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90岁自律美少女”凭#高能量自律的一天#登上热搜,吸引无数“90后”点赞、追更;“65岁体育生”每天坚持力量训练,活成了连年轻人都羡慕的样子……在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银发博主”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生最美夕阳红”的别样风采。
“硬核”老年人用实力“圈粉”年轻人的背后,既折射出时代的巨大变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银发经济方兴未艾的图景。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更引发人们思考:人口老龄化浪潮将给未来社会带来什么?
![]()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五年来,从餐桌到居室的一些适老化变化,都让晚年生活更有尊严。截至2024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6万个、床位799.3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高到65.7%;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老年助餐点8.6万个,每天有3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就餐点就餐。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津补贴惠及4945万老年人……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让更多老年人有了幸福“靠山”。
当“老有所养”实现后,更多人期盼着“老有所乐”。当银发列车一路洒下欢歌笑语,当“旅居+康养”成为市场新潮流,在老年群体探寻“诗和远方”的过程中,蕴藏着发展银发经济的巨大潜力。
有别于人们对老年人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传统印象,现在很多“硬核”老年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更加积极融入社会、追赶时代步伐。许多老年人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新潮爱好,一点也不比年轻人逊色;他们追求更高质量的人生,从呼朋引伴“打卡”祖国壮丽山河,到上老年大学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他们绚丽多彩的退休生活,给相关产业和市场带来了新活力,为银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
从健康监测护理设备到养老照护机器人,银发经济不断迸发出创新创造活力,满足老年群体的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日益丰富老年生活的幸福维度。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养老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满足老年人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的社会需求,而且加快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广阔场景。
老年人的“硬核”力量,还体现在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在很多公共场合,都能看见老年志愿者忙碌奉献的身影。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年人,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登记注册的老年志愿者已经达到5358万人,服务总时长16.4亿小时。不服老的他们,愿意通过服务社会、创造价值,在“老有所为”中实现“老有所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中华民族有着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既体现了全社会对3亿多老年人的深切关怀,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远战略举措,必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壮丽诗篇中最美的银色乐章。
原标题:《“硬核”老年人“圈粉”背后,银发经济方兴未艾》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董思韵
本文作者: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