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这是我母亲的味道。”
二十二岁的李明轩看着手中的煎饼,对摊主轻声说道。
五十多岁的女人手中的铲子“啪”地掉在地上,瞪大眼睛盯着面前这个年轻人。
“你...你说什么?”
声音在颤抖。
十三年前,九岁的男孩在放学路上消失。
十三年后,一个煎饼摊前,两个陌生人的对话即将揭开一段被时光掩埋的往事。
![]()
01
2011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城中村里的槐花开了,白色的花串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香。
王秀英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
她先烧水和面,然后调制煎饼的酱料。
甜面酱、蒜蓉酱、辣椒酱,每一样都有自己的比例。
最关键的是甜面酱里要多加一勺,再放一点点白糖提鲜,这是她多年摸索出来的秘方。
调好酱料,她就开始准备配菜。
韭菜要洗得干干净净,切得细细碎碎。
豆芽菜要用开水焯一下,去掉生涩味。
榨菜丝、酸萝卜丝、肉松,每样都装在不同的小盒子里。
等到六点钟,她就推着煎饼车出门了。
摊位就在家门口的街角,一个不到两平米的小地方。
她在这里支起煎饼鏊子,点燃液化气,开始一天的生意。
九岁的李明轩总是睡到七点才起床。
他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背着旧书包,跑到母亲的煎饼摊前。
“妈,我要一个煎饼。”
“加鸡蛋不?”
“加。”
王秀英熟练地在鏊子上摊开面糊,打了一个鸡蛋在上面。
鸡蛋在热面饼上滋滋作响,香味顿时弥漫开来。
她撒上榨菜丝和韭菜,刷上秘制的甜面酱,卷起来递给儿子。
“慢点吃,别烫着。”
明轩咬了一口,热气从嘴里冒出来。
“真香。”
他总是这样夸奖母亲的手艺。
王秀英笑了笑,摸摸儿子的头。
“快去上学吧,别迟到了。”
明轩点点头,拿着煎饼跑向学校。
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三年。
自从明轩上小学后,母亲就开始做煎饼生意。
父亲常年在外地的工地上干活,很少回家。
一年也就春节的时候能见上一面。
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虽然清苦,但也算安稳。
明轩放学后总是先跑到煎饼摊。
他会帮母亲递鸡蛋,洗韭菜,收拾桌子。
有时候客人多了,他还会帮忙喊“谁的煎饼好了”。
王秀英看着儿子忙前忙后,心里既心疼又欣慰。
“轩轩,你去写作业吧,这里妈妈来就行。”
“我写完了。”
明轩总是这样说,其实作业还没动笔。
王秀英知道,但也不戳破。
她觉得儿子能陪在身边,比什么都重要。
傍晚收摊后,母子俩一起回家。
王秀英会给明轩做一个特别的煎饼。
多加肉松,多放鸡蛋,酱料也比平时多一些。
“这是妈妈的独家配方,别的地方吃不到。”
明轩总是吃得很香,连渣都不剩。
“妈妈做的煎饼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这句话明轩说了无数遍,每次王秀英都会笑得眼睛弯弯的。
2011年4月15日,这一天和往常没什么不同。
明轩照例在煎饼摊吃了早餐,背着书包去上学。
王秀英照例在街角支起摊子,开始一天的生意。
上午的客人不多,大多是附近的上班族。
他们匆匆忙忙买个煎饼,边走边吃。
中午时分,学校放学了。
王秀英开始准备明轩的午餐煎饼。
她特意多打了一个鸡蛋,多放了肉松。
可是等了很久,明轩都没有出现。
![]()
“可能是老师拖堂了吧。”
王秀英这样想着,继续等待。
下午两点,还是没有明轩的身影。
王秀英开始有些担心。
她收起摊子,往学校方向走去。
路上遇到几个明轩的同学。
“你们看到明轩了吗?”
“没有啊,他今天没来上学。”
王秀英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她加快脚步跑向学校。
找到明轩的班主任,得到的回答是:明轩今天确实没有到校。
王秀英慌了。
明轩从来没有逃过学,更不会无故不回家。
她开始在附近的街道寻找。
网吧、游戏厅、小卖部,每一个明轩可能去的地方她都找了。
没有,哪里都没有。
傍晚时分,王秀英报了警。
警察很快赶到,询问了详细情况。
“孩子是在什么地方走失的?”
“我也不知道,他早上去上学,中午就没回来。”
“有没有和谁发生过矛盾?”
