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我暗恋的女兵嫁给后勤处长,20年后我任职司令员,她却找到了我

分享至

警卫员小李敲门进来,脚步声却不像往常那样沉稳有力。

他站在办公桌前,嘴唇动了动,似乎在斟酌着什么。

我头也没抬,只是淡淡地问:“什么事?”

“首长,外面……有个人找您。”

他的声音竟然有些迟疑。

“她说她叫林晚,”小李顿了顿,补充道,“还说,您一定记得她。”

我握着钢笔的手猛地一颤。

一滴浓黑的墨水,猝不及不及防地砸在面前的文件上,晕开一团刺眼的污迹。



01

一九八零年的秋天,风里已经带了北方的萧瑟。

我跟着一群同样剃着青皮脑袋的新兵,从闷热的绿皮火车上跳下来,第一次踏上这片承载了我整个青春的土地。

我们像一群被赶进圈的羊,茫然而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师部大院是威严的。

高大的白杨树笔直地站成两排,像哨兵一样。

灰色的办公楼和红砖的家属楼,在那个年代,代表着一种我们这些农村兵无法想象的体面和秩序。

我叫张远,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兵。

十八岁的年纪,口袋里揣着爹娘东拼西凑的几块钱,心里装着一个模糊的、想要出人头地的梦。

新兵连的日子是单调且艰苦的。

每天都是无休止的队列、体能和汗水。

泥土的芬芳和汗水的咸涩,构成了我记忆最初的味道。

直到那天,我因为训练崴了脚,被班长一瘸一拐地带到了师部医院。

医院里有一股独特的、干净的来苏水味。

也就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林晚。

她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护士服,正低着头给一个老干部量血压。

阳光从窗户斜着照进来,给她整个人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她没看到我,可我的眼睛里,在那一瞬间,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

她就是林晚。

后来我从老兵们的嘴里知道了她的名字。

也知道了她那个响亮的绰号,“一枝花”。

师部医院的“一枝花”。

这个称呼里带着一点轻佻,却更多的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承认。

她确实好看。

不是那种农村姑娘的健康朴实,而是一种城里姑娘才有的精致和骄傲。

皮肤很白,眼睛很大,笑起来的时候嘴角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她走路的时候,腰板总是挺得笔直,像一只骄傲的白天鹅。

从那天起,我的新兵生活里,多了一项秘密的心事。

我开始盼着生病,盼着受伤。

哪怕只是手上划破一个小口子,我都会立刻跑到医院去。

只为了能看她一眼,听她说一句“小同志,下次小心点”。

那声音清脆得像山泉水滴在石头上。

我不敢奢望什么。

我知道我们之间的差距,像一道天堑。

我是尘埃里的泥土,她却是云端上的月亮。

我只是在用自己最笨拙的方式,小心翼翼地靠近我的信仰。

有一次,连里派我去给机关送文件。

我抱着那摞文件,心脏跳得像揣了只兔子。

因为去机关的路,正好要经过医院门口。

那天运气很好。

她和几个护士正从医院里走出来,大概是准备去食堂。

她们在叽叽喳喳地笑着,聊着我听不懂的话题。

林晚走在中间,手里还拿着一个崭新的、带蕾丝花边的手绢。

我抱着文件,低着头,几乎是跑着从她们身边经过。

我能感觉到她们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一秒。

然后,我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更清脆的笑声。

我的脸瞬间烧得通红,一直红到了脖子根。

我不知道她们在笑什么,但我猜,一定是在笑我的笨拙和狼狈。

那种灼热的羞耻感,让我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再走那条路。

可我还是会想她。

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时候会想。

在深夜站岗,望着满天星辰的时候会想。

她的样子,她的声音,她走路的姿态,都刻在了我心里。

这成了一种折磨,也成了一种动力。

我想,如果我能变得优秀一点,是不是就能离她更近一点。

哪怕只是让她能正眼看我一次,记住我的名字。



于是,我成了全连最拼命的兵。

五公里越野,我永远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线,跑到最后会吐出来。

射击训练,我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反复练习据枪瞄准,胳膊酸痛得抬不起来。

年底的军事大比武,我拿下了新兵组的全能第一。

戴上大红花,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我的目光下意识地在人群里搜索。

我希望能看到她。

哪怕只是一个远远的身影。

可我没有找到。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躲在被子里,第一次感觉到了委屈。

我的努力,好像并没有让月亮看到我。

一九八二年春天,我因为表现突出,被选调进了师部警卫连。

这意味着我离开了新兵营,真正进入了师部大院的核心。

我离她,物理上的距离,更近了。

我常常能在院子里看到她。

她穿着白色的护士服去上班,或者穿着当时最时髦的连衣裙下班。

她身边总是不缺人。

有年轻的军官,也有机关的干事。

他们一个个都比我英俊,比我有前途。

我依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兵,每天的工作是站岗、巡逻。

我见过一个干部子弟,开着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在她面前炫耀。

林晚只是矜持地笑着,没有答应坐上去。

我也见过一个年轻的参谋,每天都在医院门口等她,给她送各种各样的小礼物。

林晚多数时候会拒绝,偶尔也会收下。

我的心,就随着她的接受或拒绝,忽上忽下。

那是一种纯粹的、不掺任何杂质的少年心事。

是卑微的,也是滚烫的。

直到后勤处长的出现。

他姓李,叫李建国,是当时师里最年轻的实权处长。

三十出头的年纪,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说话总是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他是开着军用吉普车来追林晚的。

