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王浩
近日,在一起陷入僵局的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件中,临江市人民法院临江人民法庭执行团队以“如我在诉”的司法情怀,融合传统查控与数字技术,展开了一场法与情交融的多维追踪,不仅成功执结案件,更让一桩“无头案”重现曙光,修复破裂亲情,彰显新时代司法为民的温度与力量。
该案源于一起亲属间的借贷纠纷。被执行人蔡某2021年向周某借款6.2万元后踪迹全无,法庭依法公告并作出缺席判决,支持周某的还款请求。然而,进入执行阶段后,案件却陷入“人财两空”的困境:蔡某名下银行账户余额仅1.1万元,其名下的4份分红型保险现金价值约1万元,虽均被依法冻结,但与执行标的额相去甚远。更为棘手的是,周某起诉时提供的所有联系方式均告失效,蔡某仿佛“人间蒸发”,案件执行一时陷入僵局。
就在山穷水尽之际,一线曙光意外降临。案件承办人接到保险公司来电,称蔡某因保单被冻结主动致电投诉。承办人敏锐地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契机,通过与客服人员巧妙沟通,成功获取到蔡某新的手机号码。然而,承办人并未贸然直接联系。他判断,蔡某长期失联、警觉性高,若仅凭单一号码仓促沟通,极易再次陷入被动。为此,承办人制定了“由虚到实、数字画像、精准定位”的核查策略,展开了一场层层推进的数字追踪:
社交画像,初判轨迹。承办人首先将该号码存入手机通讯录,通过微信“添加手机联系人”功能进行关联搜索,发现该号码注册的微信号,头像为某养鸡场实景照片,且地区信息明确标注为“山东日照”。随后,在快手平台通过手机号搜索,发现注册账号发布内容多为养鸡日常视频,IP属性均指向山东省,社交痕迹与被执行人蔡某基本吻合。
商业注册,锁定实体。为进一步夯实线索,承办人拓宽筛查维度,登录拼多多APP,通过“拼小圈”功能搜索该号码,发现其注册用户名称为“某某产品有限公司”,头像使用印有“某某山鸡蛋”字样的包装箱。这一发现表明,蔡某可能不仅具备养殖户身份,更实际关联于一家涉农企业。
工商核验,证实推断。承办人迅速登录“天眼查”等企业信息平台,输入“某某产品有限公司”进行精确查询。结果显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蔡某本人,股东2人,注册资本10万元,经营状态为“在业”。至此,蔡某在山东日照地区以企业形态从事禽蛋产销的经营图景已清晰浮现,而这一发现是当初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工商登记信息中未能有效反馈的宝贵线索。
金融溯源,精准定位。依托上述信息,承办人立即在网络查控系统中发起对蔡某的二次专项查询,重点筛选山东属地银行账户。果不其然,其名下存在多个日照银行账户。通过细致分析账户流水记录,承办人发现蔡某频繁在固定两家药店发生交易记录。结合银行卡预留住址信息,并借助电子地图测距功能进行比对,发现药店与住址之间距离仅800米,生活圈高度重合,极大可能为其实际居住地。
掌握充分证据后,承办人终于拨通了蔡某电话。电话接通后,承办人表明身份,并策略性点出已精准掌握其经营动态、资产状况与活动范围。“若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将视情节依法采取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直至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蔡某闻言态度迅速转变,从最初的侥幸推诿转为主动协商,坦言养殖生意暂时困难。在沟通中,承办人既保持司法权威,又体现人文关怀:“我知道你在外创业不易,但亲情无价,守信是本。现在主动履行,还能挽回亲情,一旦采取强制措施,影响的不仅是你的生意,更是血脉亲情啊!”这番话触动了蔡某。最终,在承办人主持下,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约定长期履行还款义务。这起一度陷入僵局的案件,在执行团队不懈努力下实现了案结事了。周某感慨道:“没想到法院为我们的事这么尽心尽力,不仅追回了钱款,更帮我们挽回了这份亲情。”
本案充分展现了临江人民法庭执行团队在“切实解决执行难”道路上的智慧与担当,积极转变办案思维,主动拓展调查维度,充分运用社会化数据构建被执行人虚拟画像,精准锁定其现实活动轨迹,将科技赋能与司法智慧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从“被动查控”到“主动发现”的跨越,彰显新时代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初审:刘洋
复审:付新宇
终审:姚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