“没有,明轩很乖,从不惹事。”
警察开始调取附近的监控录像。
在学校门口的摄像头里,他们看到了明轩最后的身影。
上午八点半,明轩背着书包走进校门。
中午十一点半,明轩又从校门走出来。
他沿着熟悉的回家路线走着。
在离家还有两个街区的地方,监控画面显示明轩停了下来。
一个戴着帽子的男人走向他,和他说了几句话。
明轩似乎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跟着那个男人走了。
从此,明轩就消失在了监控画面中。
王秀英看着监控录像,眼泪止不住地流。
“我的轩轩,我的轩轩...”
她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绝望。
接下来的几天,警方展开了大规模搜寻。
整个城中村,附近的公园、河边、废弃建筑,每一个角落都搜遍了。
没有找到明轩,也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那个戴帽子的男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王秀英每天都在街上寻找。
她拿着明轩的照片,逢人就问:“你见过这个孩子吗?”
大多数人摇摇头,表示没见过。
有些好心人会安慰她:“别着急,孩子一定会找到的。”
但日子一天天过去,希望也在一点点消失。
02
一个月后,警方告诉王秀英,这很可能是一起拐卖儿童案件。
那个戴帽子的男人是人贩子,明轩已经被带到了很远的地方。
王秀英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晕倒在地。
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九岁的明轩,那么小,那么乖,怎么就被人拐走了?
从那时起,王秀英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之路。
她在网上发布寻人启事,在电线杆上贴寻人广告。
她联系了各种寻子组织,加入了无数个寻亲群。
每一条可能的线索,她都会亲自去查证。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她也不会放弃。
煎饼摊依然在街角。
王秀英每天还是凌晨四点起床,和面、调料、准备配菜。
但她做煎饼的时候,眼睛总是看着路的尽头。
她在等明轩回来。
她相信,只要煎饼摊还在这里,明轩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轩轩最喜欢吃妈妈做的煎饼了。”
她经常这样对邻居说。
“等他回来,我一定要给他做最好吃的煎饼。”
邻居们都很同情她,但也都知道,十几年过去了,孩子回来的希望太渺茫了。
可王秀英从来不放弃。
她把明轩的房间保持原样。
书桌上还放着他的作业本,墙上还贴着他的奖状。
床上的被子每天都叠得整整齐齐。
“万一轩轩回来了,看到房间乱糟糟的,该多伤心啊。”
王秀英总是这样说。
时间慢慢流逝。
2012年,2013年,2014年...
一年又一年,明轩始终没有音信。
王秀英的头发开始花白,脸上也有了皱纹。
但她做煎饼的手艺却越来越好。
甜面酱的比例,韭菜的切法,鸡蛋的火候,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她希望当明轩回来的时候,能吃到更好吃的煎饼。
李明轩被人贩子带走的那一天,他完全不知道即将面临什么。
那个戴帽子的男人对他说:“小朋友,你家的小狗跑到我家院子里了,你能帮我把它赶出来吗?”
九岁的明轩很善良,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
跟着那个男人走了几分钟,明轩发现越走越远,离家越来越远。
“叔叔,狗狗在哪里?”
“马上就到了。”
男人的声音有些急躁。
明轩开始觉得不对劲,他想要回去。
“叔叔,我要回家了,妈妈在等我吃饭。”
“不行,必须先帮我把狗赶走。”
男人一把抓住明轩的手臂,力气很大。
明轩想要挣脱,但根本挣不开。
“妈妈!妈妈!”
他开始大声呼喊。
男人迅速捂住他的嘴,把他拖进了一辆面包车。
车里还有另一个男人,正在发动引擎。
明轩被塞进车后座,嘴被胶带封住,手脚也被绑了起来。
面包车很快驶离了城中村。
明轩透过车窗看着熟悉的街道越来越远,心里满是恐惧。
他想妈妈,想家,想那个温暖的煎饼摊。
车子开了很久很久。
从白天开到黑夜,又从黑夜开到白天。
明轩饿得发慌,嗓子干得冒烟。
人贩子偶尔会给他一点水和面包,但从不和他说话。
第三天,车子终于停了。
这里是一个偏远的山村,四周都是大山,看不到尽头。
明轩被带进了一户农家。
这家的男主人叫张大根,四十多岁,没有娶到媳妇。
他花了五千块钱从人贩子手里买下了明轩。
“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儿子了。”
张大根对明轩说。
“我不是你儿子,我要回家,我要找妈妈。”
明轩拼命反抗。
张大根也不生气,只是摇摇头。
“这里离你家有几千里路,你走不回去的。”
“好好在这里生活吧,我不会亏待你的。”
明轩被关在一间小屋里。
门窗都被锁得死死的,根本逃不出去。
第一个星期,明轩每天都在哭。
他想妈妈,想煎饼摊,想那个温暖的家。
张大根给他送饭的时候,他总是问同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能回家?”