在那个自行车都算奢侈品的年代,一辆随时能开进大院的吉普车,代表着绝对的实力和地位。

李处长不像那些年轻小伙子一样殷勤。

他只是在固定的时间,把车停在医院门口。

林晚下班出来,他会拉开车门,做一个邀请的手势。

没有多余的话,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

我站岗的时候,亲眼见过好几次。

林晚一开始还会犹豫,会推辞。

但李处长很有耐心,他从不勉强,只是静静地等着。

几次之后,林晚e开始坐上他的车。

吉普车扬起一阵尘土,从我面前开过。

我站在原地,像一尊雕塑,闻着空气中残留的汽油味,心里空落落的。

我意识到,这场我一个人的战争,已经提前结束了。

我连上场的资格都没有。

没过多久,师部大院里就传开了。

林晚和李处长在处对象。

这个消息像一颗石头,砸碎了所有年轻士兵和军官的梦。

也彻底砸碎了我的。

那天,我在帮首长打扫办公室。

两个机关的干事在外面走廊聊天。

“听说了吗?医院那朵花,被后勤的老李给拿下了。”

“早就猜到了,除了他谁有那实力?听说两家都见过了,年底就办事。”

“那帮小年轻估计得哭死。”

“哭啥,人家那才叫门当户对。”

我拿着抹布,蹲在地上,假装在擦桌子腿。

眼泪却不争气地掉了下来,一滴一滴砸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我迅速地用袖子擦掉,生怕被人看见。

一个士兵的眼泪,是这个大院里最不值钱的东西。

从那天起,我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

我不再去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梦。

我把对林晚的所有念想,都死死地压在了心底,用一块巨石封存起来。

那块巨石的名字,叫“前途”。

我要变强。

我要站到更高的地方去。

不是为了让她看见,而是为了让曾经那个卑微的自己,不再因为仰望谁而感到自卑。



我开始像疯了一样学习。

我把所有能找到的军事理论书籍,都翻了个遍。

晚上大家睡觉了,我躲在厕所里,借着昏黄的灯光背条例,记战术图。

我的努力,被警卫连的连长看在眼里。

他是个参加过实战的老兵,最欣赏的就是我身上这股狠劲。

他开始有意识地培养我。

一九八四年,我被破格提干。

当我戴上军官肩章的那一刻,我没有太多的兴奋。

我只是平静地想,这只是第一步。

提干后,我被下放到了基层的野战部队。

离开了那个让我魂牵梦绕又让我备受煎熬的师部大院。

走的那天,我特意让车子绕了一下。

我最后看了一眼那栋白色的医院小楼。

什么也没看到。

也好。

就让这一切,都留在过去吧。

02

基层部队的生活,比在机关要艰苦百倍。

但我却感觉如鱼得水。

这里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等级和人情,一切都靠实力说话。

在演习场上,我带着我的排,一次次完成了最艰难的穿插任务。

在训练中,我身先士卒,所有的科目都做到最好。

我用最短的时间,从排长升到了副连长,连长。

我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团里、师里的表彰通报上。

这期间,我也回过几次老师部。

都是因为公务。

来去匆匆。

我偶尔会听到一些关于林晚的消息。

她和李处长结婚了,婚礼办得很风光。

后来,她生了个儿子。

再后来,李处长升了副师级的后勤部长,又调到别的军区去了。

她也跟着走了。

这些消息像风一样,从我耳边吹过,没有留下太多痕迹。

我的心,已经在那日复一日的摸爬滚打中,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一九九零年,我已经是主力团的副团长。

在一次跨区域的大演习中,我因为一个大胆的战术决策,带领部队成功斩首了蓝军指挥部,一战成名。

演习结束后,集团军的首长亲自接见了我。

他拍着我的肩膀说:“张远同志,你是个好苗子。”

那一年,我三十岁。

我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妻子是部队医院的一个医生,不是特别漂亮,但性格温和,知书达理。

