犯的阵仗。

马车驶入皇城,韩信下车步行,沿着熟悉的御道走向长乐宫。

御道两旁站满了侍卫,全都是刘邦的亲信,一个个面无表情,手按刀柄,杀气腾腾。

韩信认出其中几个,都是当年跟随刘邦起兵的老人,对他这个"功高震主"的淮阴侯向来没有好感。

走到长乐宫门口,韩信停下脚步。

宫门大开,里面灯火通明,可那光亮却透着一股诡异的冷。

"淮阴侯到——"太监尖利的唱名声响起。

韩信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大殿。

殿内的气氛比他想象的还要压抑。

文武百官已经到齐,却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低着头,神色紧张,像是在等待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

韩信扫视一圈,发现今天到场的都是刘邦的心腹重臣:丞相萧何、御史大夫周昌、太尉卢绾……

这些人平时见到他还会客套几句,今天却一个个避开他的目光,仿佛他是瘟神。

更让韩信心惊的是,殿内的侍卫数量是平时的三倍。

这些侍卫不是普通的宫廷侍卫,而是刘邦的贴身护卫,个个身材魁梧,眼神凶狠,手中的长刀寒光闪闪。

他们分散站在大殿四周,把所有的出口都封死了。

韩信的后背开始冒冷汗。

这哪里是什么功臣宴,分明是鸿门宴!

"淮阴侯,陛下有请。"一个太监走过来,声音冰冷。

韩信跟着太监往前走,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

大殿正中的龙椅上,刘邦端坐着,脸上挂着笑容,可那笑容不达眼底,反而透着一股森然的杀意。

"韩爱卿,朕好久没见你了。"刘邦的声音听起来很热情,可韩信却听出了其中的冷意。

"臣参见陛下。"韩信跪下行礼,头低得很低。

"起来吧,今天是功臣宴,不必多礼。"刘邦摆摆手,"来人,赐座。"

韩信的心猛地一紧。

赐座?在这种场合赐座?

03

太监引导韩信入座,可当韩信看到那个座位时,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个座位被单独设在大殿正中央,正对着龙椅,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所有文武百官的座位都在两侧,唯独他的座位在正中,像是被特意孤立出来。

这个位置既是殊荣,也是死亡陷阱。

坐下,就是僭越之罪——臣子怎么能坐在正对皇帝的位置?这是在挑衅皇权!

不坐,就是抗旨不尊——皇帝赐座你不坐,这是在藐视圣恩!

无论他做出哪个选择,都是死路一条。

韩信站在那个座位前,进退两难。



大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刘邦坐在龙椅上,用审视的目光盯着他,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像是在欣赏一只困兽的挣扎。

满朝文武屏息以待,有人眼中闪过幸灾乐祸,有人眼中露出同情,更多的人则是冷漠地看着这一切。

空气凝固了,杀机四伏。

韩信的手心全是汗,后背的衣服已经被冷汗浸透。

他知道,今天这个局是刘邦精心设计的。

如果他坐下,刘邦会立刻以"僭越之罪"将他拿下;如果他不坐,刘邦会以"抗旨不尊"为由将他处死。

无论如何,他今天都走不出这座长乐宫。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殿内的气氛越来越压抑。

韩信站在那里,脑海中飞快地转着念头,寻找着任何一个可能的生路。

就在所有人以为韩信会做出选择时,他突然做出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韩信没有回答是否入座,反而突然脸色煞白,身体剧烈摇晃,一手捂住胸口,痛苦地跪倒在地。

他大声喊道:"陛下恕罪!臣……臣旧疾复发,心口剧痛,实在……实在无法……"

话未说完,他猛地张口,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溅在地上,触目惊心。

然后整个人向前栽倒,昏厥过去。

满殿哗然!

文武百官都站了起来,有人惊呼,有人议论,场面一片混乱。

刘邦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阴沉。

他精心设计的杀局,就这样被韩信用一口鲜血破解了!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传太医!"刘邦冷冷地说。

几个太监急忙上前,七手八脚地把韩信抬起来,往偏殿送去。

刘邦坐在龙椅上,眼神阴鸷地看着韩信被抬走的方向,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笃"的声音。

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像是在敲击每个人的心脏。

04

韩信被抬到偏殿,放在一张软榻上。

太医匆匆赶来,把脉、检查,忙活了一阵,最后恭敬地向守在门口的太监汇报:"淮阴侯确实是旧疾复发,需要静养,不宜劳累。"

太监点点头,转身回主殿禀报去了。

偏殿内只剩下韩信和两个守在门口的侍卫。

韩信躺在榻上,闭着眼睛,呼吸均匀,看起来确实昏迷不醒。

可实际上,他的意识清醒得很,甚至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刚才那一口血是真的。

他在来之前就咬破了舌尖,把血含在口中,关键时刻喷出来,制造昏厥的假象。

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破局之法。

装病,拖延时间,至少能保住一条命。

偏殿很安静,只能听到远处主殿传来的隐约声音。

韩信竖起耳朵仔细听,渐渐听出了不对劲。

主殿传来的不是觥筹交错的欢声笑语,而是争执声、杯盏碎裂声,甚至……刀剑出鞘的声音!

韩信的心猛地一紧。

他听到有人在大喊:"陛下!臣冤枉啊!"

然后是刀剑入肉的声音,惨叫声,倒地声……

接着是第二个人的惨叫,第三个人的哀求……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