“这里就是你的家。”
张大根总是这样回答。
一个月后,明轩试图逃跑。
他趁张大根下地干活的时候,翻墙跑了出去。
但这个山村四面环山,根本找不到出去的路。
在山里转了一整天,明轩又累又饿,最后还是被张大根找到了。
“你跑不掉的,这里的路只有我们本地人才知道。”
张大根把明轩带回家,给他上了药,包扎了伤口。
“以后别再乱跑了,山里有狼,会吃人的。”
03
从那以后,明轩老实了很多。
他知道短时间内是回不去了,只能先在这里生活。
张大根对他还算不错。
管吃管住,不打不骂,就是要求他帮忙干农活。
明轩年纪小,干不了重活,就帮忙喂鸡、割草、晒粮食。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明轩的来历,但没人多管闲事。
在这个偏远的山村,买个孩子当儿子是很常见的事。
明轩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家,忘记过妈妈,忘记过那个煎饼摊。
每天晚上,他都会想起妈妈做的煎饼。
那个特殊的味道,甜面酱的香浓,韭菜的清香,还有鸡蛋的鲜美。
这些记忆是他在这个陌生地方唯一的慰藉。
三年后,明轩十二岁了。
他长高了很多,也壮实了很多。
张大根开始教他更多的农活。
犁地、播种、施肥、收割,样样都要学。
明轩学得很快,也很认真。
不是因为他喜欢农活,而是因为他想变得更强壮。
只有强壮了,才有机会逃跑,才有可能回到妈妈身边。
十五岁那年,张大根突然病倒了。
是肺结核,在山村里这是要命的病。
张大根躺在床上,咳血不止。
明轩照顾了他三个月,但还是没能救回他的命。
张大根死前拉着明轩的手说:“孩子,我对不起你,没能给你找到回家的路。”
“这里有点钱,你拿着,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吧。”
明轩看着张大根的眼睛,心情很复杂。
这个男人买下了他,让他离开了家。
但这些年来,也确实把他当儿子看待。
“我会为你守孝的。”
明轩对张大根说。
这是他能做的最后一件事。
张大根死后,明轩在山村又待了一年。
他帮张大根料理了后事,整理了家产。
十六岁生日那天,明轩决定离开这里。
他要去寻找回家的路。
山村的老人给他指了路,告诉他怎么走出大山。
明轩背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寻家之路。
走了三天三夜,他终于走出了大山。
![]()
来到了一个小县城。
这里比山村繁华很多,但和他记忆中的家相比,还是差得很远。
明轩在县城里找了一份工作。
在一家餐厅里刷盘子,每天工资二十块钱。
老板给他提供食宿,条件虽然艰苦,但明轩很满足。
至少他重新回到了现代社会。
在餐厅工作的时候,明轩学会了很多菜的做法。
但最让他关注的还是煎饼。
这家餐厅也有煎饼,但味道和他记忆中的完全不同。
面糊太厚,酱料太咸,完全没有妈妈做的那种香味。
“师傅,能教我做煎饼吗?”
明轩问餐厅的主厨。
“这有什么难的,你看着我做几遍就会了。”
主厨很爽快地答应了。
明轩认真学习了煎饼的制作方法。
和面的比例,摊饼的技巧,调料的搭配。
但做出来的煎饼,还是没有妈妈的味道。
明轩知道,关键在于调料。
妈妈有自己的秘方,别人是学不会的。
在县城工作了两年,明轩攒了一些钱。
十八岁那年,他决定到更大的城市去。
也许在大城市里,能找到回家的线索。
他来到了省城,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明轩找了一份快递员的工作。
每天骑着电动车在大街小巷穿梭。
这份工作让他对这个城市的每一条街道都很熟悉。
他暗暗希望,有一天能在某条街道上找到回家的路。
业余时间,明轩会在网上搜索寻人信息。
他记得自己的真名叫李明轩,妈妈叫王秀英。
但网上的信息太多了,他找不到和自己相关的。
而且他对家的具体地址记得不太清楚了。
只记得是一个城中村,有一个煎饼摊。
这样的描述,在茫茫人海中如何能找到家人?
