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我拖了,碗我刷了,猫砂我换了,你干了啥?
![]()
![]()
“我负责夸你啊。
这段对话发生在昨晚十点,真实情侣,真实客厅。
女生窝在沙发刷手机,男生拎着拖把来回跑,地板锃亮。
她一句“老公你拖得比我妈都干净”,他立刻把厨房也拖了。
别急着翻白眼。2023年《中国家务分工报告》刚给出数据:68%的年轻情侣玩过“家务撒娇”,比三年前多了15%。
换句话说,十对里七对都在用“嘴”干活——女生动动嘴,男生跑断腿。
这不是偷懒,是新型亲密货币。
心理学家把它叫“请求—回应”游戏:一方发出软萌信号,另一方用体力兑换被需要感。
女生一句“我手好酸哦”,男生大脑立刻分泌催产素,觉得自己被选中、被信任,拖地倒垃圾像打怪升级,情绪价值拉满。
但游戏有隐藏规则。
第一,次数不能超限。
情感专家划了红线:同一类家务,撒娇方连续承担不超过三次,就要交换角色。
否则被依赖那一方会在心里记账,记到满格就爆炸,爆炸台词通常是“你把我当保姆?
第二,要有回血机制。
北京一对95后把“家务撒娇”做成盲盒:写完六张纸条“今晚我洗碗”“下周我铲屎”,撒娇成功一次就抽一张,抽到谁就谁干。
男生说:“像抽SSR,干家务也带劲。
第三,装备升级。
带“情侣互动”功能的智能家电今年上半年销量涨40%。
扫地机可以改语音包,把“开始清扫”换成“老公最帅,开始清扫”,男生听完主动按开始。
厂家把“情绪价值”写进说明书,也是没谁了。
社交媒体把这套玩法推上热搜。
家务撒娇大赛#里,点赞最高的视频是女生递拖把给男友,配一句“宝,我想给你个机会展现男子力”,弹幕飘过一片“学到了”。
评论区有人提醒:别光学撒娇,记得回礼。
回礼不一定要干活。
广州一对情侣定了个“夸夸银行”:每被撒娇一次,对方必须写一句手写表扬贴冰箱,攒够十条兑换一顿火锅。
男生说:“我拖地的时候知道那张纸条在等我,地板都能反光。
看明白了吗?
“嘴”干活不是零成本,它用情绪价值付账。
女生提供崇拜感,男生提供体力,双方实时到账,关系才不至于透支。
所以下次再听到“地板好脏哦”,别急着吐槽对方懒。
先想想:今天夸到位了吗?
盲盒抽了吗?
语音包换了吗?
家务从来不是分工表,而是两人合伙开的“情绪银行”。
存多少甜言蜜语,就能取多少干净地板。
记得定期对账,别让余额变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