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篇》:什么才是做事最高境界?不斗争、不耗资源达成成功!

分享至



《摩篇》共分为四个部分,本节课为大家讲述第二部分,鬼谷子指出善于接近并体察的人,亦善于在事情的背后暗中谋划,经常能在没有斗争、不耗费资源的情形下取得成功的结果。这种人治理国家,民众没有烦恼或畏惧,并乐于享受这些成功的结果,民众将把这类人奉若神明。

一、原文与翻译

原文:

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1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翻译:

古代那些擅长使用摩意术的人,就像渔翁拿着钓竿到深渊边去,钩上鱼饵投下钓钩,无需声张,悄然等待,必然钓上鱼来一样,定能把握对方。所以说,掌握了魔意术而主持国家政治、经济大事,就会一天比一天取得更大的成效而不被人察觉;主持国家军事大事,就会一天比一天取得更大的胜利而不被人发觉故而不畏惧我们。圣智之人谋划决策什么行动,总是在隐秘之中进行的,像神道般玄妙,所以称作“神”;成事在明处,昭然若揭,都显现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叫作“明”。所谓主持政治、经济大事一天比一天取得成效,就是积累德政,让人民安于德政环境中,习以为常而不知为什么获取了利益和好处;所谓主持军事大事一天比一天取得胜利,就是积累善行,而人民便顺从我们造就的这条道路天天走下去,却并不知道长久处在这种和平安定环境中的原因。

因此,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把把这样的圣智之士称作“神明”。所谓主持军事大事一天比一天取得胜利,是说经常把战争消灭在未萌芽状态,使国家不用花费战争开支,使人民不知不觉地倾服、不知不觉地畏惧还不知道为什么顺服、为什么畏惧,因此,普天下人就把使用摩意术的圣智之士称作“神明”。

二、对摩篇理解

“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古代善于使用摩的手段的人,就好像拿着鱼竿在深渊旁钓鱼一样。“临深渊”,这里不是单纯的靠近深渊,而是“如临深渊”,因为人心也是险于深渊。

“饵而投之”,一定有一个钓饵,名、利、权、色皆是,把饵丢到深水里。“必得鱼焉”,鱼一定会吞饵,这样就会钓到鱼。善摸的人不急,对方刚开始没有反应,因为还没有碰到痒处,等到搔到痒处之后,对方就如痴如狂,吞下你丢下去的饵,上钩了。而钩后面的线,线上面的竿,牢牢掌握在你手上。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