是领导介绍的。

我们按部就班地恋爱、结婚、生子。

生活平淡如水,却也安稳幸福。

妻子知道我心里好像藏着事,但她从不追问。

她只是默默地照顾好家庭,让我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我很感激她。

有时候深夜醒来,看着身边熟睡的妻子和孩子,我会感到一种不真实感。

我会想起那个十八岁的新兵。

想起那个站在白杨树下,遥遥望着医院窗口的少年。

那段记忆,像一张泛黄的旧照片,被我锁在记忆的箱底。

二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

我从一个基层的少尉军官,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集团军司令员的位置。

肩上的将星,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这光芒,是我用二十年的血与汗换来的。

我回到了这个我军旅生涯开始的地方。

只是,我不再是那个需要仰望谁的小兵。

我成了这个大院里,最高的主官。

当年的师部,已经扩编成了集团军。

旧的建筑大多已经拆除,建起了更现代化、更气派的办公楼和家属楼。

只有那几排白杨树,依然挺立着,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我很少会想起林晚。

偶尔有那么一瞬间,看到院子里穿着白大褂的年轻女军医,会有一丝恍惚。

但也只是一瞬间。

她和她的丈夫,对我来说,已经是上个世纪的遥远传闻。

我听说,那位李处长,后来的李部长,在调到外地后,发展得并不顺利。

因为性格过于张扬,得罪了人,在一个位置上停滞了很多年。

最后,没能再进一步,选择了转业到地方。

具体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这都是过眼云烟。

我的生活,被工作填得满满当登。

处理不完的文件,开不完的会议,看不完的演习方案。

我早已习惯了这种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

也习惯了别人在我面前的恭敬和服从。

我以为,关于林晚,关于我那段卑微的青春,就会这样永远地被封存下去。

直到那个下午。

那个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下午。

它毫无征兆地,被打破了。

警卫员小李敲门进来,脚步声却不像往常那样沉稳有力。

他站在办公桌前,嘴唇动了动,似乎在斟酌着什么。

我头也没抬,只是淡淡地问:“什么事?”

“首长,外面……有个人找您。”

他的声音竟然有些迟疑。

我有些奇怪,抬起了头。

小李是跟了我多年的兵,向来干练沉稳,很少有这样欲言又止的时候。

“谁?”

“她说她叫林晚,”小李顿了顿,补充道,“还说,您一定记得她。”

我握着钢笔的手猛地一颤。

一滴浓黑的墨水,猝不及不及防地砸在面前的文件上,晕开一团刺眼的污迹。

林晚。

这个我以为我早已忘记的名字,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猛地插进了我记忆的锁孔。

然后,用力一拧。

所有尘封的画面,瞬间倾泻而出。

那个穿着白大褂的骄傲身影。

那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一枝花”。

那个坐上吉普车,离我越来越远的背影。

二十年了。

她怎么会来找我?

她又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无数个疑问,在我脑海里翻腾。

我看着文件上那团越来越大的墨迹,心里也像被滴了一滴墨,混乱地扩散开来。

“让她去会客室等我。”

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平静得有些可怕。

小李敬了个礼,转身出去了。

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安静。

我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我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我是谁?

我是集团军司令员张远。

我不再是二十年前那个自卑、敏感的农村兵。

可我的心跳,为什么还是无法控制地加快了?

我在期待什么?

还是在害怕什么?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

窗外,训练场上号声震天,士兵们正在进行格斗训练。

生龙活虎,朝气蓬勃。

就像当年的我。

我整理了一下军装,确保每一个风纪扣都扣得一丝不苟。

然后,我迈开脚步,走向了会客室。

那扇门明明不远,我却感觉自己走了很久。

每一步,都像踩在过去二十年的岁月上。

推开门的一瞬间,我的呼吸停滞了一下。

会客室的沙发上,坐着一个女人。

她穿着一件洗得有些褪色的蓝色外套,头发简单地在脑后挽成一个髻,有几缕灰白的发丝垂在耳边。

她的背有些佝偻,双手紧紧地绞在一起,放在膝盖上。

听到开门声,她猛地抬起头。

我们的目光,在空中相遇了。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

是她。

又不是她。

她的五官轮廓依稀还是当年的模样,但那双曾经像星星一样明亮的眼睛,如今却黯淡无光,充满了焦虑和疲惫。

岁月的风霜,毫不留情地在她脸上刻下了痕迹。

眼角的皱纹,像一张细密的网。

当年的“一枝花”,已经彻底枯萎了。

她看到我,先是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敢置信。

随即,她慌忙地站了起来,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

“张……张司令?”

她的声音干涩而沙哑,带着一丝试探和卑微。



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有震惊,有怜悯,甚至还有一丝残忍的快意。

这就是我曾经仰望的女神?

这就是那个让我辗转反侧、自惭形秽的“一枝花”?

“请坐。”

我走到主位的沙发上坐下,指了指她对面的位置。

我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她局促不安地重新坐下,身体只坐了沙发的一半,像个等待审判的犯人。

“找我有什么事吗?”我开门见山地问。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