二十岁那年,明轩换了一份工作。
他开始做外卖员。
这份工作收入更高,也更自由。
最重要的是,他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食物。
在送外卖的过程中,明轩品尝过无数种煎饼。
山东煎饼、天津煎饼果子、东北煎饼,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色。
但没有一种能唤起他对家的记忆。
妈妈做的煎饼是独一无二的。
那个味道深深印在他的心里,成为他回家的唯一线索。
时间过得很快。
明轩在省城已经生活了四年。
他有了自己的小出租屋,有了稳定的收入。
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找家人。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送外卖,他都会留意街边的煎饼摊。
希望能在某个转角遇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希望能再次闻到那个独特的香味。
但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
二十二岁生日那天,明轩收到了一个工作调动的通知。
公司要派他到另一个城市工作。
那个城市的名字让他有些眼熟,但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明轩没有犹豫,立即答应了调动。
反正在哪里都是漂泊,也许换个地方会有新的机会。
2024年10月,明轩来到了新的城市。
这里比省城小一些,但也很繁华。
最让明轩感到奇怪的是,这个城市给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街道的布局,建筑的风格,甚至空气中的味道,都让他觉得熟悉。
“也许是错觉吧。”
明轩这样想着,开始了新的工作。
他依然是外卖员,依然每天在街道上穿梭。
但这次不同的是,他开始认真观察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那种熟悉感越来越强烈。
有时候路过某个地方,他会莫名其妙地停下来。
仿佛曾经在这里生活过,曾经在这里有过重要的记忆。
04
一个月后,明轩发现了一条老街。
街道不宽,两边都是低矮的民房。
这里和他记忆中的城中村很像。
明轩开始频繁地在这条街上送外卖。
他仔细观察着每一个店铺,每一户人家。
希望能找到什么线索。
某天傍晚,明轩闻到了一股香味。
是煎饼的香味。
他循着香味走去,在街口发现了一个煎饼摊。
摊主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头发花白,神情有些憔悴。
但她做煎饼的手法很熟练,动作很利索。
明轩站在远处观察了一会儿。
这个女人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
她的背影,她的动作,甚至她说话的声音,都让明轩觉得似曾相识。
“要一个煎饼吗?”
女人注意到了站在那里的明轩。
“好的。”
明轩走上前去。
女人开始在鏊子上摊面糊。
她的动作很自然,很流畅。
明轩仔细观察着她调酱料的过程。
甜面酱、蒜蓉酱、辣椒酱。
比例和他记忆中的很像。
特别是甜面酱,她放得比别的摊子多一些。
“加鸡蛋吗?”
“加一个。”
女人打了一个鸡蛋在面饼上。
鸡蛋在鏊子上滋滋作响,香味顿时弥漫开来。
这个声音,这个香味,让明轩的心跳加速。
好熟悉,太熟悉了。
女人撒上韭菜和榨菜丝,刷上甜面酱。
最后把煎饼卷起来,用纸包好递给明轩。
“五块钱。”
![]()
明轩付了钱,拿着煎饼走到一边。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闻着煎饼的香味。
这个味道...
明轩咬了一口煎饼。
瞬间,他的眼睛湿润了。
这个味道,和他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甜面酱的比例,韭菜的切法,鸡蛋的火候。
每一个细节都和十三年前妈妈做的煎饼一样。
明轩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他不敢相信,不敢确定。
也许只是巧合,也许只是口味相似。
世界上不可能有这么巧的事情。
但那个味道如此真实,如此深刻地唤起了他的记忆。
从那天起,明轩每天都来这个煎饼摊。
他仔细观察着这个女人。
她的长相,她的声音,她的习惯。
越观察,明轩越觉得熟悉。
特别是她的眼睛。
虽然有了皱纹,虽然有了沧桑,但那双眼睛的形状和神韵,和他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明轩开始试探性地和她聊天。
“大姐,您在这里摆摊多久了?”
“十几年了吧。”
女人一边做煎饼一边回答。
“十几年?那您一直住在这附近吗?”
“是啊,我家就在前面那条街。”
明轩的心跳又加速了。
“您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女人的手停了一下,眼神变得黯淡。
“就我一个人了。”
“以前有个儿子,十几年前丢了。”
听到这句话,明轩的手开始颤抖。
他努力保持镇定,继续问道:“多大的孩子?”
“九岁,上小学三年级。”
“叫什么名字?”
女人看了明轩一眼,似乎觉得他问得太多了。
但还是回答了:“李明轩,小名叫轩轩。”
明轩差点没站稳。
这个女人说的每一个细节,都和他的记忆完全吻合。
她就是自己的妈妈王秀英。
十三年了,他终于找到了家。
但明轩不敢直接相认。
万一认错了怎么办?
万一妈妈不认他了怎么办?
十三年过去了,他的样子早就变了。
从九岁的小男孩变成了二十二岁的青年。
妈妈怎么可能认得出来?
明轩决定继续观察,继续试探。
他每天都来买煎饼,每天都和王秀英聊几句。
渐渐地,他了解了妈妈这十三年的生活。
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做煎饼生意。
一直在这里等着儿子回来。
房间保持原样,煎饼摊从未换过地方。
“万一轩轩回来了,找不到妈妈怎么办?”
王秀英经常这样说。
明轩听到这些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妈妈这十三年是怎么过来的?
一个人守着煎饼摊,一个人承受思念的痛苦。
每天都在等待,每天都在希望。
明轩恨不得立刻告诉她:“妈,我回来了。”
但他还是忍住了。
他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自然的机会。
王秀英也开始注意这个每天来买煎饼的年轻人。
他总是一个人来,总是要加鸡蛋的煎饼。
吃煎饼的时候很专注,很享受。
不像其他年轻人那样匆匆忙忙。
“这个孩子真像我家轩轩。”
王秀英有时候会这样想。
“如果轩轩没有丢,现在也应该这么大了吧。”
但她不敢多想。
05
十三年了,这样的念头她有过无数次。
每次看到年龄相仿的男孩,她都会想起自己的儿子。
但每次都是失望。
世界上不可能有这么巧的事情。
时间一天天过去。
明轩和王秀英的对话越来越多。
他们谈论天气,谈论生意,谈论这个城市的变化。
但都小心地避免涉及过于私人的话题。
明轩了解到,王秀英确实一直在寻找儿子。
这些年来,她从未放弃过。
电视台的寻人节目,网上的寻亲平台,民间的寻子组织。
每一个可能的渠道她都试过。
但始终没有儿子的消息。
“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保护好我的轩轩。”
王秀英有一次对明轩说。
“那天中午,我在摊子上等他回来吃煎饼。”
“等了很久都没等到,我就知道出事了。”
“如果我去学校接他就好了,如果我多留意一点就好了。”
王秀英的眼睛红了。
明轩看着妈妈自责的样子,心如刀绞。
“大姐,您别这样想,这不是您的错。”
“孩子一定还活着,一定会回来的。”
“您要相信,他在某个地方也在找您。”
王秀英抬头看着明轩,眼中有了一丝光亮。
“你真的这样觉得吗?”
“我确定。”
明轩坚定地说。
“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个孩子不想妈妈的。”
“特别是您做的煎饼这么好吃,他一定忘不了这个味道。”
王秀英笑了,那是明轩见过的她最灿烂的笑容。
“轩轩小时候也是这样说的,说妈妈做的煎饼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明轩的心里暖暖的。
妈妈还记得,还记得他说过的话。
十三年了,她什么都记得。
又过了一个星期。
明轩每天的生活变得很规律。
白天送外卖,傍晚来煎饼摊。
他和王秀英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像母子,又像朋友。
王秀英也很喜欢这个年轻人。
他有礼貌,会聊天,还经常帮她收拾摊子。
“这孩子真好,就像我家轩轩一样懂事。”
王秀英经常这样想。
这天傍晚,明轩照例来买煎饼。
王秀英正在给另一个客人做煎饼,明轩就在旁边等着。
![]()
他看着妈妈熟练的动作,心里满是温暖。
十三年了,妈妈还在做煎饼。
还在这里等着他回来。
这份坚持,这份爱,让明轩深深感动。
“好了,轮到你了。”
王秀英做完那个客人的煎饼,转过身来。
“还是老样子?”
“嗯,加鸡蛋。”
王秀英开始在鏊子上摊面糊。
今天的面糊特别好,摊得很薄很匀。
她打了一个鸡蛋在上面,鸡蛋液迅速凝固。
撒上韭菜和榨菜丝,刷上甜面酱。
每一个动作都那么熟练,那么自然。
明轩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强烈的冲动。
他想叫一声“妈妈”,想告诉她“我是轩轩”。
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王秀英把煎饼卷起来,递给明轩。
“小心烫。”
这句话她每次都会说,就像十三年前一样。
明轩接过煎饼,咬了一口。
熟悉的味道在口中绽放。
甜面酱的浓郁,韭菜的清香,鸡蛋的鲜美。
还有那一点点白糖提出的鲜味。
这是妈妈的独家秘方,这是家的味道。
明轩忍不住了。
十三年的思念,十三年的寻找,在这一刻爆发。
他看着王秀英,眼中含着泪水。
接着明轩的话让王秀英手中的铲子“啪”地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